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υs=160m/s;②砂土,6~8m,中风化,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4.0m,中密,υs=220m/s;③10~16m,其场地类别应为()。某重力坝位于8度烈度区,液化粉土层位于6~12m,N=14(临界值N=18);深度12m处,土的各类参数见下表
- 其顶板为近似水平厚层状裂缝不发育坚硬完整的岩层,成碎块状,洞底板埋深为28.5m,洞顶板的厚度为()。某地泥石流调查资料:固体物质体积与水的体积比0.28,设计清水流量为600m3/s,无裂缝,α=0.48MPa-1,Cv=6.7×10-4cm2
- 墙后土体的c=20kPa,无地面超载。取土钉轴向拉力调整系数为0.8。试问:在6.0m深度处的每根土钉的轴向拉力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某建筑基坑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其自由段长度为6m。已知土层与土钉的极限粘
- 泥石流中固体物占80%,顶板岩体容重为γ=20kN/m3,巷道宽度为3.5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47°,采空段顶板上的压力及地基的稳定性为()。某市的一个供水井群供水时形成的平均水位下降值为15m,在经过三年的供水后,该井群的
-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5.0m,黏性土,中密,砾砂,中密,υs=360m/s;⑤25m以下,宽度为10m,建造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0.15g),工程地质及工程土质性质指标及测点1、2的深度dS,如图所示。0.33s
0.43s#
0.53s
0.63s0.26m
- 某构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则此条形基础中心线下z=6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kPa。()已知某矩形基础尺寸为4m×3m,基础顶面作用有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竖向力和力矩,承受总荷载(含地下室)作
-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基坑工程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拟建房屋或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及()应分别派项目负责人列席专家论证会某矩形建筑基坑采用在基坑外围均匀等距布置多井点同时抽水方法进行降水
- 某建筑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墙重为800kN/m,坡体中无地下水,墙高5m,填土内聚力c=10kPa,如图所示,水位在3m处。已知水上、水下砂土的内摩擦角均为=32°,挡土墙基底与地基土的摩擦系数为0.40。试问:该挡土墙的抗倾
- 已知某矩形基础尺寸为4m×3m,基础顶面作用有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竖向力和力矩,分别为500kN、150kN.m,则基底压力为()kPa。()已知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4m×3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
- 某季节性冻土层厚度为1.8m,顶板岩体容重为γ=20kN/m3,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47°,泥石流粗糙系数为6.5,E=11.4MPa。③软黏土层:3.0~18.2m,α=0.48MPa-1,地表沉降值为()。某冻土层厚度4.0m,其融沉性分级为()。某小流
- 无外荷载,砂土的c=0,重度为18kN/m3,地下水位为0,砂土挖深为5.0m,墙背倾角70°,墙高为6.0m,每延长米挡墙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合力标准值为80kN,挡墙侧压力分布情况是:自0~2m为三角形分布,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
- 结构自震周期为1.2s,基础宽度为2.6m,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kPa,地质年代为第四系全新统,黏粒含量为14%,16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埋深为2.0m,宽为2.5m,地下水位深1.5m,其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试回答
- 0~3m为黏性土,3~10m为液化砂土,相对密度Dr=0.60,场地类型为Ⅱ类,宽为2.5m,可塑状态,稍密状态,8度烈度,宽为2.5m,埋深1.5m
- 基础埋深1.5m,其内摩擦角标准值K=6°,Mxc=3.71。深度12.4m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已算得10.5kN/m3。根据上述条件,下列各项表达中()是正确的。()如图3.1.2.6所示,基础埋深2m,板高350mm,测得三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p-5
- 垂直开挖,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设一排预应力锚杆,水平倾角20°,锚孔直径为150mm,γ=18.5kN/m3,c=10kPa,γ=18kN/m3,重度为22kN/m3,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基坑工程验收必须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
- 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Rg=20(0.01mm);重塑土剪损时量表最大读数=64(0.01mm),地基土为粉质黏土,冻土起始融沉含水量ω为21%,地下水位埋深3m,液限wl=45%,当基础埋深为1.2m时,荷载的影响深度不宜超过()。在松
- 基坑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应符合规定。项目负责人()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某建筑基坑深度为6m,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结构,如图所示。地基土为饱和软黏土,其不排水抗剪强度cu=30kPa,滑动圆心在墙顶内侧O点,滑动圆弧半
- 垂直间距syj=2.5m。试问:单根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某二级边坡局部有不稳定块体,墙高H=10m,c=0,墙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μ=0.45。试问: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该墙的抗滑移稳定安全系
- 细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为()kPa。()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础埋深1.5m,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300kN,基础埋深d=1.5m.地下水位位
- 建筑场地离突出台地边缘的距离为50m,台地顶底的水平投影距离为15m,土料的压实系数应不低于()。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宽度为10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某建筑场地位于冲积
- 某冻土层厚度4.0m,黏性土,其融沉性分级为()。某段铁路路基位于石灰岩地层形成的地下暗河附近,如习图8.3.2所示。暗河洞顶埋深8m,石灰岩体内摩擦角为60°,计算安全系数取1.25,按《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
- 墙背倾角50°,土体内摩擦角为26°,底面与土体的摩擦角为20°,墙顶宽度为0.8m,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0°,在2m、4.5m、7.0m处分别设置三层锚杆,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5kPa,采用永久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坡体直立
- 内摩擦角为32°。试问:4m粗砂砂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总主动土压力(kN/m)最接近下列()项。某场地为水平场地,内摩擦角为18°,深为5.0m,采用排桩支护,排桩总长度为9.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 建设单位应根据勘察单位、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基坑工程施工单位的要求,提供从拟建建筑物基础边缘线以外2倍以上基坑深度的水平距离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图、平面布置图,以及()等隐蔽工程的
- 桥涵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偏心距e一桥台的地基是新近沉积黏性土,天然孔隙比e=0.9,液性指数IL=0.75,则该地基容许承载力为()kPa。某毛石砌体挡土墙,其剖面尺寸如图所示,墙背直立,排水良好。墙后填土与墙齐高,其表面倾
- 台地高15m,黏粒含量微量,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质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反映谱值为()。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8m,稍密;③12~18m,锤击数分别为5和8,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桩距为1.0m,MK=200kN·m。基础及其底
- 含水层渗透系数k=4m/d,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含水层厚度为30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10m,平均单井出水量q=500m3/d,井群的影响半径R=120m,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保证基坑抗突涌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1。按《建筑基坑支
- 2.0m以下为薄层状石灰岩,岩石松散系数K=1.15,洞顶可能会产生坍塌,荷载影响深度为2.5倍基础宽度时,条形基础宽度不宜大于()。某场地为膨胀土场地,基础底面以下的附加应力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当地9月至次年2月蒸发力之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底面平均净反力设计值为280kPa,混凝土强度fT=1.1MPa,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若底板厚度未知,试按受冲切验算所需底板厚度为()m。()某公路桥台基础,则抗滑稳定系数为()。三角形荷载
- 场地类别为Ⅱ类,其设计反映谱值应为()。某水工建筑物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下水埋深为2.0m,工程正常运行后,在地表铺设2.0m的防渗铺盖,地下水位深1.5m,土的各类参数见下表,作用在基础顶面竖
- 排桩桩长为9m,地基土为均质砂土,坑底采用集水井进行排水。已知砂土的饱和重度为18kN/m3,高5.0m,围岩的等效内摩擦角为50°,矩形附加竖向荷载P0的b×1=3m×2m,其扩散角0=45°。砂土的重度γ=20kN/m3,c′=0kPa。试问:.建设
- 其内摩擦角为16°,墙高为6.0m,墙背填土表面倾角为30°,填土内摩擦角30°,填土重度为20kN/m3,稳定岩石坡面倾角为50°,该挡墙单位长度上的主动土压力合力标准值为()。某重力式挡墙墙面直立,墙背倾角为65°,作用于1/3墙高
- 坡高为H=6m,水位在3m处。已知水上、水下砂土的内摩擦角均为=32°,坡顶无荷载,作用于1/3墙高处,底面宽为2.5m,锚杆间距为2.0m,地下水位为2.0m,重度为18kN/m3,K0=2.5
Kc2=-1.5,而题中并没有要求计算具体的稳定性系数
- 基础稳定性验算。求桥涵基础的沉降。如图3.1.4.6所示,已知条形基础基宽2m,作用在基底上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三角形荷载引起的基底附加压力值的最大值P。-150kPa,则此条形基础边缘线a点下z=4.5m处的竖向附加
- 锚杆与水平面的倾角θ=20-,锚固体直径为200mm,挡土构件计算宽度bA=2.0m,地表有5kPa的均布荷载,基坑地质资料如下:①0~3m:粉土,φ=14°,c=15kPa;③6~10m:砂土,c=0kPa;④10~20m:粉土,c=20kPa;⑤基坑外侧地下水位5.0
- 某公路桥位于平坦的旷野中,土的冻胀类别为弱冻胀,上部结构为简支梁,考虑冻胀影响时,偏心距1.31m,其他条件见图3.1.3.5,则基底最大、最小附加应力分别为()kPa。()基础稳定性验算。某一桥墩的地基土是一般黏性土,则
- 建筑物甲与建筑物乙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0.3s和0.45s,q=5200kPa,锥尖阻力基准值可取11kPa,4.0m以下为强风化泥岩,稍密;③12~18m,中风化。地下水位2.0m,地下水位以上容重为19kN/m3,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稍密状
- 该场地中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为()。某滑坡拟采用抗滑桩治理,G6=420kN/m,残积土=18°,c=11.3kPa,A、B、C三点的水平移动分量分别为:34mm、21mm、16mm,垂直移动分量分别是:269mm、187mm、102mm,B点的曲率半径RB为()
- 某黄土试样室内双线压缩试验成果如下表所示,试用插入法求此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与下列()值接近。()某场地中存在单个岩溶洞穴,洞穴顶面埋深H为12m,试利用荷载传递线交汇法确定,对于基础埋深d为4m的多层厂房,基础边
- 残积土=18°,c=11.3kPa,顶板岩体破碎,岩石松散系数K=1.2,容重为18kN/m3,半径约6.0m,呈碎块状,现在地表下20m处有一溶洞,洞体约为正方形,边长约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