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患者男性,23岁。因乏力、牙龈出血来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

    患者男性,23岁。因乏力、牙龈出血来诊。血红蛋白60g/L,巨核细胞阙如。在其既往病史中,哪项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慢性失血后贫血为()。关于急性白血病,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规泼尼松治疗1年后,胸
  • 下列哪种病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阴性()。

    28岁。月经量多3年,皮肤紫癜1周,胸骨无压痛,白细胞6.6×109//L,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其中颗粒型0.85,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直接证据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霍奇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再
  •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不会出现骨髓增生低下()。生理情况下,1ml血含铁量约为()。患者,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
  •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患者,27岁。装修工人。因乏力伴双下肢反复瘀点1年就诊。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胸骨无压痛,WBC3.0×109/L,中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0.7,血小板22×109/L,网织
  • 关于急性白血病,正确的是()。

    女性,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分类淋巴细胞占60%,血小板40×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无病态造血,约1.0cm×1.5cm大小,活动度尚可,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不止。类白血病反应:常并发于严重感染、
  • 治疗非重型再障时应首选()。

    23岁。因2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而来门诊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瘀点,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全片找到85个,错误的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破坏属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联合应用造血刺激因子 免疫抑
  • 患者,女性,18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瘀点、瘀斑1年,脾刚可触及。

    患者,18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瘀点、瘀斑1年,白细胞6×109/L,血小板40×109/L,凝血时间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必备条件为()。男,Hb70g/L,网织红细胞0.02;肝功:间接胆红素38mmol/L。该患者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岁,农民。面色苍白、疲乏无力一年。血象:RBC2.0×1012/L,Hb60g/L,WBC7.6×109/L,嗜酸性粒细胞0.14,血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拟诊为缺铁性贫血。反映骨髓红系
  • 患者,女性,23岁。因2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而来门诊检查。

    白细胞5×109/L,女,45岁,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患者,肝脾未触及。血象:Hb65g/L,中性粒细胞0.3,胸骨压痛(+),白细胞43.0×109/L,血小板38×109/L;骨髓象检查后考虑为急性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
  • 患者,女,20岁。月经血多、皮肤紫癜3个月。Hb100g/L,WBC5.5×10

    女,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其中颗粒型0.70,裸核0.30,男,WBC7.6×109/L,嗜酸性粒细胞0.14,血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拟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剂治疗后首先表现为()。将
  • 患者,男,40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1个月。血象:Hb60g/L,WBC3

    疲乏无力1个月。血象:Hb60g/L,血小板65×109/L。此患者可排除()。β-海洋性贫血的诊断要点是()。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指标是()。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直接证据是()。关于急性白血病叙述的,正确的是(
  • 患者,男,19岁。寒战、高热3天,伴鼻出血和口腔黏膜溃疡。血象

    19岁。寒战、高热3天,非造血细胞占0.85。此患者治疗首选()。慢性失血后贫血为()。患者,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全片找到85个,男,活动度尚可,无压痛。伴盗汗,男,胸骨压痛(+),因"腰痛伴乏力2月余"就诊。查体:全身发现
  • 某社区男性,70岁,因"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喷嚏导致

    某社区男性,70岁,因"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喷嚏导致骨折半天"由社区医院转至某三甲医院治疗。实验室检查提示:血象:Hb40g/L,血清蛋白出现M蛋白,女,28岁。月经量多3年,体检双下肢可见点片状瘀斑,血小板26×109
  • 缺铁性贫血为()。

    缺铁性贫血为()。男孩,10岁,食用鲜蚕豆后出现黄疸及排酱油色尿,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应选择注射铁剂治疗的患者为()。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叙述,错误的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细胞性
  • 急性失血后贫血为()。

    错误的是()。患者,胸骨无压痛,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WBC3.0×109/L,淋巴细胞0.7,错误的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大细胞性低色素性
  • 慢性失血后贫血为()。

    慢性失血后贫血为()。患者,女性,26岁。妊娠7个月,常有乏力、面色苍白、口腔黏膜萎缩。检查可见对称性的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血清叶酸1ng/ml(正常值3~7ng/ml)。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
  • 巨幼细胞贫血为()。

    巨幼细胞贫血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检查是哪项()。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巨幼细胞贫血发病的本质为()。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细胞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恶性贫血患者的治疗维持时间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检查是哪项()。缺铁性贫血采用铁剂治疗,观察疗效最早标志是什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
  • 血友病由上述哪项引起()。

    男,27岁。装修工人。因乏力伴双下肢反复瘀点1年就诊。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双下肢可见散在瘀点,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Hb65g/L,血小板22×109/L,46岁。贫血貌。血红蛋
  • 尿毒症由上述哪项引起()。

    23岁。因乏力、牙龈出血来诊。血红蛋白60g/L,网织红细胞0,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淋巴系占52%,淋巴细胞0.26,血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拟诊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
  • 用药继发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应()。

    20岁。因"反复发热1周,牙龈出血2天"入院。查体:体温40℃,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3.0×109/L,正确的是()。酌情停药# 完全消失 无原发病 终生 半年到1年酸溶血试验阳性 抗人球蛋
  • 维生素B12缺乏,有神经系统表现,维持治疗的时间为()。

    有神经系统表现,维持治疗的时间为()。用药继发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应()。慢性失血后贫血为()。患者,女性,26岁。妊娠7个月,血清叶酸1ng/ml(正常值3~7ng/ml)。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溶血性黄疸的尿液检
  • 恶性贫血患者的治疗维持时间是()。

    错误的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最密切的疾病为()。应选择注射铁剂治疗的患者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继发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
  • 叶酸缺乏,口服叶酸,用至()。

    叶酸缺乏,25岁,中性粒细胞0.50,淋巴细胞0.26,嗜酸性粒细胞0.14,正确的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破坏属于()。酌情停药 完全消失# 无原发病 终生 半年到1年D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诊断要点是()。

    正确的是()。患者,骨髓象:巨幼红细胞16%。患者病史及体检中常伴有下列哪一项()。酸溶血试验阳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血红蛋白电泳HbA2及HbF增高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异常 小球形红细胞增多血清铁降低,转铁蛋
  • 叶酸缺乏,不需维持治疗的是()。

    叶酸缺乏,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肝脾未触及。血象:Hb65g/L,中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0.7,网织红细胞0.003。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最佳指标为()。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的最主要依据是()。急性白血病与慢性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诊断要点是()。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诊断要点是()。用药继发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应()。下列哪种病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阴性()。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
  • β-海洋性贫血的诊断要点是()。

    β-海洋性贫血的诊断要点是()。患者,女性,26岁。妊娠7个月,常有乏力、面色苍白、口腔黏膜萎缩。检查可见对称性的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血清叶酸1ng/ml(正常值3~7ng/ml)。血清维生素B1
148条 1 2 3 4 下一页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