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光呼吸的场所是()、()和()。1946年()等人采用14C同位素标记和双向纸层析技术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同化的循环途径。卡尔文循环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以()形式运出叶绿体。光合作用电子
- PSI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光呼吸调节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氧对光呼吸()PCA.有抑制作用
B.有促进作用#
C.无作用
- 卡尔文循环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包括()、()和()。()导致了光合作用中存在两个光系统的重要发现。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OAA还原为Mal一步反应发生在()中。化学渗透学说是1961由英国的()提出。高等植物碳同
- 一般认为,高等植物叶子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例为()。光合链中的()是电子传递的分叉点,因为此后电子有多种去向。3:1A.H2O
B.PC
C.Fd#
D.NADP+
- C4途径的最初光合产物为()。光合作用的碳同化的过程是()的过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大,()光合产物的积累。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发生在()。以下哪个条件能使光合作用上升,光呼吸作用下降:()。把新鲜
- 光合放氧蛋白质复合体有()种状态。5
- 卡尔文循环的CO2受体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形成的第一个糖类是()。光合链中的PQ,每次能传递()。RuBP、PGA、PGALdA.2个e
B.2个H+
C.2个e和2个H+#
D.1个e和2个H+
-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有()、()、()、()和()。光合产物是以()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在温度上升、光强减弱、水分亏缺、氧浓度增加等条件下,CO2补偿点()。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是指()的
- C3植物的卡尔文循环位于()中进行,C4植物的C3途径是在()中进行。正常叶子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A、2:1
B、1:1
C、3:1#
- 光呼吸过程中,释放CO2的部位为()。蓝光()气孔开启。高等植物碳同化的二条途径中,能形成淀粉等产物的是()线粒体A.促进#
B.抑制
C.不影响A、C4途径
B、CAM途径
C、卡尔文循环#
- 光合单位由()和()两大部分构成。聚光色素系统,反应中心
- 光合磷酸化有两种方式;()和()。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发生在()。用比色法测定丙酮提取液中的叶绿素总量时,首选用的波长是:()。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循环光合磷酸化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
- 在光合作用时,C3植物的主要CO2固定酶有(),而C4植物固定CO2的酶有()。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日光强度应:()光合作用中Rubisco羧化反应发生在()。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可见光的吸收峰主要是在()RuBP羧化
-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夜间,CAM植物细胞的液泡内积量大量的()。放氧复合体中不可缺少矿质元素()。正常叶子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叶绿体A.氨基酸
B.糖类
C.有机酸#
D.CO2A.
- 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蔗糖的形成部位在()引起植物发生红降现象的光是()光合链中的()是电子传递的分叉点,因为此后电子有多种去向。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原于()Rubisco是双功能酶,在CO2/O2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
- 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和()。叶黄素分子是()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四萜#
- 在荧光现象中,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绿,红
-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发生的部位是()一般认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是()。以下叙述,仅()是正确的。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基质
C、叶绿体膜A.Van.Helmont
B.Joseph Priestley#
C.F.F.Blackman
D.M.CalvinA.Ru
- 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把新鲜的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最强的吸收区在()。叶绿体中由十几或几十个类囊体垛迭而成的结构称()正常叶子中,叶绿素和类
-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中进行,而暗反应是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时,此时外界的CO2浓度称为:()光合链中的Fd是一种含()的电子传递体。一般认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学
- 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的CO2浓度称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时,此时外界的CO2浓度称为:()以下哪个条件能使光合作用上升,光呼吸作用下降:()。P
- 光合作用的三大步聚包括()、()和()。以下关于CF1-CF0、复合体中的这个“o”的说法()是正确的。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同化A.是数字“0”的意思
B.表示是质子转移通道的意思
C.表示来自寡霉素(olig
-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原于()光合作用C3途径每固定1分子CO2需要消耗()分子ATP。A、H2O#
B、CO2
C、RuBP3#
6
12
18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因素主要有()、()、()和()。光、温度、水分、矿质营养
- 光合产物中淀粉的形成和贮藏部位是()光合作用的碳同化的过程是()的过程。A、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细胞溶质A.光能吸收传递
B.光能转变为电能
C.电能变活跃的化学能
D.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
- 卡尔文循环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给植物以18O标记过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可发现18O存在于()。A、三碳化合物#
B、四碳化合物
C、五碳化合物A.三碳化合物中
B.淀粉中
C.周
- 光合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和()两个阶段。光反应,碳反应
- 光合作用碳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素提取液,如背着光源观察,其反射光呈()。A、叶绿体膜
B、叶绿体基质#
C、叶绿体基粒A.暗红色#
B.橙黄色
C.绿色
D.蓝色
- 在光合作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被氧化,()被还原。正常叶子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H2O,CO2A、2:1
B、1:1
C、3:1#
- 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能引起植物发生红降现象的光是()。A、PGA
B、PEP#
C、RuBP450mm的蓝光
650mm的红光
大于685nm的远红光#
-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和()。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及光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的CO2浓度称为()。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蓄积太阳能量,保护环境CO2饱和点
O2饱和点
CO2补偿
- 正常叶子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玉米的PEPC固定CO2在()中。化学渗透学说是1961由英国的()提出。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原于()非环式光合传递链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是()
-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光合碳循环中最先形成的C6糖是磷酸()。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是()。蓝紫光区A.核酮糖
B.赤藓糖
C.葡萄糖
D.果糖#A.H2O
B.CO2
C.ATP
D.NADP+#
- 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峰在()光合链中的Fd是一种含()的电子传递体。PSI的光反应属于()A、蓝紫光区#
B、绿光区
C、红光区A.Fe#
B.Cu
C.Mn
D.CaA、长波光反应#
B、短波光反应
C、中波光反应
- PSII的光反应属于()光合产物中淀粉的形成和贮藏部位是细胞中的()。A、长波光反应
B、中波光反应
C、短波光反应#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基粒
细胞溶质
- PSI的光反应属于()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发生在()。A、长波光反应#
B、短波光反应
C、中波光反应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类囊体腔中
-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可见光的吸收峰主要是在()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给植物以18O标记过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可发现18O存在于()。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A、绿光区
B、红光区
C、蓝紫光区和红光区#A
- 每个光合单位中含有几个叶绿素分子。()以下哪个条件能使光合作用上升,光呼吸作用下降:()。A、100—200
B、200—300
C、250—300#A.提高温度
B.提高C02浓度#
C.提高氧浓度
D.提高光强度
- 高等植物碳同化的二条途径中,能形成淀粉等产物的是()引起植物发生双光增益效应的两种光的波长是()A、C4途径
B、CAM途径
C、卡尔文循环#A.450nm
B.650nm#
C.大于665nm
- PSI的光反应的主要特征是()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给植物以18O标记过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可发现18O存在于()。A、ATP的生成#
B、NADP+的还原
C、氧的释放A.三碳化合物中
B.淀粉中
C.周围空气中#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