查看所有试题
- 车站道岔的编号,从列车到达车站的方向开始,()的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由外向里
- 客货共线铁路运行速度大于120km/h,小于等于160km/h的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有列检作业时,其线间距离,一般条件规定为()。6000mm
- 客货共线时,牵出线与其相邻线的线间最小距离在改建困难或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时,可采用()。机车车辆溜入区间后被及时拦停属于()事故。5000mmA、一般A类
B、一般B类
C、一般C类#
D、一般D类
- 计算到发线容车数,按有效长度减去()长度和30m附加制动距离,除以车辆换算长度11m而求得。机车
- 客货共线铁路运行速度大于120km/h,小于等于160km/h的车站,正线与到发线间有上水作业,一般条件下其线间距为()。6000mm
- 计算牵出线容车数,按其有效长减去()安全距离后,除以车辆换长11m而求得。10m
- 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一般为()为标准有效长。850m
- 客货共线铁路,速度大于120km/h,小于等于160km/h的区间双线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4200mm
- 客货共线铁路站内相邻两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最小线间距规定为()。调车机车越区作业的(),应在《站细》内规定。5000mmA、时机
B、联系和防护办法#
C、区域
D、方法
- 客货共线铁路,换装线的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3600mm
- 线路间距是指两相邻线路()之间的距离。中心线
- 客运专线铁路,中间设有接触网支柱的正线与相邻到发线,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5200mm+结构宽mm
- 客运专线铁路,当无线间设施时,正线与相邻到发线的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计算机联锁显示屏上轨道绝缘节:以()短线与线路垂直表示。侵限绝缘以红圆圈中的红色竖线表示。5000mmA、白色#
B、黄色
C、红色
D、青色
- 客货共线铁路,站内货物线与货物线线间距的最小距离规定为()。4600mm
- 客货共线铁路,站内相邻两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时,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机车车辆侧向通过12号单开道岔(导曲线半径350m)时,速度不应超过()。5300mmA、60km/h
B、50km/h#
C、80km/h
D、55km/h
- 客货共线铁路,站内调车线与调车线线间距的最小距离规定为()。横过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应在该机车、车辆()以外通过,并注意邻线有无来车,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面抢越。4600mmA、2m
B、4m
C、5m#
D、10m
- 客货共线铁路,铺设列检小车轨道的两到发线,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应在加强货流组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组织()运输,合理分配各编组站、区段站的中转工作,减少列车改编次数。两列停车的旅客列
- 安全线向车挡方面不应采用下坡道,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50m
- 车站股道编号中,股道编号为I的线路属于()。车站股道编号规定用罗马数字表示的线路为()。正线A、站线
B、正线#
C、岔线
D、特别用途线
- 车站股道编号中,股道规定用罗马数字表示的线路为()。正线
- 股道编号为II的线路属于()。正线
- 禁止手推调车规定的坡度系指该线路的()。实际坡度
- 客运专线铁路,线间有站台时,正线与到发线之间的最小线间距规定为()。3530mm+站台宽
- 客运专线铁路,在无线间设施情况下,站内到发线与到发线之间的最小线间距规定为()。货车停留时间的统计方法有()。5000mm号码制
非号码制
号码制和非号码制#
逆换算制
- 客运专线铁路,在速度为200km/h时,站内正线与正线之间的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4400mm
- 客货共线铁路,区段站的站修与相邻一条线线间最小距离规定为()。8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