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题目: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讲究“意在笔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理论的是()。

解析:题干意思是书法艺术讲究意境,抒发作者情感。A项反映了书法抒情的意境,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都是对书写手法的具体描述,但与题干无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小农经济兴起

  • 解析:据题干中“治田、宅、桑、衣帛”等信息,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A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B项与材料矛盾;D项不全面。

  • [单选题]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伏羲、神农、黄帝及至西周文王和武王,他们都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礼制,并不因循守旧,也就是“不法古”,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正确。

  • [单选题]“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宋时期文化领域成就的理解。A项是在明朝中期:C项是在明清之际;D项是在元明时期。故正确选项是B项。

  • [单选题]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 解析:五四运动体现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国力的觉悟”应是鸦片战争后开展洋务运动,“政治的觉悟”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主要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的觉悟”指新文化运动.这三次主要是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悟”。“社会的觉悟”指整个社会,主要是指中下层平民的全面觉醒,即平民在生活、思想和习俗的全面改造。

  • [单选题]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在“文革”后刊登商品广告--天津牙刷;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播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直接反映了()。
  • 中国广告业的劫后重生

  • 解析:经过“文革”的十年动乱,广告重新出现在曾以“革命”题材为主的媒体上,直接说明了中国广告业的劫后重生。故选A项。B、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绝对化,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改革开放,故予以排除。

  • [单选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不包括()

  • 推荐下载科目: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环节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题库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