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题目: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建议弘文馆直学士刘袆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以文词召为翰林院待诏,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是()。

解析:从题干看,北门学士表面是“入禁中撰书”。实际是“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结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和特点,可以判断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答案为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 解析:材料中的官职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他们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 [单选题]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中英在外交文书上使用相同的形式,并非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所给的材料内容看主要是规范中英两国在外交礼仪上的平等性.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外交礼仪上的平等性并不意味着外交权利的平等,B项错误;《南京条约》带给中国的不平等和屈辱,从本题材料不能总结出来。

  • [单选题]1928年6月4日,中共中央收到毛泽东5月2日信后复函:“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湘赣或赣粤边界以你们的军事实力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实行土地革命,造成割据的局面向四周发展而推进湘鄂赣粤四省暴动局面的发展。”该复函表明了()。
  • 中共中央对湘赣边界割据的肯定和期望

  • 解析:从复函内容即可判断中共中央对当时毛泽东推行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认可。

  • [单选题]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伯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 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解析:据题干“1949年”和“原封不动地退回”美国“总领事”写给外交部的信,说明新中国采取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答案为B项。

  • [单选题]郑和下西洋不能持续下去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 解析:郑和下西洋不是经济发展推动的,因而缺乏经济动因。当时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决定了郑和下西洋不可能持续下去。

  • [单选题]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 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 解析:A项为《南京条约》内容;B、C项为《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的内容。只有D项才是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所取得的侵略权益。

  • [单选题]二战后初期,美国控制西欧市场主要运用()
  • 经济手段


  • 推荐下载科目: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中国史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环节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