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道岔辙叉护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车轮进入异线或撞击叉尖。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后各25m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在()。12#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侧向过岔最高速度为()。正确#
错误A.700~900N•mB.120~150N•mC.6
- 当道岔后两股轨道平行,且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不大于6m时,道岔曲股岔尾后的曲线称为道岔连接曲线。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60km/h正线,6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量超过()mm时为重伤钢轨。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
- 道岔辙叉的后端称为趾端。设a为接头轨枕间距,b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涵洞类型不是按其结构形式分的是()。两相触电是人体的两个部分分别触及两根相线,这时人体承受(
- 护背距离指辙叉心轨顶宽0~50mm起围内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正确#
错误
- 提速道岔尖轨设置两个牵引点,采用分动外锁闭转换装置,第二牵引点动程为75mm。破底清筛,封锁施工,大型养路机械道岔两捣作业程序,放行列车条件:第一列()km/h,第三列80km/h,24小时后恢复常速。使用小型打磨机打磨钢
- 提速道岔导曲线实际起点在尖轨尖端后298mm处。在直线上的超高顺坡,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mm且深度超过3mm时为重伤钢轨。笨重、巨大的物件
- 提速道岔各部分轨距均为1435mm。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mm时为轻伤钢轨。线路上个别插入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正确#
错误A、0.3
B、0.5#
C、1
D、2A、10m
B、10m
C、7.5m
D、6m#
- 道岔辙叉由心轨和翼轨组成,是使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液压直轨器使用的是()机油。钢轨两端接头处由钢轨夹板通过螺栓拧紧,产生阻止钢轨纵向位移的阻力,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两线路中心距离在5m以
- 道岔辙又有害空间是从咽喉到心轨的实际尖端的距离。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得大于( )。在线间距不足()m地段进行清筛、成段更换钢轨及轨枕、成组更换道岔、成锚段更换接触网线索作业时,邻线列车应限
- 普通单开道岔中心指的是直线线路中心线与侧线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圆曲线最小长度在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道口大修(不影响道床稳定的施工作业),封锁施工,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km/h,其后正常。每千米线
- 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为辙叉轻伤。保证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冬天不被拉断、夏天不发生胀轨跑道事故的轨温是()。使用钻孔机钻孔前,应发动机器试运转,最少(),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当断缝不大于50mm时,应立
- 高锰钢整铸辙叉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时,应及时更换。尖轨尖端轨距加宽,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按不大于()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保证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冬天不被拉断、夏
- 查照间隔指辙叉心轨顶宽0~50mm范围内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距离。50kg/m钢轨的构造轨缝为()。当轨温高于锁定轨温时,无缝线路钢轨断面上要承受温度压力。温度压力达到了一定值,无缝线路轨道就会出现横向变形。变
- 尖轨夹板与间隔铁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20km/h,钢轨硬弯大于()mm时,应及时处理。正确#
错误A、0.3#
B、0.5
C、1
D、2
- 在未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内,竖曲线不得与圆曲线重合。圆曲线上各点正矢的连续差不大于()。在混凝土宽枕线路线路进行垫砂起道作业,已知标准股轨面下沉量为9mm,对面股暗坑量为3mm,两股钢轨水平差为+2mm(标准股水平
- 曲基本轨的曲折点在尖轨尖端和导曲线终点。曲线半径为800m的正线,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允许偏差为()。10.9级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为()。测得某处钢轨头部的垂直磨耗为8mm,侧面磨耗为12mm,其总磨耗是()。锯轨作
- 水准仪为使水准管轴和视准轴平行,两轴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投影都应平行。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固定垫板的立螺栓拧紧扭力矩为()。混凝土枕弹条I型扣件调轨距量为()。紧固直线上钢轨接头6孔螺栓,正确的操作是()。电
- 直线型尖轨左右开道岔可以通用。现场复核病害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复核法、特征点复核法、参照复核法。直接复核法适用于()。在站内线路上封锁线路施工,距施工地点两端各()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正确#
- 为了保证竖曲线不设在无砟桥面上,纵断面变坡点距无砟桥面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长度。线路平车在线路运行时,其通过道岔时的最高速度是()。正确#
错误A.10km/hB.15km/hC.20km/hD.25km/h
- 尖轨的长度根据道岔号数来确定。普通单开道岔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在辙叉心宽()断面处丈量。起道作业:曲线地段以()股为标准股。正确#
错误A、0~50mm#
B、25mm
C、40mm
D、20~30mmA、曲上
B、曲下#
C、左侧
D、
- 曲线超高顺坡坡度,最大不得大于3‰。进行线路拨道时,当指挥者要表示用力拨时,其手势指挥是()。新换上轨枕应在()后进行八面镐捣固。(1.0分)矫直钢轨时,液压顶放在弯臂钩前端,食拇指张开作大圆弧状C.两手放胸前,
- 采用对接式钢轨接头,两钢轨接头相错量不应超过40mm。测得某处钢轨头部的垂直磨耗为8mm,侧面磨耗为12mm,其总磨耗是()。旅客低站台高度为()。正确#
错误A.8mmB.12mmC.14mmD.20mm200mm
300mm#
350mm
1250mm
- 尖轨非作用边到基本轨作用边间的距离称为摆度。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固定垫板的立螺栓拧紧扭力矩为(
- 我国AT型尖轨跟端采用的是间隔铁式结构。设a为接头轨枕间距,b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客货共线铁路线间距,安全线与其他线路线间最小距离为()。钢轨的总磨耗量等于垂直
- 一般大号道岔用直线型尖轨。成段更换轨枕,封锁施工,人工捣固,放行列车条件:开通后第一列15km/h,第三列45km/h,其后正常。在线间距不足()m地段进行清筛、成段更换钢轨及轨枕、成组更换道岔、成锚段更换接触网线索作
- 转辙部分主要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各种零件、跟部结构及护轨组成。道岔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顶面宽50mm处翼轨轮缘槽标准宽度为()。高锰钢整铸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
- 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坡度变化愈平缓。我国以()平均海水面作为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正确#
错误黄海#
东海
渤海
南海
- 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2‰递减。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客货共线铁路区间双线,列车行车速度v≤120km/h,直线线间最小距离为()mm。《道岔保养质量
- 两相邻坡段相连时,应设置竖曲线。在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到()m的建筑物上作业时,得到许可停电施工命令,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速度vmax>120km/h时,它是制定线路维修计划和研究分析病害的依据。《铁路线路修
- AT型尖轨取消了普通型钢轨尖轨8mm抬高量。()不是路堑组成部分。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m范围内,不得有钢轨接头。紧固螺栓时,直线上钢轨接头6孔螺栓,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正确#
错误A.路基面侧
- Ⅱ级铁路,其曲线半径在困难地段不得小于400m。09-32捣固车卫星小车上加速油缸要求每工作()应对其是否有变形或泄露进行检查。垫砟起道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12#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侧向过岔最高速度为
- Ⅰ级铁路,允许速度为120km/h的线路,车站必须设在曲线上时,在特殊困难地段,其曲线半径不得小于800m。线路爬行量超过()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锯轨作业要求:锯断后的钢轨轨头部分,左右截面偏差不大于()。使用扣板式
- Ⅰ、Ⅱ级铁路,最大限制坡度,其区间线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大于12‰。线路上的伤损钢轨应用白铅油做好标记,连续轻伤有发展的标记是()。从两翼轨最窄处到辙叉心实际尖端之间,侧面磨耗在()测量。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型,
- 曲线上外轨超高的最大值不得超过150mm。()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20km/h,钢轨锈蚀经除锈后,轨底厚度不足8mm或轨腰厚度不足()mm时为重伤钢轨。单开道岔辙叉部分的木岔
- 复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不是道岔转辙部分的主要零件。长轨列车卸车速度不超过()。进行线路起道作业时,看道者应俯身在标准股上,一般情况下距起道机的距离为
- 水准测量如果在仪器中看到的水准尺是倒尺,则读数时要掌握由下往上,数字由大到小的规律去读。根据运营条件,年通过总质量为20Mt,正线选用()轨道类型。改道作业时,曲线地段以()股为标准股。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测
- 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直线的长度,正线上最短不短于50m。普通线路25m钢轨正线地段,工区常备钢轨数是()。钢轨表面有裂纹时为()钢轨。线路速度16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
- 曲线半径越大,其正矢越大,反之则正矢越小。在辙义心宽()断面处,测量垂直磨耗。25m钢轨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的地区轨缝应个别设计。电气化铁路线路上,钢轨底部与道床之间应保持()的间隙,以防
- 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提速道岔钢轨下设置()厚橡胶垫板。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采用Ⅱ型及既有轨枕配置时,其配置根数为()。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钢轨工作边或轨端肥边大
- 曲线轨距加宽无缓和曲线时,可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50kg/m钢轨腹厚度为()mm。50kg/m钢轨,轨端1孔至2孔中心距为()mm。使用液压轨缝调整器串动钢轨时,25m钢轨每次串动不超过()。正确#
错误A、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