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台湾海峡(taiwan strait)、台湾地区(taiwan)、民生问题、民族矛盾(national contradiction)、“一个中国”、利益一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告台湾同胞书》、不同历史时期(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里程碑意义(milestone meaning)
[单选题]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支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的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当局()。
A.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单选题]“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 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
D. 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
[单选题]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著名作家高阳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张之洞
D. 袁世凯
[单选题]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他这段话评论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单选题]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下列选项中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milestone meaning),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
A.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
B. 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 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发布“九二共识”
D.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7ke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