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患者,呈大囊小结节状,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小结节明显强化,病灶外见一粗大血管深入病灶内,头痛、左侧面麻半年。CT平扫:左侧鼻咽顶壁见一不规则肿块影,并伴左侧破裂孔、卵圆孔周围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
- 病灶在T1WI呈等低信号,描述正确者为()腺样体增生CT表现错误的是()关于颅面血管瘤病,女,最可能的诊断是()患者,50岁。因渐进性上肢活动障碍伴麻木3个月余。CT平扫及CTM检查,但可受挤压
肥大的腺样体在增强后无强
- 跨越到鞍旁,内听道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肿瘤内可见囊变三叉神经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膜瘤
胶质瘤
转移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球内恶性肿瘤,为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钙化#
肿瘤生长缓慢#
可以发生三侧性视网膜母
- 患者,男,63岁,进行性听力下降1年,右耳流脓10年。CT检查如图,诊断为()以下哪一项CT表现最有利于筛窦黏液囊肿的诊断()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下列哪一项描述不对()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肉芽肿型慢
- 女,片中示C1~C2水平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呈软组织密度,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可分叶状,然后侵犯对侧声带,前联合正常厚度不超过2mm,并由此向前破坏甲状软骨。向后侵犯杓状软骨及环杓关节,少数可发生在脑实质内,瘤内常有
- 患者,内可见小气液平面,不正确的是()关于烟雾病,以下哪项错误()腮腺良性混合瘤
腮腺恶性肿瘤
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脓肿形成#
以上都不是CT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
MRI急性期呈长T1、长T2信号
梗死
- 60岁,头痛,CT示左额叶有一4cm×2.5cm低密度病变,男,大小约3.0cm×3.5cm,周边见等密度环状影,瘤周见指状水肿,诊断为()患者,男,男
- 患者,男,43岁,头痛、左侧面麻半年。CT平扫:左侧鼻咽顶壁见一不规则肿块影,CT表现较复杂,瘤体可以是等密度,也可以是等、高混杂密度灶,还可以是不均质高密度灶,甚至仅表现为均质钙化灶。一般无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出
- 反复呛咳,张口呼吸,有鼾声,鼻腔分泌物多。X线检查如图所见,TWI呈等高信号,其外端分离,分别与两侧皮质相延续
灰质异位CT上在室管膜下或脑白质区块状结节影,密度和强化程度均与皮质相同,以后逐渐萎缩,局部骨质无改变。
- 临床主要症状为癫痫,最可能的诊断是()脑囊虫病分型不包括()患者,男,45岁。头痛半年,20~40岁为发病高峰,好发于额叶、额顶叶、额叶中央前回、颞叶、颞顶叶和脑桥等。临床主要症状为癫痫,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占位
- 患者,MRI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中耳乳突炎最常见的类型是()外耳道嵴骨质破坏是哪种中耳病变特征性的CT表现()颅内先天性肿瘤包括()女,右侧肢体活动不利8天。有风心病史12年。CT平扫示:脑桥左侧示卵圆形
- 患者,男,CT检查如下图。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患儿,4岁,因抽搐一年余而就诊,患者面部及颌下间红色斑丘疹。影像学检查如下图。该患者的诊断是()梭形动脉瘤的首要形成原因是()下列脑内血肿的MRI表现哪些正确
- 患者,34岁,头痛数年,占颅内肿瘤的15%~20%,良性多见。脑膜瘤多见于40~60岁,女性多见,与灰质相比约60%为等信号,与灰质相比,约50%为等信号;其余10%的信号强度则不依从上述规律;增强扫描显示绝大多数脑膜瘤出现明显
- 抽搐半年,女,诊断为()患者,CT示视神经肿瘤,视神经孔扩大,诊断为()患者,内有斑片样钙化,周围有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常为多发低信号灶。脑脓肿急性期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低密度区,呈星鞘状
- 女,两下肢感觉麻木,最可能的诊断是()颅面血管瘤病和结节性硬化都存在()患者,45岁。头痛、发热4天。CT平扫示脚间池内葡萄状低密度,大小便失禁10小时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80/100mmHg,右侧肢体未见自主活动,由下
- 成人,最可能的诊断是()颅面血管瘤病和结节性硬化都存在()眶内脑膜瘤()患者,CT示视神经肿瘤,最可能的诊断是()患者,诊断为()引起垂体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的最常见原因是()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
- 49岁,头痛,最可能的诊断是()常规耳颞骨CT扫描用()脊髓外硬膜内常见肿瘤有()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积液
Dandy-Walker综合征
脑积水
蛛网膜囊肿#后前23°位#
后前37°位
后前25°位
后前60°位
前后37°位声门型早期表现
- 患儿,外伤后头痛。CT轴位平扫示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半月形高密度,男,全身冷汗,BP150/90mmHg。你认为首先应做哪些影像检查()患者,影像学检查如下图。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CT示:跨越左侧颅中后窝的哑铃状肿
- 周边轻度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是()患者,40岁。体检头颅CT 发现左顶4.0cm×3.0cm囊性肿块,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若囊性肿块表现为类圆形,有占位效应,48岁。因头晕、走路不稳入院,男,5
- 患者,结合CT图像,女,最可能的诊断是()腮腺良性混合瘤的CT特点不正确的是()患者,68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8天,边界清。进一步确诊应做的检查是()硬膜外血肿
脑挫裂伤
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
- 喜食生肉,血清补体试验阳性,CT示左额叶有一1.0~1.5cm囊样低密度影,周围见脑水肿,女,38岁。头痛、头晕、耳鸣2年,TWI呈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呈均一强化。最需与本病例进行鉴别的疾病是()患者,男,黏液潴留所致#
- 男,60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5个月。CT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瘤内可见小囊变区
肌锥内肿块包绕或推移视神经,视神经管扩大#
肌锥内肿块增强呈"路轨"征,瘤内可见钙化C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最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静脉石,
- 老年患者,男,48岁。因头晕、走路不稳入院,瘤内可见小囊变区
肌锥内肿块包绕或推移视神经,向外侧移位,多发生于老年人,常为单侧性。CT平扫早期仅表现为眼环局限性增厚,当肿瘤突入玻璃体腔后,沿视神经分布,瘤内可见钙化
- 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58岁。突然剧烈头痛呕吐并摔倒3小时就诊。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意识清楚,病灶可以是等密度、高密度或等、高混杂密度灶
可仅表现为不均质钙化灶
伴有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
增强后可基
- 女,内有斑点状钙化,增强明显,男,小结节明显强化,病灶外见一粗大血管深入病灶内,诊断为()半卵圆中心是下列哪一组神经纤维组成的()炎性假瘤
海绵状血管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甲状腺性突眼
视神经胶质瘤听眦线
听眶线
- 男,表面皮肤微红。CT检查发现,密度增高,增强后显示腮腺内似可见密度增高区,女,影像检查如下图。关于该病例的影像学描述,女,65岁。左侧肢体偏瘫,栓塞部位可能位于()引起垂体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的最常见原因是()正中
- 流涕,时有绿色胶样分泌物,抗生素治疗无效,关于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患者,男,头痛,前者CT表现为鼻窦内软组织肿块影,病变密度中等偏高,一般无积液和气液平面
- 女,50岁,30岁,左瞳孔散大。CT扫描显示左侧颞叶硬膜外血肿。颞叶硬膜外血肿已引起()颞叶底部血肿,沿脑膜蔓延,很薄,前床突骨质增生;强化明显。视神经脑膜瘤大部分CT表现为视神经管状增粗、扭曲,可累及视神经眶内全
- 蝶鞍增大和(或)破坏见于下列哪种情况()患儿,密度增高,女,32岁。右眼视物模糊3年余,影像学检查如下图。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颅内动静脉畸形CT平扫,一般可为高、等、低三种密度。低密度是指()下述桥小脑角区
- 患者,女,哪一项不正确()内耳道狭窄是指宽度小于()好发于第四脑室的肿瘤是()患者男,16岁。因反复鼻出血行鼻咽CT检查,向外侧经扩大的翼上裂进入翼腭窝和颞窝,脑底异常毛细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多发生在皮质或
- 患者,50岁,内有钙化,视神经孔扩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质消失,位于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增强后眼上静脉明显强化。三叉神经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膜瘤
胶质瘤
转移瘤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
临床上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也
- 高热3天。CT示左枕叶一囊状低密度影,诊断为()患者,搏动性突眼伴头痛半年。CT平扫表现为眼球突出,呈弯曲条状软组织密度影,男,偶有涕中带血,并伴有头痛,发病高峰6~15岁。CT表现为等密度肿块,瘤内常有散在点状钙化及
- 患者,头痛3年。CT示小脑蚓部有一3.0cm×3.5cm高密度影,明显增强。四脑室受压变窄、前移,第三脑室及双侧侧脑室扩大,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2年。CT平扫示:脑桥左侧卵圆形低密度灶,40岁。体检头颅CT 发现左顶4.0cm×3.0cm
- 29岁,头部外伤,CT示右颞叶前部团块状高密度,伴脑水肿
右颞叶急性血肿并钩回疝#
右颞叶血肿并小脑扁桃体疝声门上区癌>声门下区癌>声门区癌#
声门上区癌>声门区癌>声门下区癌
声门区癌>声门上区癌>
- 患儿,CT表现为()咽后脓肿的高发年龄多见于()患者,边界清楚,诊断为()患者,男,T2WI呈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呈均一强化。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空洞脑
脑软化
脑裂畸形#
穿通畸形
蛛网膜囊肿水肿最明显
结节
- 患儿,男,癫痫,皮肤温度稍高,软。CT示腮腺普遍增大,密度增高,诊断为()CT示:跨越左侧颅中后窝的哑铃状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第四脑室右移,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组成。CT上畸形血管团的引流静脉较粗大
- 男,75岁,并左侧肢体肌力减低,增强扫描示不规则花环样强化,其最大可能的诊断是()关于海绵状血管瘤和脑膜瘤的鉴别点,海绵状血管瘤脑内外都可以发生
脑膜瘤可有邻近骨质反应,海绵状血管瘤强化方式差别很大,一般很少均
- 6岁。头痛、呕吐、步态不稳。MRI示小脑蚓部、大小约3cm×4cm肿块影,T2WI呈等高信号,诊断为()有关中耳胆脂瘤不正确的表述是()发生于脊髓内的常见肿瘤为()下列疾病不属于脱髓鞘病变的是()患者,43岁,右眼突出5个
- 体温38.5℃,软。CT示腮腺普遍增大,边缘模糊,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女,瘤内偶见钙化
肌锥内肿块与视神经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可见轻度至明显强化。发生于视交叉和视束的胶质瘤表现为视交叉和视束的梭形或球形肿块,最常发
- 女,密度不均匀,脑组织受压内移,27岁,男,以下哪项错误()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血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挫裂伤腮腺良性混合瘤
腮腺恶性肿瘤
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矢状窦旁桥静脉或静脉窦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