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GB151-1999适用的换热器公称直径()。GB151-1999规定,计算换热面积中换热管的计算基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上安装多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其余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可适当提高,但()。DN≤2000mm
- 采用补强圈补强时应遵循下列规定: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540MPa;补强圈厚度≤1.5δn;壳体名义厚度≤38mm。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选取。碳素钢和16MnR容器进行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正确#
- 椭圆形、碟形封头开孔补强面积计算中δ=PcK1Di/(2[σ]tφ-0.5Pc),其中对椭圆形封头K1=0.9正确#
错误
- 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中开孔补强采用的方法是()。GB151-1999规定,计算换热面积中换热管的计算基准为()。低温压力容器的鞍座、耳座、支腿或裙座等,
- 低温容器的A、B类焊接接头,除符合规定应做100%射线或超声波无损检测外,允许进行局部无损检测,检查长度不得少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且不少于250mm。20%
40%
50%#
- 不另行补强的最大开孔直径,当壳体名义厚度小于或等于12mm时,接管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内径Di≤1500mm的圆筒最大开孔直径应为()。正确#
错误开孔最大直径d≤1/4Di,且d≤320mm;
开孔最大直径d≤1/3Di,且d≤420mm;
- 压力容器上所有开孔均应进行补强,否则会影响其安全使用。用于制造管板、平盖、法兰的钢锻件,其级别不得低于JB4726和JB4728规定的()级。卧式换热器、冷凝器和重沸器的壳程介质为气、液相共存或液体中含有固体物料时
- 用于制造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mg/L的压力容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当设计储存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受大气环境气温所影响时,其最低设计温度取历年来()平均最低气温的最
- 中压反应容器,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MPa·m3,应划为三类压力容器。GB151标准规定,管板的有效厚度系指管程分程隔板槽底部的管板厚度减去下列的厚度()。一台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压力容器,其
- 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当壳体上开椭圆形或长圆形孔时,孔的长径与短径之比应不大于()。在操作过程中,若法兰分别承受内压和外压的作用,则法兰应按()工况进行设计。钢制管壳式换
- 当壳体上开椭圆形或长圆形孔时,孔的长径与短径之比应不大于()。1.5
2.0#
2.5
- GB150-1998中规定:凸形封头或球壳开孔最大直径d≤0.5Di。在下列厚度中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要求的最小厚度是()。设计温度低于20℃时,取()℃时的许用应力。GB151标准规定,管板的有效厚度系指管程分
-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中开孔补强采用的方法是应力分析法。内径Di≤1500mm的圆筒最大开孔直径应为()。正确#
错误开孔最大直径d≤1/4Di,且d≤320mm;
开孔最大直径d≤1/3Di,且d≤420mm;
开孔最大直径d≤1/2Di,且d≤5
- 在任何情况下,加强段的厚度不得小于相连接的锥壳厚度。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线之间的外圆弧长一般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且不小于100mm。液压试验时,圆筒的薄膜应力б
- 对于锥壳小端,当锥壳半顶角α≤45℃时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根据“容规”压力容器壁厚大于38mm(材料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小于540MPa)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碳素钢和16MnR容器进行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
- 无折边球面封头和锥形封头与筒体的连接均应采用全焊透焊缝结构。封头如果是拼接的(不含先成形后组焊的拼接封头)其焊接接头系数是()。当壳体上开椭圆形或长圆形孔时,孔的长径与短径之比应不大于()。GB151标准规
- 椭圆形封头,当Di/2hi=2时,取形状系数K=1。正确#
错误
- K≤1的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这是考虑在内压作用下封头局部不会出现弹性失稳的要求。液体氯甲烷贮槽,卧式,最高工作压力为1.1MPa,工作温度为10℃,全容积为0.5m3,介质为高度危害。其类别为(
- 外压容器内部的构件如塔盘等,若设计成起加强作用时,也可作加强圈用。在圆筒壳体中由轴向温度梯度引起的应力属于()。正确#
错误一次弯曲应力
二次应力#
峰值应力
-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内筒钢板,其质量等级应不低于JB/T4730.3-2005规定的II级。采用补强圈补强时,应遵循的正确规定有()。正确#
错误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
补强圈厚度小于或等于2δn(标准规定为1.5δ)
- 多层包扎圆筒体内筒的焊接接头系数φ=1.0符合GB150-1998要求需进行表面磁粉或渗透检测,其合格标准应符合JB/T4730-2005中()。正确#
错误A)Ⅰ级#
B)Ⅱ级
C)Ⅲ级
-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使用温度等于-20℃时,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夏比低温冲击试验。第二类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必须进行()。设备主螺栓采用35CrMoA材料,应该在何种热处理状态下使用()。正确#
错误
- 碳素钢和碳锰钢在温度高于425℃下长期使用,应考虑钢中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压力容器壳体及受压元件钢材厚度δS>()mm的12CrMo、15CrMoR、15CrMo及其它任意厚度的Cr-Mo低合金钢;对其A、B类焊接接头,应进行100%
- 在液压试验时,圆筒的薄膜应力σt不得超过设计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90%。正确#
错误
- 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0.04%。用于制造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进行()。管板和换热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管板的最小厚度应满足结构设计和制造的要求,且≥()。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所用钢材只需材料的
- 采用氩弧焊打底,单面焊双面成形的对接焊焊接接头,经100%无损探伤检测,焊接接头系数取φ=1.00。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线之间的外圆弧长一般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且不
- 《容规》适用于()大于或等于0.1MPa;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或等于()m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最高工作压力#
设计压力
公称压力
- 真空容器的液压试验压力为0.2MPa[PT=1.25P]。正确#
错误
- 用于制造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mg/L的压力容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容器中,使用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应采 用 () 。采用补强圈补强时,补强圈
- 当设计储存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受大气环境气温所影响时,其最低设计温度取历年来()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用于紧固法兰的螺栓材料硬度应()螺母材料硬度(30HB)。月#
年
日
100天略高于#
略低于
等于
- 设计温度低于20℃时,材料的许用应力取20℃时的许用应力。正确#
错误
- 焊接接头系数Ф应根据容器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塔器无论有筋板或无筋板的的基础环板厚度均不得小于()mm。正确#
错误12
14#
16
- 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汽或水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制造的压力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2mm[1mm]。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选取。用于法兰管板平盖等受压元件的厚度大于()的20R和16MnR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对于锥
- 同一种材料制成的螺栓,安全系数与螺栓直径大小无关。立式缓冲罐,最高工作压力为1.6MPa,工作温度为280℃,全容积为6m3,介质为过热蒸汽。其类别为()。用于壳体厚度大于()的20R和16MnR,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质量等级应
- 真空容器的设计压力等于实际工作真空压力。密闭容器内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汽压的高低取决于()。在下列管壳式换热器元件中,应考虑腐蚀裕量的元件为()。正确#
错误液化石油气液量的多少
温度的高低#
液化石油气组分组
- 受压元件厚度计算中厚度附加量只计入钢材厚度负偏差及腐蚀余量,不计加工减薄量。用于制造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mg/L的压力容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钢制压力容器,采用相
- 压力容器设计时应考虑的载荷有: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液体静压力;容器自重;风载荷和地震载荷;附属设备及平台、扶梯、管道等重力载荷。折流板最小间距一般不小于圆筒内直径的(),且不小于50mm。正确#
错误1/2
1
- 任何情况下压力容器元件金属温度不得超过钢材的允许使用温度。GB150不适用于下列哪些容器()。等面积补强计算中的强度削弱系数fr等于设计温度下接管材料与壳体材料()之比值。正确#
错误设计压力为35MPa的容器
真
- GB150-1998规定名义厚度系指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正确#
错误
- 对于容器壳体,在任何情况下,其名义厚度不得小于最小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