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申诉和诉讼

题目: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争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赵某手机被没收,是班主任侵犯了该学生的财产权,所以他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是申诉或诉讼。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教育要适于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该做到( )。
  • 因材施教

  •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故选择B。A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C项,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D项,不存在防微杜渐这种说法,故排除D选项。

  • [多选题]下列关于"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正确的有( )。
  • 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

    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 解析: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 [单选题]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 解析: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他们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

  • [单选题]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 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故选择C。

  • [单选题]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

  • 解析:教学内容是教师以教科书为载体,经过加工整理,重新组织的能反映课程标准主题要求的内容,因此教科书的内容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

  • [单选题]李丽同学的爸爸跟学校校长是好朋友。班主任知道后,主动给李丽调整了座位,在课堂教学中给李丽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并让其担任班长。班主任的行为( )。
  • 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成长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班主任因为李丽的爸爸与校长是好朋友,而给李丽调整座位,并让其担任班长等行为没有做到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利于其他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另外,班主任的这种行为,是出于讨好的目的,不是正派作风。考点点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高频考点是关爱学生、终身学习和为人师表,考生在熟记这几条要求的同时,要加强自己分析材料的能力,以便准确判断。

  • [单选题]已知铁与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类似的观点:浓硫酸与铁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同学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 类比

  • 解析: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者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浓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强氧化性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所以学习了浓硝酸与铁的相关反应,再学习浓硫酸与铁的相关反应时,提出类似的观点,利用的是类比的思维方法,故本题选A。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