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无缝道岔的高锰钢整铸辙叉前后()个接头采用冻结接头,其余接头全部焊接。尖轨顶宽()范围内,是车轮荷载转移的过渡段,使车轮逐渐转移到基本轨(或尖轨)上。4A.10~40mmB.20~50mmC.30~60mmD.30~50mm
- 跨区间无缝线路绝缘接头,采用厂制()钢轨。胶接绝缘
- 无缝线路的纵向阻力包括接头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允许速度V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160km/h≥v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起道作业收工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
- 无缝线路的纵向阻力是指阻止钢轨及轨道框架()的阻力。纵向伸缩
- 道床横向阻力是阻止线路()的重要因素,对无缝线路的稳定起保证作用。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250km/h,一般情况,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为()m。胀轨跑道175#
140
130
60
- 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横向位移的阻力叫道床()。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辙叉趾、辙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时,属重伤。横向阻力40mm
50mm
60mm
- 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就是指由于温度升高,钢轨所产生的温度压力与道床阻力、轨道框架刚度反作用力之间的()。液压直轨器使用的是()机油。(针对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两曲线间缓和曲线的长度不得短于()m。
- 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垫板作业,可采用调换不同厚度轨下垫板的方法进行,垫板数量不应超过1块,厚度不应超过()。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
-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是指不改变长钢轨原来的长度,在部分地段钢轨有伸有缩,将应力()。调整均匀
- 采用()扣件的木枕线路、道岔,如无爬行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分开式
- 线路设备()是考核各级线路设备管理工作和线路设备状态改善情况的基本指标。状态评定
- 线路、道岔综合维修验收采取评分办法,满分为100分,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为合格,()为失格。60分以下
-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是对正线线路设备质量()状态的检查评定。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单根抽换桥枕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10℃~-20℃范围内进行,起道量不应超过()。某曲线半径为800m,实设超高为70mm,通过曲线的最
- 隧道整体道床的主要类型有:①钢筋混凝土支承块式整体道床;②短木枕式整体道床;③整体()整体道床。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到发线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其顺坡长度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灌注式A.200倍B.
- 轨道几何尺寸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作业的()。质量检查标准
- 在进行捣固和垫砟作业地段的道床应()。填充饱满
- 在混凝土宽枕及Ⅲ型枕线路上进行捣固和垫砟作业时,应撤出线路上的调高垫板,在钢轨两侧400~500mm范围内捣实或()。垫平
- 道岔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辙叉趾、辙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时,属重伤。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线路轨距
- 道岔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桥上无缝线路上盖板油漆、更换铆钉或成段更换、方正桥枕等需要起道作业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下面所列()不属于弹条Ⅲ型扣件中的
- 道岔尖轨按尖轨跟端构造形式可分为()和间隔铁式(活接头式)两种。可弯式
- 道岔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的危险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爬上尖轨
- 道岔导曲线支距是指道岔直股钢轨工作边按()量到导曲线上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垂直方向
- 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平稳、顺利地通过连接曲线,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但也不宜大于导曲线半径的()倍。1.5
- 从基本轨前端轨缝中心到辙叉尾端轨缝中心的距离,称为()。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W年≥25Mt,Ⅲ型混凝土枕无缝线路配置数量() 根/km。道岔全长1840
1760
1680
1667#
- 道岔的连接有道岔与轨道的连接和道岔与()的连接两种情况。尖轨顶宽()范围内,是车轮荷载转移的过渡段,使车轮逐渐转移到基本轨(或尖轨)上。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当实
- 道岔各部轮缘槽深度的日常维修标准为不小于()。38mm
40mm#
42mm
44mm
- 普通单开道岔中,直线线路中心线与侧线线路中心线的交点,称为()。根据需要,在通向道口、距道口最外股钢轨()处的道路右侧,应设置道口自动信号机。道岔中心A.2mB.3mC.4mD.5m
- 道岔辙叉号数是以()的大小来衡量的。辙叉角
- 道岔各部轮缘槽深度为()。48mm
- 在护轨平直段安装()垫板,以防止护轨轨头横向移动,保持“查照间隔”。轨撑
- 在护轨两端轮缘槽扩展部分设置()垫板,以加强整体性。护轨斜型
- 以保持轮缘槽的宽度。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辙叉心宽50mm以下处所,两条垂直裂纹相加,直、曲股应(),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并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顺坡。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
- 在另一股钢轨与辙叉相对应位置设置(),以引导车轮顺利通过辙叉。160km/h≥允许速度Vmax>120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6,-4mm,水平为6mm,高低为6mm,轨向(直线)为()。橡胶
- 从辙叉咽喉到心轨的()的这段距离,轮缘失去钢轨引导,所以叫做有害空间。在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正线、到发线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其顺坡长度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实际尖端A.600倍B.900倍C.120
- 两翼轨作用边间的最窄距离称为()。辙叉咽喉
- 辙叉角的交点称辙叉()尖端。理论
- 辙叉心轨两作用边之间的夹角称()。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无缝线路发生断轨后,进行永久处理时,插入短轨的长度应()。辙叉角A.不短于4.5mB.大于6m,短于6.5mC.不短于6mD.大于4.5m,短于6m
- 可动心轨型辙叉主要用于()运行的线路正线、渡线道岔和速度较高客货运量较大线路上的道岔。调整旅客列车
- 可动心轨型辙叉目前铺设的有()可动心轨辙叉和锰钢型可动心轨辙叉两种。钢轨组合型
- 钢轨组合式(拼装式)辙叉的翼轨用()经弯折、刨切而成。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mm。普通钢轨30
50#
7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