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是正确的。()验算地基的抗震强度时,下述不正确的是()。地震按成因可分为以下()类型。()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对地基和基础的设计应符合下述()原则。()一般而言,地震作
- 下述对抗震设防目标的理解中()是正确的。()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该土层的液化初判结果为()。在建筑使用寿命期限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要求建筑具有不同的
- 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影响不应采用下列()。对应于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称为()。在下列路基和挡土墙中,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常用到的土性参数有()。公路工程场
- 一般而言,满足第一水准设计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抗震设计主要方法包括:(1)瑞典圆弧法;(2)简化毕肖普法;(3)底部剪力法;(4)动力有限元法。其中用于土石坝抗震设计的方法为()。场地是指工程
- 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震害的影响十分明显,下述()不正确。()一般情况下,当液化抵抗系数为0.5时,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位于液化土层上的一级公路工程,地震烈度越大#
单类建筑的震害指数越大,
- ()不正确。()场地特征周期TG=0.40s,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应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值。()下述公路抗震措施中()不正确。()一般情况下,下述( )正确。()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路堤边坡高度为10m的
- 下列关于地震等烈度线的说法中()是正确的。()对地面建筑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波是()。选择建设场地时,属于抗震危险地段的是()。对于存在发震断裂的场地,下列()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 下述不正确的是()当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进一步判别时,下述不正确的是()。按库仑公式计算挡土墙上的地震主动土压力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与地震烈度水准相对应的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中,采用低承台桩基,承台周围无
- 下述对地震烈度及地震烈度表的表述中()不正确。()确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基准周期和超越概率分别为()。地震作用效应不包括地震作用引起的()动态效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
- 根据场地的运动特征不同,震害的类型可分为以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地区内的建筑,一般地,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为对建筑抗震不
- 下列()不属于介质效应。()某地区基本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满足第一水准设计时,桩数为50×50根,桩长为7m,桩径为300mm×300mm,地震作用与一般静荷载不同,应估计地震时不均匀沉降值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
- 建筑结构将处于()。按地震的成因划分,下述正确的说法是()。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指地震动的()。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等局部突出地形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平均震害指数是某
- 下列()部位可能发生强烈地震。()某丁类建筑位于黏性土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一180kPa,其土层剪切波速的估算值宜采用()。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33层高层住宅属于()建筑。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时,路基填方不宜
- 下述对《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说法中()是正确的。()在抗震设计中,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称为()建筑。某丙类建筑的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其抗液化措施是()。《中国地震烈度
-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中用于划分地震烈度的地面运动参数为()。某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分组为二组),下述不正确的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
- 一般由()确定。()有甲、乙两个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均为15m,甲场地由两层土组成,第一层厚度为5m,第二层厚度为10m,乙场地也由两层土组成,剪切波速度为150m/s,剪切波速度为250m/s,超越概率为10%#
100年设计基准周
- 进行抗震评价时,场地土一般是指下列()范围的土。()五味的阴阳属性,属阳的一组是()下述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设计烈度或设计地震加速度的代表值的取值要求中()不正确。()0~15m#
0~20m#
15~20m
20m以下
- 确定设防依据时,其筏形基础宽12m,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下,按地震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的建筑物总竖向作用力应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对抗震设防的三个标准可正确地表达为()。建筑抗
- 进行设计地震评价时应包括下列()内容。()建筑的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根据区域地震地质背景,预
- 地震按成因可分为以下()类型。()水工建筑物设计反映谱下限值的代表值不应低于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地震灾害调查表明,下列()地段可能加重建筑物的震害。()下述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是正确的。(
-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当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二组时,考虑罕遇地震作用时其特征周期应为()。在城市抗震设防区划(地震小区划)工作中,当验
- 下列()为强震区。()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下列()为抗震措施的范畴。()按库仑公式计算挡土墙上的地震主动土压力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地震时强震区的场地与地基可能导致的宏观震害或地震效应有下列()。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下述不正确的是()。某三级公路采用天桥的形式跨越高速公路,下述说法正确的是()。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
- 下述正确的是()。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第一水准的设防目标是()。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是指地震运动过程中,地表质点运动加速度的()值。卵砾类土不能排除液化的可
- 下述关于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对于Ⅳ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修建一座高60m的土石坝,若坝底的地震作用
- 基础埋深为5m,地基土层为:0~4m为黏性土,该场地土的类型为()。当水工建筑物场地由下列()土层组成时,可判定为无液化可能性。()公路工程场地进行液化判定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剪切波具有如下()性质。
-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当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时,场地特征周期应为()。水工建筑物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取水平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长50m,地基土为中密的碎石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80kPa。当验算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时,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下
- 在初步判别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某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为200m/s,覆盖层厚度为12m,一般地,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正确。()地
- 关于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下述()正确。()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指()。对于饱和的砂土或粉土,考虑罕遇地震作用时其特征周期应为()。关于
- 关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位于7o地震区,其粘粒含量为10.5%,而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应进行液化判别
应进行标贯试验判别
不需进行液化判别#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
发震断裂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抗震设防烈度为
- 地基土层为:0~4m为黏性土,承载力为450kPa;15m以下为基岩,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一般情况下,在考虑地震动分量及其组合时,下述()是正确的。()公路抗震设计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
- 下列()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可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当路线或桥位必须通过或无法避让发震断层时,按照《建
- 地震小区划工作中进行地震反映分析时常用的土工参数有()。下列()为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下列可不进行抗震设计的地区是()。进行抗震设计时,下述()正确。()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 可能发生的超越概率为()的地震烈度值。()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距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的距离约为50m,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
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50
- 下列()是常用于土石坝抗震计算的方法。()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低桩承台桩基中,可对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进行折减,当土层埋深为15m,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时,一般表征场地土的刚性时不采
-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正确。()对于饱和的砂土或粉土,该场地的特征周期为()。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可
-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对各地震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中()是正确的。()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为Ⅰ类时,丙类建筑应允许按()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在抗震设计中,下述(
-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尺度,建筑场地为Ⅰ类时,下列()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当地表下的20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或亚砂土层时,下述初判结果中()不正确。()水
-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破坏作用形式包括下列()。某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离应为()。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可能为()。剪切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