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阅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师:说说你们朗读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0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相辅相成(complement each other)、表达能力(expression ability)、鲁迅文学奖、舞台艺术(stagecraft)、课堂实录、环环相扣(link by link)、相得益彰、语言艺术家(language artist)、浑然一体(one integrated mass)、淋漓尽致(incisively and vividly)

  • [单选题]阅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师:说说你们朗读后的感受和理解。生1:首先我来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one integrated mass),不可分离。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师:这位同学对题目的理解,让我感受到了几个词语:豪迈、雄浑、浑然一体(one integrated mass)、人鼓合一。好,我们给她加三分。生2:文章和作者是分不开的,下面我来讲讲作者刘成章,刘成章,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而后转写词,最后写了戏剧,然后再写的散文。80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一级作家,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一等奖。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师:这位同学介绍了作者,刘成章是陕西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也是一个陕北汉子,他的文章也带有陕北的气息。我们也给她加三分。生3:为什么这篇文章多次提出“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生4:作者有意识地在每个层次之末,单独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咏叹句式,而且在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每段都有新义,层层递进,直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同时更增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此外,这个句式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师:整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关。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好,加三分。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学生提出质疑或者说出自己的理解时,教师能及时地评价并点拨
    C. 教师没有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的发言和质疑比较混乱
    D.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以下是教师教授《观舞记》一课的课堂导语,阅读并回答问题。师:期中考试前我们学习了《安塞腰鼓》一课,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提到“安塞腰鼓”一词,你想到了什么?生1:激情,雄壮。生2:我想到的是大量排比、比喻、短句的使用,使文章非常有气势。生3:我补充一点,还有反复的使用。师:是啊,语言艺术家(language artist)刘成章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将安塞腰鼓这一视听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incisively and vividly),今天我们来学习《观舞记》,这篇课文是冰心所写,她笔下的舞台艺术也是摇曳多姿、神采斐然的。对上述课堂导语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由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引出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B. 导入简短、准确、有效,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C. 这则导入没有趣味性,不具有启发性,是无效的课堂教学
    D. 教师善于总结和引导,很好地做到了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对新知识的导入

  • [单选题]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描写就是把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通过自己的话语让其认识该事物。所以描写时,先要告诉别人“有什么”,让别人明白描写的对象;再告诉“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就需要运用一定的修辞。这里的“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就是描写三原则。下列选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有什么”“怎么样”是描写的基础,“像什么”是进一步的提升
    B. “像什么”是区别描写好坏的关键
    C. 描写的三原则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
    D. “像什么”既包括对修辞的使用,又包括对词语的推敲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dxg9p.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