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前摄抑制

题目: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是()

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记忆单词可以避免其他材料对记忆的干扰,故答案选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保持和提取。
  • 编码

  • 解析: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 [单选题]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 复述

  • 解析: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 [单选题]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 回忆

  • 解析: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识记材料、保持材料都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再认或回忆材料。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 [单选题]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
  •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 解析:分散复习法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就是把需要复习的资料,分散在几个相隔不太长的时间内,每次复习一定的次数,到记熟为止。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加深印象,提高复习效率。从时间角度上考虑,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 1分钟

  • 解析: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 [单选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组块。
  • 7±2

  • 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chunk)作为单位来测量。组块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如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数字、一个成语等。米勒(Miller,1956)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这就是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

  • [单选题]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感觉记忆

  • 解析: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 [单选题]“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
  • 敏捷性

  • 解析: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 推荐下载科目: 咨询心理学知识题库 心理咨询理论知识题库 人格题库 需要与动机题库 情绪、情感和意志题库 意识与注意题库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题库 社会心理学知识题库 发展心理学知识题库 思维、言语及想像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