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生活习惯(living habits)、经济状况(economic status)、毒副作用(side effect)、主要用途(main uses)、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造成危害(harm to)、蛋白质营养不良(protein malnutrition)、部长会议(council of ministers)
[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从事家政工作,经济状况窘迫。近月来时感疲劳无力伴体重下降,反复感冒。查体:肌肉轻度萎缩;血浆清蛋白下降,血红蛋白79.1g/L。
A. E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1992年12月在罗马全球性部长会议(council of ministers)通过的《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
A. 缺铁性贫血
B. 碘缺乏
C. 克山病
D. 营养不良
E. 维生素A缺乏
[单选题]以下对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最高量
B. 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以避免发生中毒
C. 包括饮食、强化剂、添加剂等各种营养素来源之和
D. 这个量对一般人群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E. 是健康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摄入量超过UL水平时,如再继续增加,则对人体的安全性降低
B. 当摄入量达到RDA水平时,几乎所有个体都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
C. 当摄入量水平介于RDA和UL之间时,对人体是安全的
D. 当摄入量达到RDA水平以后,继续增加摄入量更加有益于人体健康
E.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得一定量的各种必需营养成分,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就有发生该营养素缺乏的危险
[单选题]对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protein malnutrition)病人测定尿中3-甲基组氨酸的临床意义是()。
A. 评价蛋白质吸收量
B. 评价内脏蛋白质消耗量
C. 评价肌肉蛋白质分解速度
D. 营养不良的预后
E. 必需氨基酸丢失量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对营养素毒副作用无影响()。
A. 营养素间的相互作用
B. 个体生命进程中的生理改变
C. 个体的营养健康状况和排泄丢失情况
D. 营养素的浓度和化学形式
E. 个体的生活习惯
[单选题]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DRIs建议,孕4个月起,能量RNI在非孕基础上增加多少为宜()。
A. 150kcal/d
B. 180kcal/d
C. 200kcal/d
D. 220kcal/d
E. 250kcal/d
[单选题]男性,33岁,秘书,身高176cm,体重89kg,空腹血糖7.2mmol/L,血三酰甘油4.32mmol/L,胆固醇4.7mmol/L,尿酸1.2mmol/L。
A. D
[单选题]利用已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监测人群营养指标的变化可用哪种营养监测方法()。
A. 及时报警
B. 长期营养监测
C. 干预监测
D. 人群营养定期监测
E. 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9dv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