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正确答案 :C
小农经济兴起
解析:据题干中“治田、宅、桑、衣帛”等信息,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A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B项与材料矛盾;D项不全面。
[单选题]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主张()。
正确答案 :D
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
解析: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一改“八股取士”以来形成的思想被束缚的局面,体现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虽然思想家们提出一些修补封建制度的观点,但并不能削弱君主专制统治,也没能从本质上对该制度进行深入批判,A、B两项错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革命运动的思想来源于西方,C项错误。
[单选题]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时,即使是局部病症,也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文艺作品强调“气象”“神韵”“格调”,文学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注重“雄浑”和“自然”。这体现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A
注重整体思维
解析:从局部到全体,无论中医诊断还是中国文艺作品的风格都体现整体性、自然和谐,故答案为A项。
[单选题]《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正确答案 :A
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解析:题干的文学作品出现在明朝时期,由于内容通俗易懂,容易被因商品经济发展而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所接受,进而风靡全国,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单选题]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正确答案 :D
新文化运动
解析:从材料“1918年”“盲目输入西方学说“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可以推断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正确答案为D项。
[单选题]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为此他主张()。
正确答案 :D
节制资本
解析:材料中“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说明孙中山主张应该管控大资本,即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主张的“节制资本”,所以答案为D项,A、B、C三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单选题]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正确答案 :A
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否定了“排满主义”提出了“民族之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近代民族主义的主张并不是孙中山最早提出的,因此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民主革命的内容,因此C项错; 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是A项。
[单选题]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正确答案 :C
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解析:题干中的五个宪法文件在不同层面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C项正确。
[单选题]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支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的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当局()。
正确答案 :C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台湾当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做法,说明其认同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选择 C项。台湾尚未回归,说明台湾当局并不完全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A项错误;国民党由于自身及历史原因,与中国共产党在根本利益上并不一致,国共的第三次合作尚未实现,说明B、D选项错误。
[单选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
正确答案 :D
以“城市为中心”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