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冷损包括:()。空气节流后()。(1)焓不变(2)焓增加(3)温度降低(4)压力降低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影响动吸附容量的因素有:()。(1)吸附过程的温度和被吸组分得分压力(2)气体(液体)流
- 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一列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20M2,换热平均温差为25℃,已知其热负荷为60KW,如不考虑热损失,则其总传热系数K为()W/(m2•K)。列管式换热器在进行热交换时,当管、壳层两流体的温度差在()以上时,就
- 空压机中间冷却器冷却水温越低,则空压机排气量()。如果出现液氮纯度很高,而气氮纯度比液氮纯度还低的现象,则说明()。越多#
越少
不变
无法确定氧产量太多
导入上塔的液空量太少
导入上塔的液氮量太多
导入上塔的
- 内管液体从20℃升温到30℃,环隙中蒸气从80℃降至55℃,其算术平均温差为()。原料二氧化碳气中含有氮、氢、甲烷、水及重烃类等杂质,经精馏操作后,从塔顶流出的物质,关于回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子筛吸附杂质时,所吸附
- 影响氧产量的因素有:()。(1)加工空气量不足(2)氮平均纯度低(3)主冷换热不良(4)设备阻力增加。如果进塔空气量以及氧产量不变,污氮产量增加,则氧气纯度将()。(1)(2)(3)
(1)(2)(4)
(2)(3)
- 在不考虑热损失的情况下,单位时间热流体放出的热量应()冷流体吸收和热量。如果板式塔的塔板压力降增大,不正确的是。()天然二氧化碳提纯过程中,氮、氩、氢主要通过()除去蒸馏塔顶二氧化碳气流入下道工序时,若管
- 板式换热器温度的调整要以()温度为基础。空气通过膨胀机后()降低。上塔顶部压力是由()确定的。空气节流后()不变。空气节流后()。(1)焓不变(2)焓增加(3)温度降低(4)压力降低氩富集区的下移,氩馏分
- 下列关于总传热系数K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通过填充物交替吸入和放出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器为()CRT中部工艺流程图区,测点的颜色随状态变化,若测点红色闪光表示()在危险辨识时,仅考虑材料性质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考
- 列管式换热器在进行热交换时,当管、壳层两流体的温度差在()以上时,就必须采取热补偿措施。关于填料塔,说法不正确的是()蒸馏塔自下而上,温度和压力变化为()票证管理部门应建立票证档案(台帐)。票证的保管时间
- 混合物中,其组分的饱和蒸汽压的大小与()有关。(1)饱和温度(2)该组分的挥发性(3)该组分的浓度(4)该组分的化学性质在上塔提馏段氩富集区气相氩含量比液相氩含量()。冷损包括:()。随着液氧面的升高,下塔
- 由于冷、热流体的温度不同,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可能产生热应力引起设备的变形,因此应采用一些热补偿措施。下列哪种方式不能达到热补偿目的()关于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从事夜间检修作业或零
- 筛板塔塔板阻力主要由:()组成。(1)干塔板阻力(2)液体表面张力阻力(3)静液柱压力阻力组成上塔顶部温度是由()确定的。下塔回流比减小,则氮气纯度()。(1)(2)
(1)(3)
(2)(3)
(1)(2)(3)#
- 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的高温管道常用岩棉保温,是因为()通过填充物交替吸入和放出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器为()提纯装置中,提馏塔顶部排放的尾气中,其杂质含量最高的为()单级螺杆制冷压缩机的阳转子每旋转一圈,不可
- 气体在压缩机内,压缩比降低,排气温度将()。空压机中间冷却器冷却水温越低,则空压机排气量()。下列说法中不影响液氧平均温度的是()。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与气流速度有关,气体流速越大,吸附效果()。制氧机在高原
- 管式换热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从精馏塔顶流入下道干燥工序的物料量为12吨/小时,塔顶回流量为2吨/小时,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关于液沫夹带,说法不正确的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选取吸
- 气体在压缩机内,排气压力降低,排气温度将()。如果进塔空气量以及氧产量不变,污氮产量增加,则氧气纯度将()。主冷温差越小,下塔压力()。影响动吸附容量的因素有:()。(1)吸附过程的温度和被吸组分得分压力(
- 冬天,手握住门把手,感觉铁制的把手比木制的把手凉,这是因为()下面哪个不是填料塔的附属结构()食品级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催化反应产物为()螺杆压缩机的轴封泄漏,不可能的原因是()A、铁把手的温度低
B、手与铁
- 1%液氧排放的作用主要是()。氩富集区的上移,氩馏分的含氮量将()。随着上塔压力的降低,将()氧氮的分离。降低主冷液位
降低上塔回流比
稀释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浓度#
提高氧气纯度降低#
不变
提高
无法确定不利于
- 一般说来,下列哪一哪种物质的导热系数最小()某管道上压力表示数为4.2MPa,则该管道内绝对压力应为()蒸馏塔自下而上,温度和压力变化为()A、金属
B、非金属
C、液体
D、气体#A、4.2MPa
B、4.3MPa
C、4.1MPa#
D、5
- 空气通过膨胀机后()不变。用烧碱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压缩空气经过空冷塔后()。(1)温度降低(2)温度升高(3)饱和水分含量减少(4)饱和水分含量增加。焓
熵#
温度化合过程
化学过程#
物理过程
- 下列哪种传热方式只能在流体中进行()有一套管换热器,内管液体从20℃升温到30℃,环隙中蒸气从80℃降至55℃,如是逆流换热,其算术平均温差为()。精馏操作中,通常将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造成蒸馏塔液泛的可能原因是
- 只要不出现液体,膨胀机后气体过热度()越好。随着液氧面的升高,下塔压力将()。在上塔存在两个氩富集区,氩馏分抽口设在()。空气节流后()不变。空分装置容量越大,单位加工空气量跑冷损失()。越低#
不变
越高
- 把冷水倒入一杯热水中,发生的传热形式为()每小时将15000Kg的天然二氧化碳原料气进入精馏塔,从再沸器移出的物料量为1000Kg/小时。如果原料二氧化碳中含水0.5%(质量),再沸器中移出的物料中含水7%(质量),则塔顶流
- 以下不属于传热基本方式的是()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换热平均温差为25℃,如不考虑热损失,则其总传热系数K为()W/(m2•K)。二氧化碳气体有臭味时,若回流值偏小,如果压降逐渐变大,不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几种气体中
- 如果进塔空气量不变,氧气产量提高,则氮纯度将()。如果出现液氮纯度很高,而气氮纯度比液氮纯度还低的现象,则说明()。在上塔存在氩富集区,但氩馏分抽口设在()。降低
提高#
不变
无法确定氧产量太多
导入上塔的液
- 如果进塔空气量以及氧产量不变,氮纯度降低,则氧气纯度将()。降低#
提高
不变
无法确定
- 关于温度梯度,说法正确的是()利用分子筛作为二氧化碳脱水过程的吸附剂是因为它是()二氧化碳提纯生产过程中,若某一班次生产的产品质量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在不超过二氧化碳临界温度的前提下,通过()方法
- 单位时间内通过整个传热面所传递的热量叫做()下列关于等温面和温度场说法正确的是()品级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催化反应主要的处理对象为()离心泵结构部件中起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作用的是()卸下充装卡具
- 如果进塔空气量以及氧产量不变,污氮纯度降低,则氧气纯度将()。在上塔提馏段氩富集区气相氩含量比液相氩含量()。空气通过膨胀机后()不变。降低#
提高
不变
无法确定大#
小
一样
无法确定焓
熵#
温度
- 下列关于等温面和温度场说法正确的是()国标规定的二氧化碳纯度检测方法是()A、传热速率与温度分布无关
B、温度场中不同时刻温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
C、空间中任一点不可能同时具有两个不同的温度#
D、
- 如果进塔空气量以及氧产量不变,污氮产量增加,则氧气纯度将()。如果出现液氮纯度很高,而气氮纯度比液氮纯度还低的现象,则说明()。随着上塔压力的降低,将()氧氮的分离。提高
降低#
不变
无法确定氧产量太多
导入
- 在上塔提馏段氩富集区气相氩含量比液相氩含量()。板式换热器温度的调整要以()温度为基础。上塔顶部温度是由()确定的。制氧机在高原地区气压较低时,空压机排气量()。在积液阶段适当()上塔压力,有利于液体的
- 通过填充物交替吸入和放出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器为()用3A分子筛来吸附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而尽可能地不吸附二氧化碳,这是利用吸附剂()在预处理工序中分离原料二氧化碳中的油和水,是利用油水()的特点。A、直接
- 介质在()换热器内换热时,发生传质过程。品级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催化反应主要的处理对象为()关于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二氧化碳用于原油开采很有效果,其主要作用特点是()①与油水互溶;②提高油
- 在上塔精馏段氩富集区气相氩含量比液相氩含量()。气体在压缩机内,压缩比降低,排气温度将()。大
小#
一样
无法确定降低#
升高
不变
无法确定
- 空气通过膨胀机后()降低。1%液氧排放的作用主要是()。适当()透平膨胀机前温度,可以提高膨胀机效率。压力越高,上塔顶部温度()。在氩系统中,粗氩塔I主要除去()。质量
熵
温度#降低主冷液位
降低上塔回流比
-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二氧化碳提纯装置中,一列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20M2,换热平均温差为25℃,如不考虑热损失,则其总传热系数K为()W/(m2•K)。精馏过程与其他蒸馏过程最大的区别在于()二氧化碳
- 如果氮气取出量过大,则氮气纯度将()。制氧机在高原地区气压较低时,空压机排气量()。下塔回流比适当减小,则富氧液空纯度()。在积液阶段适当()上塔压力,有利于液体的迅速积累。下塔回流比减小,则氮气纯度()
- 在物体内部或物系之间,热量传递的推动力是()。根据产品质量指标要求不同,提纯工艺过程也不尽相同,只有预处理、精馏、提馏、液化等单元操作的提纯工艺适合于生产()二氧化碳产品。天然二氧化碳提纯过程中,氮、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