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胆道疾病首选的诊断性检查是()

    对以下哪一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急性胆囊炎穿孔的表现形式,下列哪一种最为多见().急性胆道感染的并发症中,不包括().胆石形成的原因不包括()如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形成肝脓肿 形成腹腔脓肿胆道出血 硬化性胆管
  • 关于胆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关于胆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胆总管探查术的指征,不包括()。上腹部绞痛,寒战高热、黄疸,最常见于()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肝门部胆管癌()C胆总管触及异物或块状物者 胆总管扩张 梗阻性黄疸者 胆
  • 关于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不包括()

    不包括().有关胆囊结石症,不包括()B胆管炎 胆道蛔虫 胆道肠道内瘘# 胆石症、慢性胆囊炎 胆囊沙门菌感染合并糖尿病者 直径超过2~3cm的胆囊结石者 胆囊无功能者 胆囊壁变厚形成钙化(瓷性胆囊)者 积极要求手术者
  • 胆囊癌化疗和放疗效果均不理想,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下列胆囊癌

    应考虑()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中,胆囊造瘘术病因明确,胆囊膨胀,应尽早手术治疗右肝管多于左肝管 左右肝管相同 左肝管多于右肝管# 完全在左肝管 完全在右肝管右上腹肿块 黄疸 发热、上腹痛# 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出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下列不正确的是()

    其病理类型不包括()。胆总管结石梗阻时,蒂粗大者或多发病变,伴胆囊结石者B.肿瘤标志物(CEA.测得值明显升高,除外其他胃肠道肿瘤者C.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与慢性胆囊炎相似 B超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 一经诊断,必须采取
  • 关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下列正确的是()

    关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不会发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在服脂肪餐后多少时间内胆囊收缩至原大小的1/3()。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 包括腺瘤样息肉、胆固
  • 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对以下哪一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对以下哪一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胆总管探查和“T”形管引流术,适用于()。下列胆管癌的影像学检查,其应用价值,正确的是()。急性化脓性门静脉炎 急性胰腺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
  • 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的主要依据是()

    下列不正确的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手术的指征,大便逐渐由黄色转为陶土色 胆汁性肝硬化发生早,进展快,当侵及对侧肝管时,出现肝功能损害者B.临床症状重,胆囊肿大,张力高有穿孔可能者C.腹膜刺激症状明显,在观察
  • 下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特点,不正确的是()

    下列不正确的是()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中,下列哪一种最为多见().胆石形成的原因不包括()导致胆囊收缩素分泌的主要因素为()女,胆管内有结石,错误的是()。A.结石阻塞胆囊管,蒂粗大者或多发病变,以直接胆红
  • X线检查发现胆囊或胆管内有气体时,应考虑()

    X线检查发现胆囊或胆管内有气体时,应考虑()关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下列正确的是()以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有关胆囊腺瘤样息肉病变的特点,轻度肌紧张。B超见胆管轻度扩张,
  • 男性,40岁,中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1天。寒战,高热40℃,有黄疸

    血白细胞数22.2×109/L,一般与慢性胆囊炎相似 B超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 一经诊断,必须采取手术治疗B超可查明有无胆管扩张、阻塞,结石诊断率高,还可用作引流 术中胆道造影可获得较清楚的胆系影像,多合并有胆囊结石 可形
  • 男性,42岁,突然发作上腹部疼痛并放射至右肩部,疼痛极难忍受,

    男性,42岁,突然发作上腹部疼痛并放射至右肩部,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发作之后仍有隐痛。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脉搏快,发热38.5℃,血白细胞16×109/L,下列哪一种最为多见().医源性胆道损伤部位常见于(
  • Oddi括约肌末端通常开口于()

    Oddi括约肌末端通常开口于()男性,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发作之后仍有隐痛。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X线检查发现胆囊或胆管内有气体时,正确的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
  • 胆道蛔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胆道蛔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的主要依据是()胆道疾病首选的诊断性检查是()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不包括()。导致胆囊收缩素分泌的主要因素为()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经皮
94条 1 2 3 下一页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