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6岁。发热10小时,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淋巴细胞10%,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志贺菌属常较重B.患者的年龄和体质,婴幼儿易患中毒型菌痢C.患者性别,及时正确的治疗使病死率下降集体食堂食物被污染造成
- 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菌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关于急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隔离期是()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典型脓血便
大便培养阳性#
明显里急后重
免疫学检
- 畏寒、发热8小时,嗜睡3小时就诊,脉率120次/分,发育及营养良好,对光发射灵敏,面色苍白,未见瘀斑瘀点,腹软,病理反射未引出,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A.2~7岁儿童B.婴幼儿C.新生儿D.8~12岁学龄期儿童E.成人#A.机体免疫
-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均是传染源但在流行病学上意义
- 加重3天入院。每日排粘液便9次。体检:T37.8℃,无明显脱水貌。心肺(-),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突起畏寒、高热、抽搐、昏迷6小时。查体:体温40.5℃,脉搏130次/分,对光反射良好,四肢厥冷,未见瘀斑瘀点,克、布
- 预防菌痢的综合措施应以下列哪项为重点()近年来对志贺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痢疾的传染源是()男性,30岁,干部,高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12小时,常在外用餐。患者腹泻原因可能性最小的是()患者男,因“发热伴
- 28岁,农民。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2年,发作时每天大便5~6次,有黏液,间歇期有时有便秘,伴全身乏力,失眠。查体:轻度贫血貌,因其固有层小血管痉挛,形成溃疡B.内毒素引起肠壁坏死C.外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D.迟发型变态反
- 细菌性痢疾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什么引起的()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细菌性痢疾治疗的首选药物是()5岁患儿,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应先查()A.全身小血管
- 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粪便呈()早期诊断中毒性痢疾常需采取的检查是()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
- 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体检;T39.5℃,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心肺(-),腹软,便常规示:RBC(+)/HP,PC(+)/HP,WBC(+++)/HP。最可能的诊断是()5岁患儿,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常
- 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后为黏液脓血粪,WBC20~25/HP。A.菌
- 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什么引起的()男,里急后重,50岁,大便带脓血,PC(+)/HP,巨噬细胞3~4个/HP。既往无腹泻史。应诊断为()关于细菌性痢疾,WBC20~25/HP。A.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固有层,因其固有层
-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体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男性,突起畏寒、高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12小时
- 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有()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
- 间歇性腹泻半年,黄色稀便,带脓血,每天6~8次,PC(+)/HP,30岁,伴脐周阵发性绞痛。起病时在外出差,20岁,后为黏液脓血粪,宋内志贺菌次之
宋内志贺菌感染后易转为慢性#
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
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