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题目: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解析:由题目知:扬州之所以好,是因为在这里可以通过经营盐业和典当业等而变富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学而优则仕”和“读书求功名”的传统观念。故本题应选B项。A、D两项内容不符合明清强化重农抑商的事实,C项夸大了官员经商现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与其概念不符的是()。
  • 康熙封四子胤稹为雍亲王


  • [单选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型选择题,题目的关键信息是重本抑末,桓谭认为:“理国之道,举本业(农业),而抑末利(商贾)。”可知是主张实行重农抑商,B选项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A选项不符合史实;桓谭建议重农抑商,D选项显然与题意无关。

  • [单选题]“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广州的外商,只有在夏秋两季商业交易时才能居住在十三行,而到了冬季,由于商业交易停止,法令规定不准他们继续留在广州,而且,即使居住在十三行时,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充分反映了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单选题]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理学与心学的分析比较。A、C两项只符合心学的观点,D项只符合理学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选B项。

  • [单选题]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主张()。
  • 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

  • 解析: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一改“八股取士”以来形成的思想被束缚的局面,体现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虽然思想家们提出一些修补封建制度的观点,但并不能削弱君主专制统治,也没能从本质上对该制度进行深入批判,A、B两项错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革命运动的思想来源于西方,C项错误。

  • [单选题]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财政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是()。
  • 方田均税法

  • 解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理解。青苗法主要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致受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募役法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有“分田”与“均税”两个部分,在实施过程中,清查出家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D项。

  • [单选题]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 推荐下载科目: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中国史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题库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