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职业歧视

题目:劳动力市场歧视又可以被划分为工资歧视和()。

解析:劳动力市场歧视又可以被划分为:①工资歧视,是指雇主针对既定的生产率特征支付的价格因劳动者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呈现系统性的差别;②职业歧视,是指对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水平和其他生产率特征的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加以区别对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当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时,由于一些远离亲朋好友和熟悉的环境而产生的不舒适是劳动力迁移的()。
  • 心理成本

  • 解析: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三个方面。直接成本是指因迁移而直接支出的费用,如旅途费用、安家费用等;机会成本是指劳动者因改变居住地区而放弃原来已有的利益,如资历的损失,甚至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学到的技巧的失效等;而心理成本则是指远离亲朋好友,以及过去所熟悉的社区环境所造成的不适。

  • [单选题]假定其他流向的劳动力流动比率不变,只有因退休而使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这一方向的流动比率上升的话,那么失业率会()。
  • 上升

  • 解析:由于其他的比率不变,只有退休这类的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的比率上升,在总体上来看,失业率还是上升的。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也是属于一种失业类型。

  • [单选题]在竞争性经济中,决定企业工资支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该企业的()。
  • 生产率

  • 解析:部门或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也是决定一个部门或企业工资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即使是在同一国家或者地区,不同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也常常存在很大差别。

  • [单选题]按照经济专家的观点,不计入"自然失业率"的是()。
  • 周期性失业


  • [多选题]在实际生活中,实施同工同酬原则所遇到的障碍包括()。
  • 各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的工资支付能力

    各部门之间的工会集体谈判力量不同

    各部门之间存在流动壁垒

  • 解析: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同工同酬遇到的障碍包括:①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水平或工资支付能力不同,做相同技术水平工作的劳动者实际上很难拿到相同的工资;②在存在流动壁垒的情况下,处于人员短缺部门的劳动者与处于人员过剩部门的劳动者也往往很难实现同工同酬;③各部门、各单位中是否存在工会以及工会的组织程度、集体谈判力量的强弱不同,也同样有可能使工资水平的确定偏离同工同酬状态。

  • [多选题]就业概念的含义包括()。
  • 参加劳动的人既要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

    所参加的劳动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

    所参加的必须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

  • 解析:就业又称劳动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参加某种有报酬或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状态。就业的概念包含三层含义:①参加劳动的人既要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②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而不能是家庭劳动;③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而不是公益劳动或义务劳动。

  • [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技术性失业产生原因的有()。
  • 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

    引进先进的生产方法

    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 解析: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在生产中采用了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比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方法)或经营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造成了部分劳动力的失业。DE两项属于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工作态度与行为题库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题库 第六章招聘与录用题库 第九章培训与开发题库 第十二章劳动法律关系题库 第十章劳动力市场题库 第八章薪酬福利管理题库 第十一章工资与就业题库 第五章工作分析题库 第十五章劳动标准与工资福利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