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峰下线路采用的对称道岔,不得小于()。250km/h≥允许速度Vmax≥200km/h区段,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横向加速度,Ⅱ级偏差值管理值为()。A.6号B.6.5号C.7号D.9号#0.6m/s2
0.9m/s2#
1.5m/s2
2.0m/s2
- 无缝线路钢轨应有足够的(),以保证在动弯应力、温度应力及其他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不被破坏,仍能正常工作。50kg/m钢轨AT弹性可弯尖轨高锰钢整铸12号道岔直向过岔最高速度为()。强度#
刚度
稳定性
轨道横向阻力110k
-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坡度代数差大于等于()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5000m,且长度不应小于25m。160km/h≥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地段,三角坑Ⅵ级容许偏差管理值为()。A.4‰B.3‰C.2‰D.1
- 全焊无缝道岔内()要焊接或胶接。陡于()的下坡制动地段,线路设备大修时应增加轨枕配置数量。液压起拨道器是起道、拨道两用的工具,适用于()钢轨线路的养护维修之用。侧股所有钢轨接头
除尖轨外的钢轨接头
直股所有
- 无缝道岔岔内钢轨焊连顺序为()。A.曲股→直股→尖轨跟部B.尖轨跟部→曲股→直股C.直股→曲股→尖轨跟部D.尖轨跟部→直股→曲股
- 对于我国主型货车,波长()的轨道不平顺比波长较长的不平顺影响更大。Ⅲ型混凝土轨枕的轨下有效截面高度为()。无缝道岔岔内钢轨焊连顺序为()。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
- 发现胀轨跑道在采取措施后,首列放行列车速度()。无缝线路钢轨应有足够的(),以保证在动弯应力、温度应力及其他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不被破坏,仍能正常工作。根据道岔有害空间核对病害里程时,有害空间的图纸里程为K2
- 采用小型气压焊或移动式接触焊时,插入短轨长度应()切除钢轨长度加上2倍顶锻量。普通无缝线路的联合接头不得设置在道口、桥台、桥墩或不作单独设计的桥上,距桥台边墙不应小于()。高速道岔曲线型辙叉可将导曲线延
- 钢轨折断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做好记录。轨检车超限记录表中,“-”在高低中为()。A.6mB.7mC.8mD.9mA
- 换可动心轨的方法与更换全焊无缝道岔尖轨的方法()。A.相同B.不同C.基本相同,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D.基本相同,但可以在低温拉轨放散应力后进行焊连
- 在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25m范围内综合维修,作业轨温范围为实际锁定轨温()。在车速大于等于120km/h的快速线路上,监控管理的波长上限扩大到()以上。A.±5℃B.±8℃C.±10℃D.±12℃A.10mB.20mC.30mD.50m
- 固定型无缝道岔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辙叉前后()接头及曲股接头可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焊接。高锰钢辙叉冶炼成分规定碳的含量为()。A.1个B.2个C.3个D.4个0.95~1.35#
11.0~14.0
0.3~0.8
10.0~
- 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伤损或磨耗超限需要更换时,()。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及以上,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
- 可动心轨无缝道岔的钢轨接头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外,()应全部焊接。在全角状态下输入一个英文字母,则该字母在屏幕上的宽度是()ASCII码。A.直股接头B.其余接头C.曲股接头D.除尖轨外,其余接头A.3个B.2个C.4
- 桥上无缝线路维修作业时,上盖板油漆、更换铆钉或成段更换、方正桥枕等需要起道作业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A.+8℃~-16℃B.+10℃~-20℃C.+5℃~-10℃D.+
- 无缝线路固定区累计位移量大于()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在正常情况下,普通道岔尖轨顶宽()范围内,尖轨与基本轨轨面高是由0逐渐增加到6mm。当行车速度一定时,不平顺病害的(),对行车平稳性影
- 桥上无缝线路维修作业时,单根抽换桥枕应在实际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250km/h≥允许速度Vmax≥200km/h区段,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横向加速度,Ⅲ级偏差值管理值为()。A.+8℃~-16℃B.+10℃~-20℃C.+5℃~
-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70mm
80mm
90mm
100mm#
- 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的道岔及其间线路为管理单元。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道床的支承面积增加()。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250km/h≥允许速度Vmax≥200km/h区段,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
- 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内侧应距线路中心不小于()。桥上无缝线路维修作业时,单根抽换桥枕应在实际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A.3mB.3.1mC.3.5mD.3.6mA.+8℃~-16℃B.+10℃~-20℃C.+5℃~-10℃D.+5℃~-15℃
- 无缝线路在正常轨道条件下,混凝土轨枕位移小于(),表明道床处于弹性工作范围。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焊接在垫板上的滑床台板厚度为()。A.1mmB.2mmC.3mmD.4mmA.25mmB.26mmC.27mmD.28mm
- 铝热焊焊接后的探伤检查,经探伤检查达到()时应切除重焊。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道床的支承面积增加()。A.轻伤标准B.轻伤有发展的标准C.重伤标准D.探伤人员认为铝热焊焊缝质量有疑问10%
15%
17%#
20%
- 普通无缝线路的联合接头不得设置在道口、桥台、桥墩或不作单独设计的桥上,距桥台边墙不应小于()。250km/h≥允许速度Vmax≥200km/h区段,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垂向加速度,Ⅰ级偏差值管理值为()。1m
2m#
3m
- 无缝线路设计时通常最高轨温等于当地最高气温加()。峰下线路采用的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与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相比,在固定型辙叉构造方面改进的是()。A.15℃B.18℃C.20℃D.25℃A.6号B.6
- 现今世界各国主要是采用()无缝线路。在全角状态下输入一个英文字母,则该字母在屏幕上的宽度是()ASCII码。放散温度应力式
自动放散式
定期放散式
温度应力式#A.3个B.2个C.4个D.1个
- 曲线上加宽轨距,系将曲线轨道内轨()。A.位置保持不变B.位置基本不变C.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D.向曲线中心反方向移动
- 厂制缩短轨的缩短量,25m标准轨有()三种。锰钢整铸辙叉接头采用直径为 24mm 的 10.9 级螺栓,扭矩应保持在()。A.30mm、70mm及110mmB.40mm、80mm及120mmC.40mm、80mm及140mmD.40mm、80mm及160mmA.700N•mB.120~150N•m
- Ⅲ型扣件扣压力应保持在()。A.6~12.2kNB.6~13.2kNC.8~12.2.kND.8~13.2kN
- 最高、最低轨温差≤85℃时,60kg/m钢轨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在轨道质量指数计算中,每200m单元区段中单个项目采样点个数为()。A.500N•mB.600N•mC.700N•mD.800N•mA.100处B.200处C.500处D.800处
- Ⅲ型扣件后拱内侧距预埋件端部应不大于()。采用小型气压焊或移动式接触焊时,插入短轨长度应()切除钢轨长度加上2倍顶锻量。A.10mmB.12mmC.14mmD.15mm小于
等于#
大于
大于或等于
- 陡于()的下坡制动地段,线路设备大修时应增加轨枕配置数量。60kg/m钢轨普通尖轨高锰钢整铸9号道岔直向过岔最高速度为()。A.8‰B.10‰C.12‰D.15‰A.100km/hB.95km/hC.85km/hD.90km/h#
- 在不同类型轨枕的分界处,如遇普通钢轨接头,应保持同类型轨枕延伸至钢轨接头外()以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尖轨尖处轨距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5根#
8根
10根
15根A.±1mmB.±2mmC.+2mm
- 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允许速度V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当行车速度一定时,不平
- 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道床的支承面积增加()。在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25m范围内综合维修,作业轨温范围为实际锁定轨温()。高锰钢辙叉制造误差规定,工作边用拉线检查应成直线,如拉线有空隙时,每侧不得超过(),不允许
- 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端部侧面积增加()。峰下线路采用的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0kg/m钢轨AT弹性可弯尖轨可动心12号道岔直向过岔最高速度为()。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
- Ⅲ型混凝土轨枕的轨下有效截面高度为()。容量为1MB的磁盘最多可以存储()。A.200mmB.201mmC.205mmD.230mmA.1024K个汉字B.1000K个英文字母C.1000K个汉字D.1024K个英文字母
- 允许速度Vmax>160km/h时,钢轨低头超过()时为重伤。铝热焊焊接后的探伤检查,经探伤检查达到()时应切除重焊。高锰钢辙叉制造误差规定,工作边左右错口和轨面不平,用300mm平尺检查,误差均不得超过()。250km/h≥允
- 钢轨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处测量。A.14mmB.15mmC.16mmD.17mm
- 淬火层硬度,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785MPa的钢轨,布氏硬度应为()。在一般铁路上,由于客、货混跑,轴重大、密度高,钢轨伤损比较突出,而随着轨道结构的强化和钢轨重型化,钢轨的伤损越来越集中于钢轨的()。A.HB280~350B
- ()是表征轨道承受荷载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线路运营繁忙程度的主要标志。铝热焊焊接后的探伤检查,经探伤检查达到()时应切除重焊。A.列车轴重B.列车速度C.年通过总重D.列车牵引质量A.轻伤标准B.轻伤有发展的标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