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复式教学

题目:在一些农村教学点,教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解析:复式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人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双向性

  • 解析:双向性是指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多向性与双向性互动不同的是,互动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

  • [单选题]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直观性原则

  • 解析:题干中罗老师利用了模象直观的方式,通过视频让学生获得了钱塘江大潮的生动表象,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 [单选题]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符合的教学原则是()。
  • 启发性原则

  •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学生)没有努力求知的意图就不要去引导他,没有想弄清问题的好奇心就不要去启发他。它旨在说明实行启发性教学原则时启发时机的选择,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 [单选题]适合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是()。
  • 消退说

  • 解析: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它适用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 [单选题]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演示法

  • 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故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与反思题库 教学实施(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高级中学美术(综合练习)题库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内容及解读题库 教学设计题库 教学评价题库 教学实施题库 外国美术史题库 高级中学美术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