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特殊教育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特殊场所,助其康复
题目: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对特殊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解析:特殊教育的目标在帮助特殊教儿童逐步适应最少限制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尽最大的可能,与正常儿童一同参与普通学校的学习活动,以达成能适应正常生活的目标。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方铭是老师们眼里的"问题生"。教师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方铭的家长态度都很诚恳,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但班主任王老师总是训斥家长没有教育监督好孩子,这一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尊重家长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尊重家长"规定,教师应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与家长及时沟通,平等对待家长,尊重家长,与家长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尊重家长,对于问题学生的家长不能一味训斥,应该共同合作促进学生发展。故选择C。
[单选题]人们常说的"少年得志"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个别差异性
解析:学生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之间的差异。"少年得志"或"大器晚成",是指有的人才华很早就发展起来,还有些人到了中老年才展现出才华,体现了不同人间的个体差异。故选择A。B项,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启示: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C项,不平衡性,强调学生同一种机能,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不同机能之间,成熟速度和时间有早有晚。教育启示:教学中注意"关键期和最佳期"。D项,互补性,强调某一种身心机能出现缺失,其它机能进行补充:教育启示:结合实际、扬长避短。
[多选题]课程设计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课程设计的基础通常包括( )。
社会基础
学生基础
知识增长的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影响课程设计的因素,即社会、知识、学生。课程设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主要有三个,即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知识增长的影响。
[单选题]关于信度与效度等测验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效度低,信度一定低
解析:研究的信度是研究的效度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没有信度,效度不可能单独存在,也就是说,一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具有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说明所研究的对象,所以不可能存在唯有效度而没有信度的情况。但同时,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有可能高。
[单选题]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他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
惩罚
解析:惩罚是指通过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