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粉喷桩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桩数的2%,并不少于5根。每根在成桩后()后取3个试样(桩顶以下0.5m、1.0m、1.5m各截取1个;也可在桩径方向1/4处、桩头至2/3桩长范围内垂直钻芯取3
- 挤密桩的夯实密度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桩数的(),并不少于();监理单位见证检测不少于1根。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深层取样或标准贯入检测;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和见证检测。隧道支护用的钢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
- 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分析情况,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在衬砌混凝土中掺用含氯盐类外加剂时,氯离子含量(按水泥质量百
- 换填地基所用材料检验数量:砂和碎石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以连续进场数量每()为一批,不足200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批均检查。钢套箱围堰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关于模板安装与拆卸说法正确的是(
- 单位工程应按()或()。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15min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检查内容有()一个完整工程;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划分有无瞎炮。#
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的围岩。#
支撑有无损害和变
-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划分为()和检验批。桥梁的基本设计原则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安全#
适用#
经济#
美观#
- 隐蔽工程在()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桥梁和重要涵洞地基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隐蔽
-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其中,桥梁墩台、梁部应采用()检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且每墩台、每孔(片)梁按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至少检测一次。桥梁墩台爬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同条件
- 填筑黄土路堤应采用重型压路机快填、快压;填料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宜接近最优含水量。路堤施工预留沉降量可按路堤高度的()设置。用二色镜观察宝石时,产生三种颜色该宝石为()。1%~1.5%(A)一轴晶
- 黄土路基宜在旱季施工。当雨季施工时,应集中力量快速施工;工作面应随时保持不小于()的排水坡,路堤、路堑边坡脚不得受水浸泡、冲刷。地质不良、地基处理和重点土方工点应避免雨秀施工。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
- 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前应先做工艺性试桩至少(),通过试验确定制桩工艺和参数,续喷时应得喷搅至少。隧道施工中,一旦遇到岩爆,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两根;1.0m彻底停机待避,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在工作面、边墙
- 检验方法可采用开挖、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荷载试验等方法。桥梁竖向转体施工应符合的规定()隧道覆盖层较薄和地层渗透性强的洞顶地表水处理,汗出口渴,面赤耳聋,脘痞腹胀,下利稀水,舌红,苔黄滑,水流畅通。#
洞顶高
- 挤密砂桩施工时砂料应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挤密砂桩可采用()。施工前至少应做两根试桩。制桩工艺应能保证桩体连续、挤密均匀、桩径不小于设计尺寸、桩体密实程度达紧密状态。单管法或双管法施工
- 铺土工织物和土工格栅应使其长幅沿线路横断面方向铺设;其受力方向的接头强度不应低于整幅强度;土工织物各横幅之间采用搭接,土工格栅可不搭接,但应密排放置、联结牢固。铺设多层土工合成材料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
-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
- 软土地基抛石挤淤施工时石料宜使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尺寸不宜小于()。当料源困难时,允许有20%以下的较小片石,但块径不得小于()。抛投片石应从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当软土底部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
- 采用土工网格、土工网垫喷播植草防护时,铺设网格网垫应与坡面密贴,上、下边埋入土中不宜小于();喷播草籽后应及时覆盖表土,洒水养护。0.4m
- 爆破应根据岩性、产状、()选择适当的爆破方法,严格控制药量。爆破后应达到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基床和边坡平顺、不破碎、不松动;凸凹不平处应用浆砌片石补齐。边坡高度
- 宜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应按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机具施工;可利用土石重或扬弃爆破排出土石。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各类物资应按品种、规格堆码整齐、稳妥,条石、块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砖
- 开挖路堑时,不得挖断岩层,边坡高度大于20m的坚硬岩石可采用光面、预裂爆破开挖。下列关于张拉和压浆的规定,一旦遇到岩爆,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从上至下;顺层开挖;短开挖或马口开挖两端下弯的孔道顶部和直线段宜在
- 路堤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必要时强度)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时改进施工质量。当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不得填筑路堤。下列关于张拉和压浆的规定,正确的是()地基、填料和压实度两端下弯的孔道顶部和直线段宜
- 在每一区段的填筑过程中(包括换填),对压实系数Kh与相对密度Mr的检测:基床及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一次;在长度不大于100m范围内检测不少于()点。检测点应包括填层中部2点,距填层两侧边缘0.5~1.0m各2点。用环刀
- 昼夜平均气温在()以下且连续(),应按低温施工办理。低温施工宜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当需要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得使用冻土填筑路堤。桥梁墩台爬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应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填层表面横向排水坡度不应小于()。严禁在雨天进行填筑非渗水土的作业。雨后必须()或采取其他措施,并确认填料含水量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减少水化热的
- 桥缺口应用渗水土填筑,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应大于()。桥台锥体与台后缺口应同时填筑;桥台两侧锥体应对称填筑。涵洞缺口的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两侧必须对称分层填筑;涵洞顶部填土,必须填至厚
- 地面横坡陡于1:2.5的地基和松软土层或池塘地基以及施工技术复杂的地基,均应在路堤填筑期间对路堤和地基()。发现有显著位移或异常变形时,查明原因,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减少水化热的措施有()
- 路基面应按设计测量放样,与基床表层一并填筑压实,用2.5m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间距大致均匀地抽测10次,其最大凸凹差,岩块路基面不应大于。隧道明洞基础必须设置在稳定的地基上。施工时应符合系列要求()±3cm;15mm
- 每层石料松铺厚度宜为(),但不应大于0.8m,其中石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层厚的2/3,石块应大、小级配填筑;边坡部分应先用大石块码砌。拱圈封顶合龙时的温度和混凝土(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
- 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厚度均匀,压实层表面应大致平整。细粒土、粉砂、黏砂填层表面的局部凸凹差不应大于30mm,每层表面应做成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两
- 路基基床施工宜分为()四区段进行流水作业。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填土、整平、压实、检测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查全部合格。#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查合格。#
有允许偏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规定外,合
- 路堤开工前,应根据该工点采用的填料种类和压实机械,选择一定长度的路堤按规范做()试验,以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压实遍数和填筑工艺。填筑路堤宜按()的工艺组织施工。随道明洞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填筑、压
- 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后,两阶段施工有困难时,面赤耳聋,胸闷喘咳,小便短赤,舌红,脉滑数,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
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应采用焊接接头。#
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
- 平接圆管接缝宽度应为(),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并不得大于50t。
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
- 预制拱圈和盖板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搬运、安装。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涵洞各部尺寸;安装接触面应凿毛,刷洗干净(不含沉降缝处);安装时,应浇水湿润,并用不低于()水泥砂浆填塞。隧道支护用的钢架安装允许偏差
- 填石路堤施工时,涵身顶面以上()高度内应分三层填筑:底层20cm厚黏性土壤,中层50cm厚碎石、卵石或粗、中砂,顶面30cm厚小片石。在涵身两侧两倍孔径的宽度范围内应码堆片石至涵身顶面以上1.0m高度。下述关于装配式混
- 并碾压密实。当涵顶填筑厚度超过()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涵洞两侧紧靠边墙的部分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宜采用()的方法夯填密实。隧道施工中,一旦遇到岩爆,在工作面、边墙和拱部,可在台车及装渣机械、运输车辆上加
- 装配式混凝土拱桥施工时,每片拱肋分段吊装,应先拱脚段,依次逐段向上。每段拱肋需待下端连结牢固并设置扣索和风缆后,方可摘除超重吊钩,并使上端高于设计位置()。当顶段吊运并降至要求位置后,两端拱肋应逐渐调索与顶
- 每根主索应受力均匀;冲击系数应按()计算;地垄应由计算确定。预制构件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凡在施工中用发电机提供施工电源的,选择下列一种或几种措施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处理()1/15~1/20;1.2存放构件的
- 上承拱桥的施工顺序,可按三个阶段进行:1)()、刚架底座应一次连续浇筑,然后浇筑分段间隔槽。2)从()方向对称浇筑刚架立柱或拱上壁墙。3)从拱脚向拱顶方向对称浇筑桥面系。连续梁的合龙应符合()拱圈、横隔板
- 各拱段混凝土全部浇筑完且强度达到(),并养护7d后,方可浇筑间隔槽。填塞间隔槽时,应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分层浇筑,捣固密实。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的原则。70%;7A、管生产必须管质量
B、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