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的特征包括()。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基础性④地方性
  • 正确答案 :C
  • ①②③

  • 解析: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征。

  • [单选题]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 正确答案 :C
  • 直观性

  •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题干所述就是学生对学习的对象进行感知,然后进行思维,让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头脑中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直观性原则。

  • [单选题]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 正确答案 :B
  • 性格

  • 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谦虚与骄傲、勤劳与懒惰描述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

  • [单选题]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正确答案 :C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题干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分馒头结合起来教学,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 [单选题]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
  • 正确答案 :C
  •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
  • 正确答案 :A
  • 不平衡性

  •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本题所指的不平衡是后者。

  • [单选题]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观察法

  • 解析:"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
  • 正确答案 :D
  • 及时复习

  • 解析: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以减缓遗忘的进程。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就是在学生尚未大量遗忘前进行及时复习,促进知识的保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综合素质(综合练习)题库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题库 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 综合素质题库 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中学教学题库 中学生学习心理题库 中学生发展心理题库 教育法律法规题库 综合素质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