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互动模式

题目:小组社会工作者设计帮助外来务工青年“融入城市生活,扩大交友范围”的小组活动,属于()下的小组工作。

解析: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服务对象没有固定的概念,既可以是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残疾人群体、学生群体、白领阶层、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等,也可以是那些有缺陷、有问题的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机构组织了一个针对家政女工的维权小组。在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设计了一个“我和你”的小组活动,让组员找到和自己的年龄、兴趣、家乡等相同的组员,使组员们尽快熟悉起来。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设计了几个游戏以促进组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据此判断,该小组应处在()。
  • 工作开始阶段

  • 解析:小组工作开始阶段组员的一般特点。

  • [单选题]在小组工作中,成长小组的根本目标是帮助组员()。
  • 了解、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 解析:成长小组。

  • [单选题]在小组工作中,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 注重发掘组员潜力

  • 解析: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单选题]在小组工作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包括处理小组成员的离别情绪和()。
  • 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 解析: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

  • [多选题]在某成长小组中,组员之间已相当熟悉,聚会时均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讨论非常热烈,互不相让,还出现个别组员为获得更多的支持,出言贬低他人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小李细心倾听组员的意见,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不时点头,鼓励组员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小李运用的小组技巧有()。
  • 专注与倾听

    积极给予回应

    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 解析:沟通与互动技巧。

  • [多选题]小组工作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 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

    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 解析:小组工作的功能包括:①塑造小组成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归属感;②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③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④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题库 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题库 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题库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题库 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题库 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题库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题库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