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题目:“(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解析:据题干材料“恭拟上谕”“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等信息,说明军机处密旨或者内外大臣的奏事,都通过密封速递,迅速传达执行或者上奏,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效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弱宰相的()。
人事权与司法权
解析:材料中有关“吏房”“刑房”新机构设立的建议,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联系上下文应为人事权、司法权。
[单选题]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解析: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它反映了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受禾”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当时的卜辞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受禾”的内容,说明了此时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故选A项。祭祀主要针对的是先祖或者神灵,排除B项。巫师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单选题]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解析:据题干提示,A、B两项是孟子的主张;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的主张体现的是君权神授理论,故C项正确。
[单选题]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单选题]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 .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解析:题目中的材料表明,蒋介石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完美诠释,激起民众的国民革命热情。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安排同中国人民的合理诉求相矛盾,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蒋介石所写内容的时间应为1919年,与抗日战争时间不符:国共合作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单选题]-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种风气的影响?()
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
解析:根据学者自述内容“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可知,该学者采取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可能出现在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只注意文章考据,不注意风俗材料,A项错误;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强调学习西方器物,与题目所述不符.B项错误;“文革”时期将民间传说等内容视为旧事物加以排斥,与题目所述不符,D项错误。
[单选题]“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