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第17—18题。
案例:
刚柔并济,方能创造和谐
①在现代汉语中,“坚硬”和“柔软”是一组相互对立的反义词。可我认为,对和谐发展的事物来说,坚硬与柔软相互依存,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便无法独立存在,坚硬和柔软是辩证统一的。
②对于个人而言,坚硬源于内心的柔软。伟大的革命家白莽先生不忍看到身边的人受迫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用写作与黑暗抗争。而他也因为坚持革命三次入狱,甚至遭到杀害的结果。正是内心的柔软促使他去坚持,也正因为他宁死不屈的意志才使他得以被世人铭记。
③对于社会而言,柔软依附于坚硬。几年前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夫案。按照法律,杀人犯一般会被判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然而人们了解到妻子被丈夫虐待二十余年,丈夫的各种残忍手段实在令人发指,这一次她之所以失手杀死丈夫,也是因为丈夫扼住她的喉咙几乎使她窒息。这样的事实唤起了大家内心的柔软,整个村庄,乃至整个乡镇的老百姓都为她求情。最终,这个可怜的女子被判25年监禁,一个社会的坚硬要以柔软为前提,这个社会才能稳定,才不会成为一个冰冷僵死的社会。
④对于国家而言,坚硬与柔软要以国家发展、进步为目的各司其职,各自作用。中国对于日本曾经入侵中国领土的事件一直报以强硬的态度,对于日本不愿承认的行为强烈不满。然而,去年日本福岛核泻漏时,中国仍及时出资出力,捐助资金给日本,派遣专家帮忙解决问题,这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柔软的体现吗?
⑤反之,请试想当我们否认其中一方,而片面夸大另一方会怎么样呢?若我们过度夸大坚硬,那么人会变得冰冷,这个社会变得冷漠;若我们片面夸大柔软,人会被情绪控制,整个社会将变得毫无秩序可言。所以我认为坚硬与柔软应该相符相成,互相牵制。
⑥哲学论述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矛盾是创造和谐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⑦所以我认为,看似处于对立层面的“坚硬”与“柔软”,实则为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刚柔并济”才能更好地造就一个健全的个体,整个社会才得以安康,整个国家才得以发展,整个世界才得以进步。
问题:
17.请从第④⑤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
18.请指出该作文在论证方面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
练习,示范
解析:这是出自《增广贤文》中的古训。大意就是: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物。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有三个,有效的指导与示范,练习和反馈。故选择B。
[单选题]小李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的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答案。小李的认知风格是( )。
继时性认知风格
解析:继时性认识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故选择C。A选项,沉思型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B选项,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很快就做出反应。D选项,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同时性和继时性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而是认知方式的差异。
[单选题]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由( )首先提出。
劳伦兹
解析: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发现"关键期"。个体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对特定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该时期就被称为关键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故选择B。A项,皮亚杰,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他是个体身心发展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德育认知模式代表人物;现代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强调建构主义发展观,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C项,1903年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桑代克因此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D项,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模式,该模式认为,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学习理论中,他提出行为主义观察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动机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单选题]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物质前提
解析:遗传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遗传因素的存在,人自身发展就没有依托。故选择C。A项,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能够促进人的身心系统全面的发展。B项,个体社会实践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观能动性是内驱力。
[单选题]张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特征。
恒常性
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单选题]张老师根据学生的体育成绩在班级成绩中的相对位置,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在该班属于“优”“中”还是“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相对性评价
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题干中,张老师的教学评价属于相对性评价:
[单选题]已知有6个球,3个是木球,3个是皮球。其中,5个球沾有红色颜料,4个球沾有蓝色颜料。则下列说法中,有可能正确的一项是( )。
两个木球沾有红色颜料但都没有沾蓝色颜料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概念关系的题目。A项两个皮球没有沾到红颜料,与只有一个球没沾到红颜料矛盾,可排除;B项三个木球没沾到蓝颜料,与只有两个球没有沾到蓝颜料矛盾,可排除;C项可能是正确的;D项表明有两个木球没有沾到红颜料,也与只有一个球没沾到红颜料矛盾,可排除。故选择C项。
[单选题]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 )。
课时备课
解析:课时备课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等。课时备课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设计的具体细节的备课,它是根据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深入到教材和教法的具体细节中去,挖掘教材、研究教法、理清思路、从知识到方法逐一设计。
[单选题]"量杯实验"是测验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其策划者是( )。
陆钦斯
解析:心理学家陆钦斯通过设计"量杯实验"来测验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故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