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判断体内铁贮存量最敏感的指标是()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含景为()血红素其合成场所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作用的造血生长因子为()可
- 人体内维生素B12贮存量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条件哪项不符()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贫血,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 患儿,10个月,面色苍白,面肌震颤,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血清维生素B12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45岁,诊断为子宫肌瘤
- 正常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12()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红蛋白病()染色体核型46,XY,del6q表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说明有血管
- 出生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为()黄髓
红髓#
灰质
白质
骨骼
- 血红素其合成场所在()PAS染色对下列哪项最有意义()蛋白S()有核红细胞线粒体内
有核红细胞的溶酶体内
有核红细胞和肝细胞的高尔基体内
有核红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内#
有核红细胞和肝细胞的溶酶体内巨贫与红血
- FAB分型将ALL按细胞大小分为()说明红细胞代偿性增生()3型#
4型
5型
6型
7型网织红细胞数增多#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Coombs试验阳性
Ham试验阳性
血间接胆红素阳性,尿胆原、粪胆原增加目前国际通用FAB形态学分型,即
-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多毛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存在的多毛细胞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选择哪项可以确诊()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 下列何项是错误的()有关间接胆红素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关于NAP的临床意义,也是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的胆红素一白蛋白复合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时则增强
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增加,而
- 香豆素类抗凝药物与()结构相似红细胞膜主要由哪类蛋白质和脂质组成()DIC()VK#
VB
VA
VC
VE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1#
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2
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3
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4
- 血红蛋白是由()有关血小板数量的生理性变化,外周血片中有幼稚细胞;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POX染色强阳性,NSE染色部分呈阳性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贫血,尿联苯胺试验阳性,一年来面色苍白,血
- 红细胞内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哪条途径代谢()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不包括()下列哪项试验可用于确诊G-6-PD缺陷()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磷酸戊糖途径
三羧酸循环
谷胱甘肽途径
- 铁代谢障碍性疾病不包括()不属于骨髓六大造血系统的是()红细胞渗透脆性减少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
慢性感染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钩虫感染性贫血
长期痔疮出血红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
网状细胞系统#
巨核细胞系统
- 未衰老的红细胞过早破坏与下列机制有关,属于()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聚集或沉淀
红细胞内酶异常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膜附着有不完全抗体或补体FDP
TF
TFPI
v
- 不属于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红蛋白病()外周血涂片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对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没有意义()下列哪项不属于增生性贫血()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不是造血微环境的是()外周血中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的疾病是()热变性试验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酸溶血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Hb电泳分析#微
- 肝脏和肝外组织都可合成的是()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男性,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尤其是在DIC的
- 收缩蛋白的a链用限制性胰蛋白酶消化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有关含铁血黄素尿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下列哪种体液因子对造血起到抑制作用()4个肽段
5个肽段#
6个肽段
3个肽段
2个肽段慢性血管
- 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是()下列哪项不符合染色体结构和形态()红血病
溶血危象
缺铁性贫血#
白血病前期
恶性贫血每一中期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结
着丝粒的位置位于或接近染色体中央,称中着丝粒
-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是()血红蛋白是由()纤溶系统不包括()血管损伤后,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主要条件是()检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是()下列物质中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起重
- 不是造血微环境的是()下列哪项贫血易引起神经及精神方面的异常,34岁,头晕乏力2年余,白细胞3.0×109/L,网织红细胞20%;尿胆红素(-),尿含铁血黄素阳性,以中幼、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微血管
神经
纤维细胞
体液因
- 骨髓病性贫血屑下列哪项()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因子是()外周血中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的疾病是()纤溶系统不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是()某男,75岁,胸骨
- 人类最早的造血地点是()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个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4.25×109/L,Hb134g/L,WBC19.1×109/L,以淋巴细胞系增生为主,淋巴细胞7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淋巴结、肝、脾无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95g/L,白细胞数3.8×109/L,36岁,RBC3.02×1012/L,WBC51.2×109/L,PLT4
- 缺铁性贫血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是()血浆PT明显延长时最可能缺乏的是()仅有贮存铁减少#
血红蛋白减少
血清铁减少
红细胞减少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因子Ⅰ、Ⅲ、Ⅶ、Ⅴ
因子Ⅱ、Ⅶ、Ⅸ、Ⅹ
因子Ⅰ、Ⅱ、Ⅴ、Ⅶ#
因子Ⅳ、Ⅴ、Ⅷ、Ⅻ
- MCHC340g/L,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的粗大颗粒,早幼粒细胞12%,单核细胞<20%的诊断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下列哪些疾病()血浆PT明显延长时最可能缺乏的是()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单纯
- 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红蛋白病()正常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12()不能促使PLG变为PL的物质是()3~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HbM病
HbS病
PNH#
HbBarts
HbE病5~10μg
10~20tt
-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含景为()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区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试验是()血小板减少、PT延长、D-二聚体明显升高的是()100g/L~80g/L
120g/L~1
- 下列哪种试验用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呈串钱状排列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结构畸变不包括()下列物质中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起重要调控作用的是()女性,乏力
- 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下列哪项不符合叶酸生理()血液凝固是诸多凝血因子逐个被激活的()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贫血,下列何项是错误的()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溶血性黄疸的特征()铁
- 不属于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是()关于溶血性贫血机制不包括()多见于男性
常有家族史
遗传形式多为不完全X染色体性连锁隐性遗传,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大细胞性贫血#
部分
- 香豆素类抗凝药物与()结构相似未衰老的红细胞过早破坏与下列机制有关,但除了()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VK#
VB
VA
VC
VE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聚集或沉淀
红细胞内酶异常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
- 红细胞计数2.1×1012/L,血红蛋白70g/L,以大红细胞为主,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血涂片红细胞淡染区扩大,36岁,体检发现外周血Hb98g/L,其中早幼粒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9
- 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女性,28岁,一年来面色苍白,血红蛋白55g/L,MCV74fl,MCH20pg,MCHC30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红细胞淡染区扩大,初步诊断缺铁性贫血因子Ⅰ减少
因子Ⅶ减少
因子Ⅷ减少
因子Ⅻ减少
血小板
- 胎儿水肿综合征与下列哪种血红蛋白有关()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结果为活性减低时,符合下列哪项疾病()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53%,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的粗大颗粒,其FAB分型应为()红细胞
- 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下列哪项不符合染色体结构和形态()男,肝、脾肋下1.0cm,中性粒细胞30%,原始细胞50%,涂抹细胞增多,易见环形铁粒幼细胞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
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
- 有关血小板膜的结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关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导致下列哪些情况发生()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含糖蛋白
含单层磷脂#
含Ca2+-Mg2+-ATP酶
含有关受体
含Na+-K+-ATP酶
- 下列哪一组不符合溶血的特殊检查()Waldenstram巨球蛋白血症的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不具备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是()男,关节疼痛、鼻出血1周。体检:颈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20
- 40岁,白细胞30×109/L.分类显示:中性中幼粒细胞10%,淋巴细胞为10%,低热,肝、脾肋下1.0cm,有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下降。中间缺乏(杂合子)为31~74%,为慢粒的特征之一,有助于诊断,甚至
- FAB分型将ALL按细胞大小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大多呈()3型#
4型
5型
6型
7型极度活跃
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极度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目前国际通用FAB形态学分型,即按照白血病细胞大小、核浆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