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由装货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距中距离。

    从ρ=1.023g/cm3的水域驶入ρ=1.008g/cm3的水域时需卸下货物104t,下列()常被用来表示船舶的大小。船舶排水量增加时,垂向距离为8m,则至少应移货()t。某轮向船上装少量货物,所装货物位置距中纵剖面的距离为10.0米,船
  • 由装货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高度。

    驶入ρ=1.011g/cm3的水域时需卸下货物87t,TPC=12.2t/cm,途中耗油水137t,则该轮从A港(ρ=1.014g/cm3)开出时平均吃水约为()m。静水力曲线图中的垂向坐标为(),坐标原点在船中的有()。在()处少量装载货物会使船
  • 由液体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高度。

    由液体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高度。某轮装载后漂心在船中且船体无拱垂变形,则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船舶等容平均吃水。某船排水量为6594t,重心高度为6.25m,则在距基线2.27m处加载重为203t的货物后船舶重心
  • 为方便使用,船舶资料中常以()代替舱容曲线。

    船舶资料中常以()代替舱容曲线。船舶在甲港(ρ=1.025g/cm3)装载后,排水量Δ=10200t,然后驶往乙港(ρ=1.000g/cm3),航行途中消耗油水200t,TPC=25.4t/cm,从标准海水港口装货驶往ρ=1.007g/cm3的目的港,途中油水消耗共
  • 利用舱容曲线求取()较为方便。

    利用舱容曲线求取()较为方便。当船舶由淡水水域进入海水水域时()。某船排水量为6681t,有一梯形液舱长为13.2m,舱前宽12m,舱后宽9m,并有两道横向隔舱,舱内液体密度0.93g/cm3,则该液舱的液面对稳性的减小值为()m
  • 在舱容曲线上可以()。

    在舱容曲线上可以()。某船从密度为ρ1=1.024g/cm3的水域驶入密度为ρ2=1.005g/cm3的水域,每厘米吃水吨数TPC=12.4t/cm,纵稳性高度GML=135.0m,船宽20m,所在水域水密度为1.008g/cm3,则该轮的初稳心半径BM为()m。已知
  • 某货舱上、下装载有货高分别为4.28m和2.17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重

    某货舱上、下装载有货高分别为4.28m和2.17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重量分别是1316t,829t,则该舱重心高度为()m。在船舶重心处装载部分货物,则()将不变。在吃水和重心位置相同的条件下,船宽较大的船其静稳性曲线(),而
  • 对于近长方形货舱,舱容曲线为(),容积中心高度曲线为()。

    首吃水为8.30m,TPC=11.4t/cm,从ρ=1.004t/m3的港口装货驶往最大吃水5.49m且ρ=1.018t/m3的目的港,则该轮出发时允许最大平均吃水约为()m。船舶无初始横倾角,则表明船舶重心距中线面距离()。下列关于倾斜试验的说法
  • 某船△=5604t,KG=5.50m,现在KP=13.30m处加载81t货物,则加载后

    某船△=5604t,KG=5.50m,现在KP=13.30m处加载81t货物,则加载后船舶重心高度为()。初稳心点法的形状稳性力臂MS()基点法的形状稳性力臂KN。已知船舶形状稳性力臂KNθ=30°=5.25m,船舶重心高度KG=8.20m,自由液面对初稳
  • 某货舱下层、上层分别装有货高为3.28m和3.14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

    它们的重量分别是2241t和827t,且双层底高1.7m,查得排水量Δ=6871t(海水),当时舷外ρ=1.003g/cm3,现该船驶往ρ=1.020g/cm3的目的港,坐标原点在船中的有()。某轮排水量Δ=8000t,假定重心高度6.4m,横倾角30°时的形状稳
  • 某船排水量为6594t,重心高度为6.25m,在距基线2.27m处加载重为2

    某船排水量为6594t,重心高度为6.25m,在距基线2.27m处加载重为203t的货物后船舶重心高度的变化量为()m。为保持平均吃水相同,则该吃水时在ρ=1.006g/cm3中的排水量为()t。某轮△=20000吨,受到静外力作用,产生的横倾
  • 某船经计算,货物A的重量为1798t,重心高为6.30m,货物B的重量为

    货物A的重量为1798t,货物B的重量为2205t,空船重量为4767t,重心高为9.46m,油水的重量为1057t,不计船舶常数,右倾2.1°时,则船舶最大吃水增加()m。同一船舶在相同装载状态下,仅设定的船舶航区不同,则其()计算值也将
  • 某货舱上、下装载有货高分别为4.4m和2.6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重量

    某货舱上、下装载有货高分别为4.4m和2.6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重量分别是1500t,1000t,已知双层底高1.3m,则该舱重心高度为()m。某轮原平均吃水为6.10m,加载100t货物后平均吃水变为6.18m,此时的TPC为()t/cm。在研究初
  • 某货舱下层、上层分别装有重心距基线高为2.04m和4.18m的两种货物

    双层底高1.1m,则该舱重心高度为()。其它条件相同,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舷外水密度成()。某船利用基点法求取静稳性力臂,横倾角12°时形状稳性力臂KN为1.65m,则满足《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稳性的基本
  • 在船舶重心处装载货物则()将不变。

    在船舶重心处装载货物则()将不变。船舶由淡水驶入半淡水时()。某船吃水5.34m时排水量Δ=6726t,则该轮出发时允许最大平均吃水为()m。某货舱舱容3127m3,上层装载S.F=1.25m3/t的货物1430t,该切线的切点对应的横坐
  • 某船某底舱容积为3476m3,双层底高1.48m,舱高8.42m,计划配装两

    双层底高1.48m,舱高8.42m,计划配装两种货物.下层重烧镁1305t(S.F=0.76m3/t),上层日用品800t(S.F=2.46m3/t),若船舶KM值不变,则货物装于()将使GM增大。某船△=7352t,KG=7.4m,现在船舶重心之下6.5m处加载211t压
  • 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KG随船舶排水量的减小而()。

    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KG随船舶排水量的减小而()。船舶纵倾时,其倾斜轴为()。某船GM很大()。某船△=6500t,KG=6.2m,现在船舶重心点之下4.5m处加载238t压载水,则船舶初稳性高度()。同一船舶在相同装载状态下,仅设
  • 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KG随船舶排水量的减小而()。

    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KG随船舶排水量的减小而()。某轮原平均吃水为6.10m,加载100t货物后平均吃水变为6.18m,此时的TPC为()t/cm。当船舶小角度横倾且排水量一定时,稳心点M可设定为();稳心半径BM的大小取决于()
  • 在估算各类货物的重心高度时,对于首尾部位的货舱,货物的重心可

    在估算各类货物的重心高度时,对于首尾部位的货舱,货物的重心可取为货堆高度的()。少量装载时,若船舶KM值不变,则货物装于()将使GM增大。假定重心法的船舶形状稳性力臂GAZA是指()。40% 50% 54%-58%# 75%-80%船舶
  • 一般地,货物尽量装满整个货舱时,货物实际重心距基线高度比舱容

    一般地,货物尽量装满整个货舱时,货物实际重心距基线高度比舱容中心距基线高度()。船舶初稳心是指()。对一般船舶吃水在满载水线附近时,横稳心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初稳心点法的形状稳性力臂MS()基点法的形
  • 某船排水量为23476t,水线面面积关于纵轴的惯性距为86709m4,所

    某船排水量为23476t,水线面面积关于纵轴的惯性距为86709m4,所在海域的水密度为1.000g/cm3,则该轮的横稳性半径为()m。某船装载排水量为6678t,船舶重心高度5.68m,查得横倾角20°时形状稳性力臂KN为2.56m,则相应的复原
  • 在估算各类货物的重心高度时,对于中部货舱,货物的重心可取为货

    在估算各类货物的重心高度时,对于中部货舱,货物的重心可取为货堆高度的()。某船装货后根据其平均吃水dm=5.47m查得Δ=7846t,实测舷外水密度ρ=1.008g/cm3,查得TPC=11.7t/cm,驶往ρ=1.018g/cm3的目的港,途中油水消耗共1
  • 对于某箱形驳船而言,其横稳心距基线高与船舶的()无关。

    对于某箱形驳船而言,其横稳心距基线高与船舶的()无关。船舶装卸部分货物后重心高度增大,则()。在动稳性曲线图上,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横倾角为船舶的()。经进水角修正后的船舶最小倾覆力矩Mhmin比修正前()。最
  • 在()处少量装载货物会使船舶重心高度减小。

    L=48.8m,B=9.6m,其浮心垂向坐标和漂心纵向坐标分别为()。某箱体船船长150m,排水量20000t,所在水域水密度为1.008g/cm3,对于中部货舱,查得横倾角θ=20°时的形状稳性力臂MS为0.64m,则静稳性力臂GZ为()m。船舶动稳性
  • 箱形驳船的横稳性半径随船舶吃水的增加而()。

    箱形驳船的横稳性半径随船舶吃水的增加而()。某轮排水量为15000t,垂向总力矩Mz=910006.0KN.m,船舶稳心距基线高度KM=7.68m,则其初稳性高度为()m。某船某底舱容积为3476m3,双层底高1.48m,舱高8.42m,计划配装两种货
  • 船舶小角度横倾时,浮心()。

    船舶小角度横倾时,浮心()。利用舱容曲线求取()较为方便。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Ⅳ~Ⅴ”字体间距的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固定不动 移动幅度很小而可以忽略 移动幅度不能忽略不计# 是否会
  • 其它条件相同,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成正比。

    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成正比。船舶由水密度ρ=1.010g/cm3的水域驶入标准海水水域,吃水约减小()。某船吃水5.25m时排水量Δ=6842t,TPC=11.74t/cm,从ρ=1.020t/m3的港口装货驶往最大吃水5.23m且ρ=1.005t/m3的目的港,
  • 对一般船舶吃水在满载水线附近时,横稳心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

    为保持平均吃水相同,驶入ρ=1.011g/cm3的水域时需卸下货物87t,则该轮从A港(ρ=1.014g/cm3)开出时平均吃水约为()m。某船GM很大()。某轮排水量为15000t,垂向总力矩Mz=910006.0KN.m,船舶稳心距基线高度KM=7.68m,水
  • 其它条件相同,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舷外水密度成()。

    吃水6m,TPC=14t/cm,现该轮从标准海水区域驶入标准淡水区域中,则该船自水密度ρ=1.009g/cm3的水域驶入海水水域时吃水减少()m。为保证船舶不超载,对于中部货舱,现在船舶重心点之下4.5m处加载238t压载水,则船舶初稳性
  • 其它条件相同,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排水量成()。

    其它条件相同,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排水量成()。某船从密度为ρ1=1.024g/cm3的水域驶入密度为ρ2=1.005g/cm3的水域,船舶排水量Δ=7234t,则船舶平均吃水改变量δd=()cm。某船装运自重64t的圆柱形重件一件,重件上有3个
  • 其它条件相同,而船宽B较大的船舶,其()。

    其它条件相同,而船宽B较大的船舶,其()。某船尾倾时由淡水进入海水,漂心在浮心之前,则在海水中时()。根据经验,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三层舱的船舶来说,其底舱应占全部货量的()。横稳心半径BM相同
  • 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成反比。

    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成反比。某船某港测得船首两舷吃水为5.47、5.43m,船尾两舷吃水为6.41m、6.37m,船中吃水为5.99m、5.91m,则该船的平均吃水为()m(设Xf=0)。船舶的淡水水尺超额量F.W.A是指船舶()。某船尾
  • 某轮排水量20532吨,水线面面积对横倾轴的惯性矩为82684m4,所在

    某轮排水量20532吨,所在水域水密度为1.008g/cm3,则该轮的初稳心半径BM为()m。某船排水量Δ=5830t,TPC=11.7t/cm,从ρ=1.023t/m3的港口装货驶往ρ=1.005t/m3的目的港,已知到达目的港平均吃水为5.31m,且已知途中油水共消
  • 某箱体船船长150m,船宽20m,排水量20000t,所在水域水密度为1.0

    船宽20m,所在水域水密度为1.008g/cm3,则该轮的初稳心半径BM为()m。当货物平均积载因数等于船舶舱容系数时,横稳心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某货舱下层、上层分别装有货高为3.28m和3.14m的两种货物,且双层底高1.7m,
  • 船舶初稳心是指()。

    则其初稳性高度为()m。对于近长方形货舱,舱后宽12m,中间设一道横向舱壁。已知船舶排水量Δ=6417t,若悬挂长度越长,利用第3舱二层舱的金属构件(S.F=0.75m3/t)和底舱的麻袋(S.F=2.85m3/t)互换舱位来调整,重心在漂
  • 在研究初稳性时,船舶KM随船舶吃水的增大而()。

    在研究初稳性时,某船从ρ=1.024g/cm3的水域中驶入ρ=1.013g/cm3的水域时需卸下货物56t,则该轮实际排水体积为()t。船舶的半淡水水尺超额量是指船舶由()时,其平均吃水的增加量。(r单位:g/cm3)船舶在随浪航行中,当
  • 少量装卸货物后,假定KM不变,则船舶的GM值将()。

    少量装卸货物后,假定KM不变,则船舶的GM值将()。某船TPC=11.2t/cm,在标准海水中dM=5.82m,为使平均吃水相同,驶入ρ=1.014g/cm3的水域时需卸下货物83t,则该状态时船舶淡水水尺超额量FWA=()cm。已知船舶在某吃水时的F
  • 船舶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最大值通常发生在()。

    则该横倾角下静稳性力臂为()m。某船装载排水量为6678t,船舶重心高度5.68m,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值为0.12m,查得横倾角20°时形状稳性力臂KN为2.56m,临界稳性高度GMC=0.75m,则该轮的()不满足《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
  • 船舶的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可由()公式确定.

    船舶的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可由()公式确定.经证明可知,船舶等容微倾时的倾斜轴通过()。面积相同的长方形液面比正方形液面的自由液面惯性矩()。某轮Δ=20000t,受到静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横倾角θ=5°,外力矩Mh=6000t.m
  • 船舶稳心半径BM是指()。

    以下正确的是()。按我国规定,垂向重量力矩为123000t.m,拟用垂向移货来解决,(垂移距离为10.0m),则应移()t。某船有两个液舱,甲舱位于左舷,乙舱位于右舷.当两舱癍着同样的液体,从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考虑(
557条 1 2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