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氨性氯化锶试剂可用于检识()用碱水加热提取芸香苷时,为防止其氧化分解,通常会加入少量的()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可得到()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洗脱时,若以甲醇--水作为洗
- 属于黄酮类的是()用柱色谱分离有邻二酚羟基或3-OH或5-OH的黄酮类化合物时,不适合的填充剂是()芸香苷的苷元是()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提取芦丁时,为防止其氧化分解,往往加入少量()花色素在pH黄芩苷属于()A.黄芩
- 属于异黄酮类的是()从结构上可视为由苯甲醛与苯乙酮类缩合而成的是()不溶于水,可溶于NaHCO3的游离黄酮是()黄酮醇与三氯化铝试剂反应显()A.黄芩苷B.芦丁C.葛根素D.橙皮苷E.甘草素A.异黄酮类B.二氢黄酮类C.查
- 黄芩苷的结构类型属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者为()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引起的出血症的化合物是()A.黄烷醇B.香豆素C.黄酮D.查耳酮E.黄酮醇A.氧化铝柱色谱B.
- 芦丁和槲皮素的结构类型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不同类型的黄酮在纸色谱上,提示该黄酮分子结构中具有()黄酮基本母核2、3位双键被氢化的是()有黄酮基本母核,且3位有含氧基团取代的
- 不同类型的黄酮在纸色谱上,用5%乙酸水溶液展开时,且在245~270nm的是()花色素在pH>8.5时通常颜色为()二氢黄酮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显()二氢黄酮
二氢查耳酮
黄酮#
异黄酮
花色素A.水B.30%乙醇C.70%乙醇D.尿素
- 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是()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具有两个主峰(带Ⅰ和带Ⅱ),且带Ⅰ在304~350nm的是()5,7-二羟基黄酮
5-羟基黄酮
3',4'二羟基黄酮
5,8-
- 四氢硼钠试剂可用于检识()不溶于水,可溶于NaHCO3的游离黄酮是()二氢黄酮#
黄酮苷
3-OH和5-OH黄酮
榕碱
邻二酚羟基黄酮黄芩苷
黄芩素
槲皮素#
槲皮素-7-O-葡萄糖苷
矢车菊素
- 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和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花色素在pH值8.5时显()用硅胶柱分离游离黄酮时,可选用的洗脱剂是()上述化合物中,
- 用5%NaHCO3水溶液可从混合物乙醚液萃出的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是否存在3-或5-羟基的试剂是()与盐酸-镁粉反应呈红色至紫红色的化合物为()盐酸--镁粉反
- 用5%Na2CO3水溶液可从混合物的乙醚液萃出的成分是()基本母核C环无羰基,1位氧原子以盐形式存在的是()用柱色谱分离有邻二酚羟基或3-OH或5-OH的黄酮类化合物时,不适合的填充剂是()用碱溶酸沉淀法提取含邻二酚羟基
- 鉴别3-羟基黄酮和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用碱水加热提取芸香苷时,为防止其氧化分解,通常会加入少量的()4%NaOH水溶液萃取可得到()5%NaH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盐酸镁粉反应
锆盐-枸橼酸反应#
五氯化锑反应
- 鉴别含邻二酚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用碱溶酸沉淀法提取含邻二酚羟基的黄酮时,为保护邻二酚羟基常加入的物质是()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从一组酸性强弱不同
-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常用的碱液是()两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是()用聚酰胺分离上述黄酮类化合物,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最先被洗脱的是()A.碳酸氢钠水溶液B.石灰水溶液C.硼砂水溶液D.氢氧化钠乙醇溶液E
- 在槐米中提取芦丁时,常用碱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调pH应调至()下列有关黄酮类成分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黄酮类成分溶解性的叙述,错误的是()用硅胶柱分离游离黄酮时,可选用的洗脱剂是()用聚酰胺分离
- 结构类型属于黄酮醇的化合物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提示该黄酮分子结构中具有()葛根主要含有()鉴别含邻二酚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A.芸香苷B.儿茶素C.橙皮苷D.黄芩苷E.葛根素#A.酚羟基B.5--羟基C
- 结构类型属于黄烷醇的化合物是()基本母核C环无羰基,1位氧原子以盐形式存在的是()最难被酸水解的黄酮苷是()黄酮类化合物显色是因为()下列化合物属于黄酮醇的是()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的化合物是()1H-NMR
- 用5%乙酸水溶液展开时,Rf值最小的化合物是()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是()黄酮类化合物有酚羟基取代时,酸性最强的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酸性最强
- 黄酮类化合物可与强无机酸形成盐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区别C3-OH与C5-OH黄酮可用()A.羟基B.羰基C.双键D.氧原子E.内酯环A.四氢硼钠反应B.盐酸-镁粉反应C.三氯化铝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E.三氯化铁反应
- 有黄酮基本母核,且3位有含氧基团取代的化合物是()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是()与氨性氯化锶反应生成绿色至棕色沉淀,说明该黄酮分子具有的基团是()氯化锶反应适用于用于鉴别黄酮结构中的()上述化
- 基本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且2、3位无双键,3位无羟基的化合物是()基本母核C环无羰基,1位氧原子以盐形式存在的是()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和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最弱的溶剂是()异黄酮
- 1H-NMR中C环质子以一个尖锐单峰出现在87.60~7.80处的是()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属于异黄酮的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且3位无含氧基团取代的是()鉴别3-羟基黄酮和
- 1H-NMR中C环质子以一个尖锐单峰出现在86.30处的是()黄酮类化合物显色是因为()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下列最难被酸水解的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属于二氢黄酮类的是()黄芩苷的
- 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具有一个主峰(带Ⅱ),且在245~270nm的是()下列化合物属于黄酮醇的是()1H-NMR中C环质子以一个尖锐单峰出现在86.30处的是()4%NaOH水溶液萃取可得到()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与盐酸-镁粉试剂反
- 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具有两个主峰(带Ⅰ和带Ⅱ),且带Ⅰ在304~350nm的是()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及其苷类多显()有黄酮基本母核,且3位有含氧基团取代的化合物是()鉴别含邻二酚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
- 上述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是()用5%NaHCO3水溶液可从混合物乙醚液萃出的成分是()芦丁和槲皮素的结构类型属于()随pH不同而改变颜色的是()7,4’-二羟基黄酮#
7-羟基黄酮
- 上述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下列有关黄酮类成分溶解性的叙述,错误的是()两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是()A.7,4’-二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4’-羟基黄酮D.5-羟基黄酮E.2’-羟基黄酮A.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
- 引入羟基等助色团,可使化合物颜色加深,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可得到()不同类型黄酮类成分被聚酰胺吸附的强弱顺序是()芦丁的苷元是()在甲醇溶液中的U
- 黄酮基本母核2、3位双键被氢化的是()黄酮基本母核2、3位间双键被氢化的是()黄酮类化合物有酚羟基取代时,酸性最强的是()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上述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结构类型属于黄烷
- 芦丁的苷元是()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常用的碱液是()黄芩苷的结构类型属于()A.大豆素B.甘草素C.槲皮素D.芹菜素E.汉黄芩素A.碳酸氢钠水溶液B.石灰水溶液C.硼砂水溶液D.氢氧化钠乙醇溶液E.氢氧化钡水溶液A.黄烷醇B
- 葛根主要含有()氯化锶反应适用于用于鉴别黄酮结构中的()花色素在pH值8.5时显()A.黄酮类B.异黄酮类C.二氢黄酮类D.黄烷醇类E.查耳酮类A.羟基B.邻二酚羟基C.亚甲二氧基D.甲氧基E.内酯结构A.红色B.紫色C.蓝色D.黄
- 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洗脱时,若以甲醇--水作为洗脱剂,其洗脱的先后顺序是()与氨性氯化锶反应生成绿色至棕色沉淀,说明该黄酮分子具有的基团是()可与硼酸反应显亮黄色的是()A.二糖苷>三糖苷>单糖苷>
- 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提取芦丁时,为防止其氧化分解,往往加入少量()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是()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提示该黄酮分子结构中具有()黄芩苷的结构
- 在聚酰胺柱上吸附最强的是()用碱溶酸沉淀法提取含邻二酚羟基的黄酮时,为保护邻二酚羟基常加入的物质是()属于C-苷类化合物的是()酶水解后苷元易被氧化成醌类衍生物而显绿色的是()属于黄酮醇的是()黄芩苷属
- 用硅胶柱分离游离黄酮时,可选用的洗脱剂是()在槐米中提取芦丁时,常用碱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调pH应调至()属于异黄酮的是()下列有关黄酮类成分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1H-NMR中C环质子以一个尖锐单峰出现在86.
-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常用的碱液是()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一般不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提取芦丁时,为防止其氧化分解,往往加入少量()芦丁的苷
-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下列最难被酸水解的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1H-NMR中C环质子以一个尖锐单峰出现在87.60~7.80处的是()乙醚、氯仿
石油醚、苯
丙酮、正丁醇
甲醇、乙醇#
水、丙
-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可得到()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和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与氨性氯化锶反应生成绿色至棕色沉淀,说明该黄酮分子具有的基团是()在聚酰胺柱上吸附最强的是
- Rf值最小的化合物是()属于异黄酮的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提示该黄酮分子结构中具有()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可得到()用5%NaHCO3水溶液可从混合物乙醚液萃出的成分是()在碱液中能很快产
- 5%碳酸氢钠水溶液可萃出的是()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4'-三OH黄酮C.5,4'-二OH异黄酮D.5,4'-二OH二氢黄酮醇水
甲醇
热乙酸#
乙醇
丙酮A.7,在p-π共轭效应的影响下,只溶于碳酸钠水溶液,不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