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某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欲招聘1名销售经理。招聘广告登出后,吸引了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经济衰退(economic recession)、公司业绩(corporate performance)、工作丰富化(job enrichment)、市场份额(market share)、中等职业(secondary vocational)、招聘广告(employment advertisement)、市场总监、产生影响(have effect)、经济繁荣期、隐性失业者

  • [单选题]某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欲招聘1名销售经理。招聘广告登出后,吸引了上千名应聘者。经过几轮激烈的考试,小李终于成功地获得这一职位。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小李和销售部员工不辞辛劳,连续数月到处奔走,大家都主动加班,使公司业绩喜人。年底,小李拿到了数目可观的奖金。在销售部工作期间,小李表现出色,3年后,通过公司的内部招聘,小李到市场部任市场总监。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A. B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国外某经济学家指责本国政府不仅未能促进经济繁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该国的真实失业水平。因为一部分劳动者由于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因此,尽管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6%,但如果将隐性失业者考虑在内,真实的失业率将达到10%。这位经济学家实际上指出了()。
  • A. 在经济衰退时期会出现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B. 在经济繁荣期会出现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C. 在经济衰退时期会出现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D. 在经济繁荣期会出现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 [单选题]薪资结构线显示的是()之间的对应关系。
  • A. 员工与其对应的实付薪资
    B. 职级等级与其对应的相对价值
    C. 不同岗位与其对应的实付薪资
    D. 职务的相对价值与其对应的实付薪资

  • [多选题]关于在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在职培训都同时具有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特征
    B. 在职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C. 在职培训的成本应当全部由企业承担
    D. 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个部分
    E. 在职培训投资对企业和员工双方的行为都有可能产生影响(have effect)

  • [多选题]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
    B. 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具有强的激励作用
    C. 基本需要主要靠内部条件满足,高级需要主要靠外在条件满足
    D. 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以及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层次
    E. 组织用于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是效益递减的

  • [单选题]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石材雕刻的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主营生产与出口欧美业务,员工多为中等职业技术性人才,1998年初建企业时的一批老员工目前是公司的骨干支柱,2004年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公司领导计划引进一批年轻的MBA,12商管理硕士作为第二梯队进行培养,但遭到骨干员工的集体反对。2008年底.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攀升,出口业务持续萎靡,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队伍的稳定性不断下降。一方面,核心员工受经济危机影响,不断核算自己的工作收入得失,自主权和附加责任意识不断丧失;另一方面,新员工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收益减缓,呈现付出多、回报少的不平衡心态,不稳定性与不满意度口渐凸显,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已出现小团队集体“休克”跳槽的现象;考虑到上述问题,为了防止核心人才资本的流失,清晰界定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公司决定着手开展工作分析与设汁。为了反映工作的内在激励度,公司着手设计MPS激励潜能分数,研究影响员工作特征模式的核心维度。
  • A. A

  • [单选题]小王、小李与小马共同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他们一同被一家外资企业聘用。小王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小李则喜欢和人互动,自信,有支配能力,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小马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工作半年后发现,小王体现出很强的职业承诺,追求能够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小李追求一般性管理工作,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有较强的升迁动机,以提升等级和收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小马则追求安全且稳定的职业前途。
  • A. C

  • [单选题]面试考官在面谈真正开始之前已经根据应聘者的外貌做出了取舍决定,这种面试偏差属于()。
  • A. 非言语行为错误
    B. 负面印象加重倾向
    C. 对比效应
    D. 最初印象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408p4.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