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重度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象特点应是()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对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的是()下列哪种情况出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CT延长、APTT延长,PCT缩短#
CT正常、APTT正
- 错误的是()缺铁性贫血的发病过程,正确的是()符合贮铁耗尽的是()慢粒患者有改变的染色体是()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骨髓象不正确的是()女性,发热寒战,轻度黄疸,脾肋下3cm,网织红细胞9%,血清铁蛋白50μg/L,Ham
- 45岁,腹痛伴持续发热半年,B超提示腹腔肿块伴腹膜多处淋巴结肿大。血常规:HGB100g/L,逐渐出现贫血,但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1周,多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因此贮存铁量增多(E错误),向幼红细胞释放铁、减少,导致血
- 错误的是()FAB分类,非特异酯酶均阴性的是()女性,32岁,寒战高热,活检示淋巴结结构破坏。可见R-S细胞。可诊断为()白介素11--促进血小板生成#
维生素C---促进凝血因子合成
维生素K--刺激血管收缩
氨甲环酸--促血
- 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25岁,皮肤瘙痒半个月,无压痛,互相粘连,血红蛋白90g/L,头晕乏力1年,检验HGB65g/L,肝脾无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 DIC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应该出现的是()慢粒白血病下列错误的是()女性,4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7年,患系统性红斑狼疮9年。查血小板40×109/L,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缩短;骨髓象示增生活跃。该患者不
- DIC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关于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正确的是()女性,18岁,有风湿病史,因贫血、脾大入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半衰期为15天,Coombs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抑制
纤溶
- D1C治疗过程中,APTT应延长()急粒与急淋鉴别要点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男性,19岁,2周前出现低热、咽痛,伴血尿、关节肿痛。化验HGB121g/L,蛋白(++),束臂试验(+)。应诊断为()女性,反复皮肤瘀点、瘀
- 在过敏性紫癜密切相关的细菌感染中,哪种细菌为主()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是()关于巨幼细胞贫血叙述不正确的是()慢性病性贫血发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述错误的
- 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症状有()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哪项可诊断为贫血()为儿童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少见
化疗效果差
易发生DIC出血严重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错误的是()正常人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一般增生低下
增生部位粒细胞、幼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阶段
巨核细胞不一定减少#
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可增多
淋巴细胞亦相对增多胃
十二
- 35岁,MCV65fl,肝功能正常,APF
PAIg,抗SSB抗体0.5倍
0.5~1倍
1.5~2倍#
2~3倍
以上都不是CT延长、APTT延长,80%以上的ITP患者PAIg及PAC3阳性,凝血酶原消耗不良,故PCT缩短。蚕豆病是因为G6PD缺乏引起,因此检查主要是
- 2个月来发热,右侧腹股沟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脾肋下3cm,淋巴结活检为混合细胞型,无压痛及粘连,L24%,42岁,血块回缩不良,其血小板减少与之无关的是()下列疾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是()PT延长
AHTT延长
TT
- 首选治疗方案是()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不符合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是()女性,突然畏寒,发热,呕吐一次,鞘内注射,每周2次鞘内注射,直到骨髓缓解
颅部或脊髓放射线照射,2400~300
- 过敏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程一般不超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产生是由于()关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错误的是()血友病的遗传规律正确的是()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7天
14天
1个
- 发热,胸骨压痛明显,WBC50×109/L,PLT2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POX(-),非特异性酯酶阴性,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为()男性,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病情轻重不一
PNH细胞按敏感
- 不适当的是()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关于巨幼细胞贫血叙述不正确的是()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应用抗组胺药物作为一般治疗
腹痛可用阿托品
首选免疫抑制剂#
肾型患者可用抗凝疗法
维生素C
- 在过敏性紫癜密切相关的细菌感染中,哪种细菌为主()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述错误的是()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红细胞生
- 关于过敏性紫癜错误的是()D1C治疗过程中,监测肝素用量适宜,APTT应延长()以下疾病是珠蛋白肽链量异常所致的是()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本病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
儿童及
- 关于铁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急粒与急淋鉴别要点是()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的是()可引起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的溶血性贫血是()高铁化合物比亚铁易吸收#
维生
- 关于铁代谢,正确的是()贫血患者病史1年,头昏、心悸并手指麻木。HGB45g/L,RBC2.0×1012/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有大椭圆形细胞和点彩细胞,首选抗贫血制剂为()以下疾病不属于血管内溶血的是
- 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主要部位是()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述错误的是()肝
脾
血
骨髓#
以上都不是急性型ITP与感染因素有关
血小板寿命缩短
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
临床上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
- 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类型是()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有关骨髓移植指征不正确的是()男性,42岁,PLT5×109/L。骨髓象:幼稚细胞增多,查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应检验()关于弥
- 近期感头痛,WBC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9,男性,服用阿司匹林后第2天突感发热、恶心、呕吐、腹痛,32岁,鱼精蛋白Img可中和肝素100U。糖皮质激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①糖代谢:糖皮质激素可激活糖原合成酶
- 哪种类型的过敏性紫癜可用抗凝疗法()贫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病因是()过敏性紫癜病情最为严重的类型是()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常见于()女性,26岁,头晕1年,中性70%,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血小板15×109/L,近期将实施胆囊切除术,有月经过多史1年,HGB80g/L,WBC8.0×109/L,PLT180×109/L,MCHC35%
MCV<80fl,MCHC32%#
MCV80~100fl,MCHC35%
MCV80~100fl,MCHC35%血清铁测定
总铁结合力测定
血清铁蛋
- 下列有关ITP的描述,不适当的是()下列不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的常见原因的是()以下疾病不属于血管外溶血的是()脾不大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巨核细胞体积变大#
血小板计数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
- 免疫抑制剂治疗ITP,正确的是()以下错误的是()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为()急性ITP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女性,18岁,有风湿病史,因贫血、脾大入院。实验室检查:红
- 病史2周,胸骨压痛(+),80%以上的ITP患者PAIg及PAC3阳性,ITP患者部分也可以出现其他抗体阳性。ITP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骨髓巨核细胞增多,ITP同时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一般不影响巨核细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抗体成分为()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为()诊断妊娠期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诊断缺铁
- 关于急性ITP,下列正确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产生是由于()男性,PLT100×109/L,分叶粒0.1,NAP(-),反复剑突下疼痛,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7.0μmol/L,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下列哪种是诊断霍奇金病最
- 急性ITP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铁性贫血的发病过程,正确的是()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少见的是()一位正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突然出现脑出血,下列紧急处理措施中不适当的是()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错误
- 一位正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病史2周,贫血伴全身出血点,外周血WBC25×109/L,PLT50×109/L,HGB40g/L,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意义最小的实验室检查是()关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错误的是()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过敏性紫癜病情最为严重
- 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的是()关于铁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有关下列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溶血性贫血的检查错误的是()PAIg阳性
PAG阳性
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血小板计数减少
骨髓巨核细
- POX反应,检验:HGB2g/L,网织红细胞5%,尿常规:隐血阳性.Itam试验阳性,糖溶血试验阳性。诊断为()女,月经量多已3年。近1个月来感乏力、头晕、心悸,骨髓象:粒比红为1:1,体积小,胞浆偏蓝,治疗首选()抗纤溶药物
- 30岁,轻度黄疸,脾肋下3cm,血清铁蛋白50μg/L,总铁结合力正常
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下降#
血清铁下降,机制主要是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内铁释放障碍,因此贮存铁量增多,向幼红细胞释放铁减少,导致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
- 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下列不属于正细胞性贫血的是()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伤口广泛渗血,血压90/60mmHg。血常规:WBC8.6×109/L,PT、AFTT延长,HP升高,3P试验(+),作为依据应
- 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女性,19岁,咽痛1周,3天前出现皮肤大片紫红色瘀斑,以下肢为主,两侧对称,高出皮肤表面,伴腹部及关节疼痛。化验HGB118g/L,抗凝血酶(A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约占血浆生理性抗凝活性
- 铁蛋白下降,总铁结合力上升
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正常
血清铁下降,铁蛋白下降,其余配对错误,维生素K是促进凝血功能(C错误),氨甲环酸是抗纤溶(D错误),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机制主要是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内铁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