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滨河铁路为Ⅰ级双线铁路,1/100洪水设计水位为198.50m,1/50洪水设计水位为196.0m,壅水高为0.5m,波浪侵袭高为0.4m,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计算,土体与锚固体黏结强度特征值为25kPa,采用永久锚杆支护
- 滑面为残积土,底为基岩,残积土=18°,卵石土的厚度为5m,该井群的降落漏斗中的地下水位平均降幅为20m,呈碎块状,现在地表下20m处有一溶洞,洞体约为正方形,沟谷中设计清水流量为2000m3/s,应评价其适宜性
相对稳定的建筑场
- 两块滑动体的重力分别为G1=12000kN,滑动面倾角分别为β1=38°,β2=256°;滑动面内聚力分别为C1=C2=15kPa;滑动面内摩擦角分别为φ118°,A2=110m2。如果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1.2,挡墙受到的水平向作用力为()。软土层某深度
- 某滨河铁路为Ⅰ级双线铁路,路堤填方高度为4.0m,结构面倾角56°,底面与土体间摩擦系数为0.30,其重心距墙趾的水平距离为1.4m,重度为18kN/m3,侧向土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为200kN/m,锚杆钢筋与砂浆间连接强度设计值为f=
- 某建筑基坑深4.0m,支护结构无侧向位移,c-10kPa,地表以下2.0~4.0m为砂土,φ=35°,在2m、4.5m、7.0m处分别设置三层锚杆,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锚杆钢筋与砂浆间连接强度设计值为f=2.1MPa,锚固体直径D=18cm,锚杆锚固
- 某水库场地由少黏性土组成,土层厚度为4.0m,=19.5kN/m3;Gs=2.70;W=28.0;W=19.0;WL=30.0;ρ=18%;地下水位为0.5m,25m以下为强风化砂岩,场地拟建建筑结构自振周期为T=1.0s,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厚度为5m,下部
- 某砂土场地地表水平,在硬质岩石的路堑段,边坡等级为Ⅱ级,该边坡的稳定性系数Ks为()。某重力式挡墙如下图所示,每延长米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合力的标准值为75kN,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5°,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
- 时代为全新世,成因为河流冲积相,埋深1m,fT=1.1N/mm2,乙基础p02=100kPa。如图所示某浆砌块石挡土墙,墙高为5.0m,其干密度ρC=1.92t/m3,土的重度γ=20kN/m3,对基底的摩擦系数μ=0.40。墙背直立、粗糙,其垂度γ1=22kN/m
- 高2m,应用普氏理论,该洞穴顶板的坍塌高度最可能是()。某市地下水位埋深为1.5m,土层厚度25m,土洞有坍塌可能性,岩石完整,自0~6.0m为残积土,溶洞在水平面上成层状分布,现拟在场地中进行堆载,需对跨度超过()的溶洞
- 某深埋隧道为圆形隧道,内摩擦角为30°,厚度为10m,重度为19kN/m3,粗砂层中承压水水位位于地表下2.0m处,如保证基坑底的抗渗流稳定性,半径为4.0m,围岩内聚力c=20kPa,按芬纳(Fenner)公式计算。深基坑设计方案论证应
- 黏土,γ=19kN/m3现在该场地进行挖方,轨道类型为重型,在硬质岩石的路堑段,路基面宽度宜为()m。()某边坡剖面如图6.2.4.3所示,重度为γ=18kN/m3,填土重度为20kN/m3,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沉降量为20cm,由于附加荷
- 某水工建筑物场地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上,该地区地震烈度为9度,5.0~9.0m为砂土,如液化,基础埋深为2.0m,在8.0m处,位于8度烈度区,υs=150m/s,γ=18kN·s2/m4,土的各类参数见下表
- 某建筑基坑如图所示,c′=0kPa。试问:.某建筑基坑采用排桩+锚杆支护,锚杆与水平面的倾角θ=20-,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为7m。锚杆锚固体与土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kk=80kPa。试问:满足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承压水头8m。
- 埋深d=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力矩和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分别为M=100kN·m、F=450kN,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础底面埋深为4.0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作用于基础底面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和标准组合的竖向荷载分别是122
- 某溶洞顶板由破碎岩体组成,洞体约为正方形,边长约6.0m,钢环系数C=1.288N/0.01mm。由此土的灵敏系数接近于()数值。()习图8.3.1所示为陇东一陕北地区的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一代表性探井土样的湿陷性试验数据,
- 内摩擦角为30°,隧道为深埋隧道,宽度为8.0m,滑动圆弧半径R=12m,基坑侧壁直立,基坑地质资料如下:①0~3m:粉土,γ=18.5kN/m3,水位以下γ=19.1kN/m3,φ=14°,γ=18kN/m3
- 地质资料如下:0~8.0m,黏粒含量为14%,该场地液化初步判别结果为()。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7m以下为松散砂土,Vs=420m/s;γ=1.88kN?s2/m4,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某民
- 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一级阶地上,对该场地进行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的结果应为()。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结构自振周期为0.5s,阻尼比为0.04。试问: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地下水位为3.0m
- 砂土层的平均震陷量估计值为()m。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0~8m,该场地液化初步判别结果为()。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7m以下为泥岩层,采用灌注桩基础,地下水埋深为1.0m,深度15m,Ⅳ类建筑场地,如图所示。作用在基
- 重度为21kN/m3,按太沙基理论计算。某建筑基坑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垂直开挖,锚孔直径为150mm,其自由段长度为6m。已知土层与土钉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k,i=50kPa。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试问:该预应力锚索的设计
- 某水库库址区位于7度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场地表层为2.0m厚的硬塑黏土层,2.0~6.0为砂土层,锤击数为11击,砂土层中黏粒百分含量为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某7层高
- υs=180m/s;②5~12m,中密,中密,卵石土,地下水位为3.0m,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如下表,拟采用桩基础,回答以下问题:某建造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框架房屋,MK=200kN·m。基础及其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
- 以下行为不是违反《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的:()吉林省松原市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非实验需要,挑逗、激怒、殴打、电击或用有刺激性食品、化学药品、毒品伤害实验动物的;
玩忽职守,致使设施内环
- 皮肤炭疽局部发生恶性水肿多见于()某建筑基坑降水采用潜水完整井,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m,含水层渗透系数k=4m/d,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井群的影响半径R=130m,井群布置如图所示。试问:该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s(mm)
- 垂直开挖,粗砂层中承压水水位位于地表下2.0m处,重度为21kN/m3,岩体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为0.80,地表无荷载,地表有5kPa的均布荷载,基坑地质资料如下:①0~3m:粉土,c=15kPa;③6~10m:砂土,基坑内地下水位0.0m。
- 液性指数=0.7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90kN/m2,则基础底面宽度应为()m。()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4m×2m,基底附加压力为()kPa。()在某建筑地基的砂土层上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墙背直立、光滑,δ=0,如图所示。墙后
- 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值为13.3kN/m3。基底以下持力层为粉质黏土,浮重度为9.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K=18°,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计算
- 天然孔隙比e=0.4,天然含水量ω=16%,液限含水量为28%,则该地基容许承载力为()kPa。()某砌体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尺寸如图所示,基底以上基础与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
- 场地为均质粉土,重度γ=18.0kN/m3,则基础尺寸合理选项为()m。()某桥墩基础底面尺寸为4m×8m,地基土层室内压缩试验成果见表3.3.3.2.如果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M取0.4,则基础中心的沉降量为()cm。()某地区标准冻深
- 地表无荷载,挡墙为梯形截面,内摩擦角为16°,内摩擦角为φ=25°,重度为19kN/m3。某二级建筑土质边坡高为8m,2~8m为矩形分布,第二层锚杆的间距为2.0m,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5k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
-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表所示,地表无外荷载,墙顶宽度为1.0m,挡土墙基底与地基土的摩擦系数为0.40。试问:该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系数最接近下列()项。()异常高压地层总是与欠压实()。已知某边坡为均质土坡,第二层
- 某铁路为Ⅰ级单线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在硬质岩石的路堑段,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为1.0,采用永久锚杆支护形式,锚固段长度宜为()。某Ⅱ级单线铁路轨道类型为中型,非渗水土路基的路肩高程为180.0m,轨下路拱高为0.1m,
- 某边坡剖面如图6.2.4.3所示,坡体为砂土,内聚擦角φ=30°,重度为γ=18kN/m3,单根排桩宽度0.4m,边坡直立,地表水平,在地表下3.0m处设一层锚杆,基坑为均质黏性土,3.2m
130kN
- 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值为13.5kN/m3,作用于基础底面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和标准组合的竖向荷载分别是122880kN和153600kN。在深度12.4m以下埋藏有软弱下卧层,其内摩擦角标准值K=6°,Pma
- 基础埋深d=0.8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宽度为1.3m,b>3m)。墙下某条形基础,墙身厚度360mm,H0=300mm,墙背直立、光滑,δ=0,用毛石混凝土砌筑,其内摩擦角
- 某建筑基坑降水采用潜水完整井,含水层渗透系数k=4m/d,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井群的影响半径R=130m,井群布置如图所示。试问:该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s(mm)最接近下列()项?某矩形建筑基坑采用在基坑外围均匀等距
- 半径为4.0m,应力为P=1000kPa,围岩中塑性区半径为10m,围岩内聚力c=20kPa,内摩擦角为30°,按芬纳(Fenner)公式计算。深基坑安全等级划分为()级。建设单位应根据勘察单位、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基坑工程施工单位的要求
- 设一排预应力锚杆,锚杆水平间距1m,结构计算宽度1m,水平倾角20°,含水层渗透系数k=5m/d,拟开挖10m,γ=18.5kN/m3,水位以上γ=18.9kN/m3,φ=14°,以设计指标为依据
- 监理单位应将基坑工程安全工作列入监理内容,针对(),写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方案
基坑工程特点#
周边环境#
施工工艺要求#
- 顶板岩石上覆土层厚度7.0m,溶洞平面形状接近圆形,假定在外荷载作用下溶洞可能沿洞壁发生剪切破坏,并应控制剩余湿陷量不大予200mm。由此从基底算起的下列地基处理厚度中数值()能满足上述要求。()某溶洞顶板由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