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一台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压力容器,长短轴之比为2:1,判断该压力容器是否属于GB150的范围()。盛装液化气体的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按下式计算:W=φVρt,其中φ为装量系数,一般取φ为()。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
- 设计温度为360℃的压力容器,其壳体用钢板可选用Q235-B.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温度高于或等于()时,可免做冲击试验。正确#
错误-196℃#
-100℃
-200℃材料是有使用温度上限的,见[GB150,表4-1]。我们并不要求设计者记住所有
- 圆筒在鞍座水平面上有加强圈时,其最大剪应力τ在靠近鞍座边角处。U型管弯管段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的换热管外径。正确#
错误2倍#
3倍
2.5倍
- 某夹套容器,内容器操作条件为真空,夹套内为0.25MPa加热蒸汽,现设定内容器设计压力为-0.4MPa(外压);夹套设计压力为0.3MPa。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正确#
错误0.4%
0.03%
0.04%#
- 外压容器的破坏主要有强度不足引起的破坏和失稳现象,但经常只计算外压容器的稳定性。液压试验时,圆筒的薄膜应力бT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限的()。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钢制
-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压时的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作局部无损检测,其焊接接头系数为()。不能采用补强圈进行开孔补强的压力容器为()。应进行焊后热
- 铬镍奥氏体钢制低温容器可不遵循GB150附录C的规定。按GB150-1998规定,接管和长颈对焊法兰连接的焊接接头应是()。正确#
错误B类焊接接头#
C类焊接接头
D类焊接接头
- GB150中规定:对冷成形和中温成形的碳素钢和16MnR钢制压力容器的圆筒,当厚度δs≥3%Di时,应作热处理。当设计储存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受大气环境气温所影响时,其最低设计温度取历年来()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压力容
- 钢板厚度大于等于16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或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线之间的外圆弧长一般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且不小于100mm。对于
- 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其A、B类焊接接头可以用射线或超声波检测;C、D类焊接接头可用磁粉或渗透方法进行检测。不等厚两板对接时,下列()情况要削薄。正确#
错误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1mm
薄板厚度大
- 管子与管板连接采用胀接方法时,其胀接原理是管子与管板同时产生塑性变形而达到了密封和满足胀接强度。对有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筒体,经热加工后应进行()热处理。设计温度低于20℃时,取()℃时的许用应力。正
- 卧式容器的支座应尽量使支座中心到封头切线的距离A不大于0.5Ra,当无法满足A不大于0.5Ra时,A值不宜大于0.2L。第二类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必须进行()。压力容器及其部件在受到()作用时应考虑进
- 《容规》规定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必须进行超声检测。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温度是指()。正确#
错误环境温度
试验介质温度#
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
- GB151中管箱和外头盖短节的长度可以不遵循GB150中300mm的最小拼接筒节长度的限制。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钛材应在()状态下使用。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温度是指()。正确#
错误正火
退火#
调质环境温度
试验介质温
- JB/T4700-2000规定长颈法兰的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8倍标准规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法兰与圆筒的对接焊缝必须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检测方法按JB/T4730。等面积补强计算中的强度削弱系数fr等于设计温度下接管材
- 容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系指在设计温度下,容器顶部所允许承受的最大表压力,该压力是根据容器各承压元件的有效厚度代入相应的强度设计公式所得,且取其中的最大值。按GB150-1998规定,接管和长颈对焊法兰连接的焊接接头应
- 壳体厚度大于25mm的低温压力容器,其支承与壳体相连的焊缝应进行100%磁粉或渗透检测。用于法兰管板平盖等受压元件的厚度大于()的20R和16MnR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正确#
错误30mm
40mm
50mm#
- 当补强材料许用应力大于壳体材料许用应力时,则在计算补强面积时所需的补强面积可以减少。各类凸形封头中所有拼焊接头均属()。GB150标准中内压圆筒强度计算基本公式的理论依据是()。在圆筒壳体中由轴向温度梯度引
- 在钢材的拉伸试验中,无论用δ5或δ10的试样,其试验结果是一样的。正确#
错误
- 奥氏体不锈钢的对接焊焊接接头可用X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而焊接接头表面通常采用磁粉探伤。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压力应按不低于()℃时混合液化石油气组分的实际饱和蒸汽压来确定。压力容器气密试验应在液压
- 液化石油气贮罐的设计压力为1.77MPa,应选用公称压力1.6MPa的安全阀。设计压力为2.2MPa、设计温度50℃,氨(毒性Ⅲ级,中度危害),7m3贮存容器,其压力容器类别为()。正确#
错误一类
二类
三类#
- 焊接工艺评定的作用在于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液体氯甲烷贮槽,卧式,最高工作压力为1.1MPa,工作温度为10℃,全容积为0.5m3,介质为高度危害。其类别为()。目前常用的容器封头有椭圆形、碟形、半球形、锥
- 目前防止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固溶处理;降低钢中的含碳量或添加稳定碳化物元素。立式缓冲罐,最高工作压力为1.6MPa,工作温度为280℃,全容积为6m3,介质为过热蒸汽。其类别为()。正确#
错误一类
二类
- 主要受压元件系指压力容器中主要承受总体一次薄膜应力的元件。立式缓冲罐,最高工作压力为1.6MPa,工作温度为280℃,全容积为6m3,介质为过热蒸汽。其类别为()。封头如果是拼接的(不含先成形后组焊的拼接封头)其焊接
- 为了不产生过大的螺栓力,在垫片不被压碎的前提下应使垫片宽度尽量窄。盛装高度危害介质,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容积为0.1m3的容器应为()压力容器。用于制造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进行()。内径Di≤1500mm的圆筒最
- 根据焊接接头系数的高低,可推定无损检测的比例、长度和焊接接头的型式。GB150对内直径小于()mm的容器不适用。正确#
错误A)300
B)100
C)150#
D)200
- GB151规定符合附录C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不得用于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换热器。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高压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其设计总图上签字者应有()。采用补强圈补强时,补强圈厚度应()。正
- 奥氏体不锈钢制设备及元件不允许分段进行稳定化或固溶化处理。盛装液化气体的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按下式计算:W=φVρt,其中φ为装量系数,一般取φ为()。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
- 确定压力容器试验压力时,如容器各受压元件(如圆筒、封头、法兰等)所用材料不同时,应取各元件材料[б]/[б]t比值中的最大者。GB150不适用于下列哪些容器()。厚度附加量C是指()。正确#
错误设计压力为35MPa的容器
- 计算厚度系指按有关公式计算得出的厚度,需要时尚应计入其他载荷所需厚度。用于制造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MPa的压力容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
- 孔边应力集中的程度与孔的大小和形状均有关。换热管拼接时,同一根换热管的对接焊缝,直管不得超过()条。为提高外压圆筒承载能力,通常较为合理的方法是()。正确#
错误1#
2
3
4增加壁厚
改用强度较高的材料
设置加
- 直立容器裙座与壳体采用对接焊结构时,可以不必对焊接接头的拉应力进行验算。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Pw、设计压力P、安全阀开启压力Pz的关系正确的为:()。正确#
错误Pw<P<Pz
Pw≤P<Pz
Pw<Pz≤P#
Pw≤Pz≤P
- 卧式容器鞍座位置A不宜大于0.2L,当需要时,A最大不得大于0.25L。一台换热器管程设计压力-0.1MPa,介质为高度危害气体,壳程设计压力0.3MPa,介质为蒸汽,这台换热器属于几类压力容器()。当设计储存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
- 校核耐压试验压力时[的圆筒薄膜应力],所取的壁厚应[取名义厚度]扣除壁厚附加量,[卧置试验时]对液压试验所取的压力还应计入液柱静压力。用于制造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MPa的压力容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
- 壳体上开长圆孔时,当长轴/短轴≤2,且短轴平行于筒体轴线时,开孔补强按长圆形开孔的短轴计算。正确#
错误
- 选用垫片的材料和类型时应考虑:被密封介质的腐蚀性,被密封介质的压力和温度,操作的平稳性。GB150标准中内压圆筒强度计算基本公式的理论依据是()。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所用钢材只需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相同,就可
-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得超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爆破片标定爆破压力也不得超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正确#
错误
-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载、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都应符合《容规》的规定,且容积大于等于()m3的压力容器属于“容规”管辖范围。液体氯甲烷贮槽,
- GB150在总体上采用的是常规设计法,但在某些局部处也体现了应力分类设计的方法。一台换热器管程设计压力-0.1MPa,介质为高度危害气体,壳程设计压力0.3MPa,介质为蒸汽,这台换热器属于几类压力容器()。《容规》规定,用
- 孔边应力集中的程度与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