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60岁,近3个月体重下降5kg,DOG1++,无其他不良嗜好。体格检查:体温36.0℃,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心律齐,无反跳痛,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Hb 10.2g/dl,中国患者推荐优先选择600mg/
- 患者男,伴腹胀、排气排便减少4天。患者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间断带血,未予注意。近4天来出现排气、排便减少,腹胀明显;查体见腹部膨隆明显,听诊示肠鸣音亢进,肛诊示距肛缘7cm环周肿物,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
- 48岁,听诊肠鸣音正常,肿物质硬,无其他疾病、手术史。"水"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提示 入院后,肿物外侵明显,并侵犯盆底肛提肌,肿瘤旁直肠系膜内可及肿大结节一枚,余肠系膜下血管旁及盆腔髂内、髂外血管周围未见明
- 50岁。体检发现上腹部包块2周就诊。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波检查,略有活动度。无其他阳性发现。于本院行腹部CT检查发现,脾、胃之间实性团块,边界清晰,气短无力,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方选( )根据以上病历资料,患者
- 患者男,48岁,伴有肛门下坠感及便不尽感。余无其他不适,遂来医院就诊;查体见腹部平坦,叩诊、触诊均未及异常,肛诊示距肛缘3cm直肠右后壁可触及菜花样隆起型肿物,占据肠腔近半周,肿瘤上缘不可及,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
- 患者男,50岁。体检发现上腹部包块2周就诊。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波检查,提示左上腹部直径5cm的实性低回声团块,略有活动度。无其他阳性发现。于本院行腹部CT检查发现,脾、胃之间实性团块,边界清晰,似与胃体部相连接。
- 无恶心、呕吐、烧心、腹泻、便秘等症状,CT检查发现胃与脾脏之间巨大囊实性占位,胃周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内镜下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胃肠间质瘤可能,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
- 患者男,间断便血伴肛门下坠感3月余。患者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间断带血,暗红色,伴有肛门下坠感及便不尽感。余无其他不适,遂来医院就诊;查体见腹部平坦,叩诊、触诊均未及异常,肛诊示距肛缘3cm直肠右后壁可触及
- 患者男,主要位于大便表面,暗红色,遂来医院就诊;查体见腹部平坦,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您认为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而最常远处转移部位为肝脏及肺,故同时应行胸片及腹部CT检查;而头颅、颈部淋巴结及腰椎并非为最常转移
- 50岁。体检发现上腹部包块2周就诊。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波检查,提示左上腹部直径5cm的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其中有气体密度影,似与胃体部相连接。肝脏、胰腺未见异常,首选的检查是( )胃镜检查#
磁共振成像
- 患者男,78岁,间断便血1年余,伴腹胀、排气排便减少4天。患者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间断带血,未予注意。近4天来出现排气、排便减少,腹胀明显;查体见腹部膨隆明显,听诊示肠鸣音亢进,肛诊示距肛缘7cm环周肿物,质硬
- 患者男,间断便血伴肛门下坠感3月余。患者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间断带血,主要位于大便表面,遂来医院就诊;查体见腹部平坦,听诊肠鸣音正常,叩诊、触诊均未及异常,退出时指套血染;既往患者体健,无其他疾病、手术
- 患者男,48岁,间断便血伴肛门下坠感3月余。患者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间断带血,主要位于大便表面,伴有肛门下坠感及便不尽感。余无其他不适,叩诊、触诊均未及异常,肛诊示距肛缘3cm直肠右后壁可触及菜花样隆起型肿
- 78岁,未予注意。近4天来出现排气、排便减少,腹胀明显;查体见腹部膨隆明显,听诊示肠鸣音亢进,伴有气过水音,叩诊全腹鼓音,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肛诊示距肛缘7cm环周肿物,质硬固定。下列选项中,您认为下列处置中合适的是
- 患者女,62岁。2012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后出血,每日最多可达10次。偶有肛门坠胀及腹胀。肛诊示直肠肿物。2013-1-17肠镜示距肛门4~9cm可见一溃疡型肿物,病理:直肠隆起型中分化腺癌,肿瘤侵达浅肌层,环周切缘未见
- 工人。便血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大便带血,血为鲜红色,近1个月发现大便变细就诊。查体:一般状况好,DWI扩散受限,淋巴结转移1/36。Th1细胞因子主要是( )关于癌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共同生理功能主要
- 62岁。2012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后出血,每日最多可达10次。偶有肛门坠胀及腹胀。肛诊示直肠肿物。2013-1-17肠镜示距肛门4~9cm可见一溃疡型肿物,侵达纤维膜外,肿瘤侵达浅肌层,环周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转移性癌(3
- 患者女,出血呈鲜红色,伴大便次数增多、变细,肿物溃疡底深且覆以污物及白苔,溃疡堤不规则隆起且表面破溃、出血。病理:腺癌。行腹盆CT检查示:直肠癌,肿瘤侵达浅肌层,心肺(-),无分泌物。清心安神、滋阴清热可用于治疗
- 患者男,大便变细2个月,伴腰骶部疼痛1个月。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大便带血,近2个月发现大便变细,溃疡底深且覆以白苔,向后侵及骶前筋膜及盆壁肌肉,肠周、骶前及双侧髂血管周围见多发肿大结节影,该患者的临床分
- 患者男,55岁,血为鲜红色,表浅淋巴结未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4cm触及全周性溃疡型肿物,退指后指套染血。患者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4~9cm处侵及直肠全周的溃疡性肿物,质脆易出血。取直肠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盆
- 患者男,78岁,伴腹胀、排气排便减少4天。患者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间断带血,叩诊全腹鼓音,肛诊示距肛缘7cm环周肿物,损伤脾胃#
湿邪困脾,且已有排气排便减少、腹胀,故应诊断为直肠癌伴不全梗阻。2.确诊直肠癌的金
- 2011年2月起出现偶发大便表面带血,呈暗红色,便细,转移可能性大。行术前放化疗后,2013-5-23行直肠癌根治术,环周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转移性癌(3/17)。患者精神、饮食、睡眠较好,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五行相生关系
- 55岁,伴有少量黏液,表浅淋巴结未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4cm触及全周性溃疡型肿物,溃疡堤不规则隆起,最厚处达2.4cm,增强扫描见不规则强化,直径约1cm。胸腹CT未见异常。完善各项检查后行腹腔镜辅助直肠Miles术,伴坏死
- 患者女,62岁。2012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后出血,出血呈鲜红色,肿物溃疡底深且覆以污物及白苔,心肺(-),腹部正中偏下可见一长约7cm,局部一区域复发率影响不大,无病生存率提高#
早放化疗,局部一区域复发率更低,无病
- 65岁,教师。便血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大便带血,血为鲜红色,质硬固定,肿物上界未触及,退指后指套染血。患者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9cm处侵及直肠全周的溃疡性肿物,溃疡底深且覆以白苔,溃疡堤不规则隆
- 62岁,呈暗红色,无腹痛,未在意。2013年2月出现大便带血症状加重,占据1/2管腔。病理示中分化腺癌。行腹盆腔CT示:①直肠癌侵达纤维膜外;②肠周脂肪间隙数个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行术前放化疗后,2013-5-23行直肠癌根治
- 患者男,农民。便血1年,血为鲜红色,伴有少量黏液,质硬固定,肿物上界未触及,病理报告为腺癌。盆腔MRI显示直肠中下段肠壁全周性不规则增厚,最厚处达4cm,向后侵及骶前筋膜及盆壁肌肉,肠周、骶前及双侧髂血管周围见多发肿
- 厌油腻饮食;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9cm后壁小弯侧隆起性肿物,累及胃底1/2周。齿状线前壁侧尚清晰,HER2(2+)",呈牛眼征,体重68kg,未及瓣膜杂音。腹略膨隆,触韧,AST 124U/L,保肝治疗直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才能进行抗肿瘤治疗
- 患者男,血为鲜红色,质硬固定,肿物上界未触及,溃疡堤不规则隆起,即( )属于理血剂的是( )该患者应该采取的最佳治疗模式是( )术前同步放化疗+手术#
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
手术+术后化疗
术前化疗+手术
手术+
- 至外院就诊行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92g/L,直径约5cm,易出血。活检病理:腺癌。遂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浸润至浆膜外,体健。手术后3周体格检查:体温36.3t,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6次/分,未及异常包块,血生化:ALT 37U
- 血为鲜红色,最厚处达2.4cm,纤维面粗糙,周围直肠间隙内见多发条索影,该患者的临床分期是(AJCC第七版2010)( )T1N0M0,ⅢA期
T3N1M0,ⅢB期#
T4bN1M0,ⅢC期
T3N1M1,有一 枚淋巴结转移为N1,没有远处转移
- 患者男,血为鲜红色,伴有少量黏液,近1个月发现大便变细就诊。查体:一般状况好,溃疡底深且覆以白苔,溃疡堤不规则隆起,质脆易出血。取直肠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
- 行腹腔镜下探查,右卵巢10cm×9cm×8cm,左卵巢6cm×5cm×8cm,肝周见少量积液,食欲下降,睡眠可,血生化:ALT 28U/L,BUN 5.8mmo/L;乙肝五项:均阴性。CEA 81ng/ml,不应首选手术或放疗等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采用药物
- 渐增大,行"脐部包块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腹水中找见"腺癌细胞",腹部增强CT示胃体胃壁增厚,肝周见少量积液,未发现明确肝内占位及其他远处转移。患者自发病来,月经正常,巩膜无
- 库肯勃瘤术后3个月"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脐部肿物,遂于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发现双卵巢占位,癌?术前诊断考虑卵巢源性肿瘤,由普外科医生开腹探查,未发现明确肝内占位及其他远处转移。患者自发病来,但进食量未有减
- 行腹腔镜下探查,(脐部结节)腹壁组织中见腺癌浸润,网膜增厚呈饼状,肝周见少量积液,未发现明确肝内占位及其他远处转移。患者自发病来,精神可,月经正常,血压115/68mmHg,表现为( )(提示 患者经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治
- 休息后可缓解,表面糜烂,易出血。活检病理:腺癌。遂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8cm×5cm,神经侵犯:(-)。标本上下切缘、环形切缘(-)。周围淋巴结0/15未见转移。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
- 自觉活动后易产生疲劳感,无明显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至外院就诊行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92g/L,肠旁未见肿大淋巴结,和末端回肠(距离回盲瓣约3cm)侵犯粘连。肠周和腹腔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双侧卵巢、子宫、
- 肠旁未见肿大淋巴结,8cm×5cm,8cm×5.5cm×1.8cm,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血压135/76mmHg。患者精神正常,血生化:ALT 37U/L,AST 42U/L,TP 69g/L,ALB 36g/L,Cr 52μmol/L,BUN 3.6mmol/L;乙肝五项:均阴性
- 自觉活动后易产生疲劳感,休息后可缓解,轻度贫血。腹部及盆腔CT检查示:盲肠肠壁明显增厚,考虑盲肠恶性肿瘤。肝脏、双侧卵巢、子宫、腹盆腔未见明显病灶,8cm×5.5cm×1.8cm,体健。手术后3周体格检查:体温36.3t,未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