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教师应让其他学生对上述发言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对形象的理解
题目:阅读《孔乙己》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说到给小朋友分茴香豆了,我们再来看看分茴香豆的细节。
生1:看这个"罩"字,孔乙己本来是挺善良的,给孩子们分豆吃,可是又"罩"住,说明孔乙己太幼稚了,甚至用迂腐来形容都不为过。
生2:他的整个动作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孩子还想要,他就用五指将碟子"罩"住,不肯多给,有点抠门的样子。
生3:孔乙己思想比较幼稚,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他给每人一颗豆,想大方,可是又不能特别大方。
生4:他还用古文的方式来说话,引得孩子们笑,连小孩子都有些瞧不起他?不仅说明他的社会地位低,也说明当时的社会很不公平。
师:好,我来做点总结。这个地方,孔乙己只有一碟茴香豆,他还分给小孩,说明他还是很善良的。可是每人分完一颗,他就说:"多乎哉?不多也。"又穷叉酸。"穷"是因为他没多少钱,他也只有一碟茴香豆,分一点点可以了。"酸"是说他口中的那些迂腐之语。
从运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角度,对卜述教学实录(片段)进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解析:A项对教学实录的分析认为"教师可以不打断学生",并未体现教师进行课堂评价,因此没有表现出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B项分析认为教师应让学生模仿D乙己的说话语气,属于教师指导而非评价,也未涉及课堂评价的促进作用。C项说法正确。D项分析肯定了教师最后的总结,但实际上是以教师的总结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不利于学生思考与探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红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道这样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
强迫症
解析: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清洗、强迫计数、反复检查等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行为。题干中小红的行为即强迫行为。所以题干中的小红可能出现了强迫症。
[单选题]讲授法是最普通、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明显不足在于( )。
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足之处就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单选题]下列选项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
学习的定义
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只有选项A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