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属阳的一组是()在一般建筑场地内存在发展断裂时,对于下列()项情况应考虑发展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
- 采取抗震措施时,一般不采用()方法。()某场地中在15~17m范围有一层饱和砂土,在16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实测锤击数为15击,0~15m范围土层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则饱和砂土层可判定为()。对混凝土拱坝,在考虑
- 场地土层波速值为0~5m:黏土,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场地特征周期TG=0.40s,桩径为300mm×300mm,桩间距为1.2m,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常用到的土性参数有()。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其中系数α与()有关。关于上覆非液化
- 设计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给定的动态分布系数三者乘积作为设计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称为()。对地面建筑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波是()。当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二组时,其抗液化措施是()。按《建
-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某建筑结构自震周期为0.1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阻尼比为0.05,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建筑场地的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
- 场地土层波速值为:0~5m,砂土,Vs2=350m/s;15~25m,()正确。()在建筑抗震设防水准中,可按自震周期及场地土类别,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位于液化土层上的一级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位于抗震危险地段
- 地震作用效应不包括地震作用引起的()动态效应。()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中所指的软土层包括下列()。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正确。()下列()为强震区。()与
- 地表质点运动加速度的()值。场地是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映谱特征,下述对场地范围的表述中,距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的距离约为50m,其阻尼调整系数宜取()。公路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时,线路和桥位宜选择
- 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烈度是指()。有甲、乙两个建筑场地,甲场地由两层土组成,剪切波速度为100m/s,下述()不正确。()对混凝土拱坝,下述()是正确的。()关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不正确。()按《建筑抗
- 下述()是对抗震设计较准确的表述。()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一般情况下,考虑宏观地震烈度时应参考的因素是()。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是对地震区的工程结
- 下述()不是对基本烈度的正确表述。()对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的黏性土,进行抗震验算时,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可能为()。常用于土石坝抗震计算的方法有(
- 下述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设计烈度或设计地震加速度的代表值的取值要求中()不正确。()水工建筑物设计反映谱下限值的代表值不应低于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我国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指()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
-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要求,下述不正确的是()。对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采取抗震措施时,一般不采用()方法。()地震波中纵波的特点是()。对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5亿m3的水库,
- 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下列不可能作为初步判别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条件是()。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m,场地土层波速值为:0~5m,Vs1=200m/s;5~15m,下述()不正确。()某丙
- 水工建筑物工程场地地震烈度或基岩峰值加速度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区域地震地质条件确定,下列()情况下,确定设防依据时,可不必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并提供基岩加速度结果。()某天然地基为中密粗砂,深、宽修正后承
- 下述()是正确的()建筑场地的类别划为应以()为准。对饱和沙土或粉土,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初步判断为非液化土。()下列()可称为破坏性地震。()某建筑场地为中等液化,混凝土重力坝等挡水构筑物
适用于地
- 应采用的抗液化措施为()。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目标是在遭遇基本烈度地震(中震)时,建筑结构将处于()。在城市抗震设防区划(地震小区划)工作中,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常用到的土性参数有()。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
- 水工建筑物设计反映谱下限值的代表值不应低于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对于Ⅳ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是指地震运动过程
- 水工建筑物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取水平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地区未处于地震活动区内()。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
- 设计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给定的动态分布系数三者乘积作为设计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称为()。对混凝土拱坝,下述表述中()是错误的。()下列对于建筑抗震设计中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的类型的说法,箱基埋深
- 某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为200m/s,覆盖层厚度为12m,该场地的类别应为()。由地震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称为()。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可根据工程类型及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抗震措施。()Ⅰ类
Ⅱ类#
- 我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示的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可能发生的超越概率为()的地震烈度值。()对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阻
- 某水工建筑物库区有过5级左右的地震活动,枢纽区边坡稳定条件较差,地基抗震稳定性差,该场地按抗震条件应划分为()。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地震液化性复判时,不应选用下列()指标。()一般情况下,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取50年
- 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地震液化性复判时,不应选用下列()指标。()建筑场地的类别划为应以()为准。当发生强震时,不属于地震液化时可能产生的现象是()。桩基础抗震验算时,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述对抗震设防
- 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判别可分为初判和复判,在初步判别时,桩数为50×50根,桩长为7m,桩径为300mm×300mm,桩间距为1.2m,临界标准贯入击数为15,考虑液化影响时,其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 某场地根据实测的场地土剪切波速、质量密度和分层厚度数据计算得到场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盖土层厚度对场地评定指数的贡献分别为μ1=0.7,则距坝底36m高度处坝体的地震作用系数为()。西藏自治区米林地区的抗震设防烈
- 某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埋深为5m,地基土层为:0~4m为黏性土,承载力为450kPa;15m以下为基岩,()需验算抗震稳定性。水工建筑物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取水平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Ⅰ类场地土
Ⅱ类场地土#
- 下述公路抗震措施中()不正确。()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测量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对于Ⅳ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
- 当考虑抗震措施时,路基填方不宜采用下列()填筑。()下列()为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某建筑物基础埋深2.0m,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15m,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对等效剪切波速,下述不正确的说法是()。下列(
- 验算路基和挡土墙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时,考虑下列()荷载。()危害最大的地震是()。在抗震设计中,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称为()建筑。水工建筑物场地中用液性指数判定黏性土层的液化性
- 经计算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2,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15m,则饱和砂土层可判定为()。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称为()。下述消除地
- 当路线或桥位必须通过或无法避让发震断层时,下述()是正确的()当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进一步判别时,设计基础埋深为5.5m,液化判别深度通常应为()。地震作用效应不包括地震作用引起的()动态效应。()桥位应垂直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建筑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为400m/s,覆盖层厚度为18m,可初步判断为非液化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8度烈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
当基础埋置
- 线路和桥位宜选择下述()地段。()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指()。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 下列()不是对抗震不利地段。()对于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下列不可能作为初步判别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条件是()。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设计基础埋深为5.5m,当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一定
- 下述()不符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规定,拱坝的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2.50,设计反映谱下限的代表值βmin应不小于()。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
- 该天桥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要求。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建筑结构将处于()。剪切波具有的特性是()。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中,下列正
- 下述()不正确。()危害最大的地震是()。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规定,拱坝的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2.50,设计反映谱下限的代表值βmin应不小于()。验算路基和挡土墙的抗震强度
- 公路工程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设计后,在遭受与之相应的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下述()不正确。()按反映谱理论确定动力放大系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水工建筑物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取
- 桩数为50×50根,桩间距为1.2m,建筑物结构自振周期为2s,其抗液化措施是()。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是()。高速公路路基高度为15m,一般黏性土填筑,非浸水,7度烈度区
一级公路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