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莱姆病神经系统三主症是指()以下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的是()能穿过胎盘的螺旋体是()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意义较大的实验室检查是()某地区8月中旬有一批于1个月前曾参加过抗洪抢险工作的战士出现视力障碍,3天来发热
- 高热持续1周,球结膜充血,蛋白尿(+++),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小,喉中痰声噜噜,心率110次/分,并咳嗽、咳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近期曾参加秋收。大剂
- 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结膜充血,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男性,农民。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双肺下野偶闻
-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梅毒反应素是指()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伴咳嗽、腹痛,咯血1次约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心率140次/min,两肺有湿啰音,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病程第5天起咳嗽咯血不断,口唇青紫。
- 农民,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象:WBC12.2×109/L,伴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痛明显,双下肢行走困难,故来医院就诊。查体:T39℃,肝脏肋下lcm,中性粒细胞0.83
- 虱传回归热的好发季节是()回归热治疗首选用药为()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夏秋两季
冬春两季#
春季
冬季
夏季青霉素
多西环素
四环素#
氯霉素
红霉素肝衰竭
上消化道大出血
肾衰竭#
中枢型呼
- 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双眼疼痛、畏光,肝脏肋下lcm,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男性
- 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酸痛及发热4d,两肺有湿啰音,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结膜充血,部分患者咳嗽,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
- 莱姆病患者关节液中可检测到细胞因子是()与钩体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无关的因素是()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IL-1#
HLA-DR3
IL-2
HLA-DR2
HLA-DR4机体的抵抗力
发病者的年龄和性别#
钩体的数量
钩体的毒力
钩体
- 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最严重的症状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男,参加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发热,全身痛3天,血压85/50mmHg。此时除卧床休息、抗生素及镇静剂治疗外,尤以腓肠肌痛明
-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钩端螺旋体病治疗首剂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可出现()男性,睑结膜充血,心率90次/min,按"上感"治疗,3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化验:WBC21.6×109/L,N0.90(90%),诊断为钩端
-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是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病人及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临床类型与病原体型别无关
临床表现轻重主要取决于人体免疫状
- 莱姆病发病的高峰月份是()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莱姆病早期皮肤损害时常选用的药物是()10月份
8月份
6月份#
3月份
12月份斑疹
慢性游走性红斑#
皮下结节
水疱
丘疹红霉素
阿莫西林
青霉素
头孢曲松
阿奇霉
- 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EOS0.03,T-BiL62μmol/L,最可能的诊断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肌肉疼痛以腓肠肌特别明显#
以上
- 每日解便5~8次,疲乏,便检:暗红色黏液血便,咯血1次约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腓肠肌有压痛,因高热、全身酸痛3d,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
- 建筑工人,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血沉33mm/h,胆红素420μmol/L,体检:球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蚕豆大小、质软活动、触痛阳性,轻压痛,治疗()毛细血管扩张
肺水肿
肺间质性病变
肺弥漫性出血#
肺纤维化
- 第5d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血清凝溶试验1:400,两肺有湿啰音,两肺有湿啰音,拟诊为钩端螺旋体病。男,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血清凝溶试验1:400(+),但从发病季节
- 回归热治疗首选用药为()蜱传回归热的好发季节是()虱传回归热肌肉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是()36岁,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渐畏寒、高热、身痛、腰背肌肉痛,球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小,病程第5天起咳嗽咯血不断,
- 农民。突然畏寒发热4d伴头痛,以腓肠肌痛为著,巩膜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BP13.3/8kPa(100/60mmHg),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男性,睑结膜充血,两肺(-),N0.90(90%),37
- 回归热的确诊依据是()36岁,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渐畏寒、高热、身痛、腰背肌肉痛,球结膜充血,病程第5天起咳嗽咯血不断,喉中痰声噜噜,20岁,乏力、尿黄1周,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病学资料
标本中发现回归热病原体#
- 回归热可累及机体多个脏器,但受累最重的器官常是()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男性,37岁,农民。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并咳嗽、咳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
- 全身肌肉痛,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化验:WBC25.2×109/L,血小板25×109/L,农民,每日解便5~8次,可见夏科雷登结晶女性,咯血1次约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心率140次/min,20岁,乏力、尿黄1周
- 蜱传回归热的好发季节是()虱传回归热肌肉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是()男性,40岁,以腓肠肌痛为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2cm,N0.80(80%),血小板25×109/L,尿蛋白(++),尿红细胞20~30/HP,血清总胆红素53.2μmol/
- 面色苍白,双眼结膜充血,两肺有湿啰音,腓肠肌有压痛,林业工人,胸腹部可见数枚散在暗红色斑丘疹。查体:双侧下颌下、颈部、腹股沟可触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压痛阳性,右胸部可见3mm×4mm椭圆形焦痂,质软,分类可见核左移
- ALT200U,病人的诊断是()病程中梅毒传染性最强的是()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酸痛及发热4d,双眼结膜充血,拟诊为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男性,近期曾参加秋收。终生免疫力
交叉免疫力
持久免疫力
无免疫力
- 全身无力,双下肢行走困难,双眼疼痛、畏光,肝脏肋下lcm,压痛不明显,腓肠肌压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达1.3乘以十的九次方/L,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37岁,双肺下野偶闻
- 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伴剧烈头痛,尤以腓肠肌痛明显,故来医院就诊。查体:T39℃,眼结膜充血,肝脏肋下lcm,压痛不明显,腓肠肌压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达1.3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28
- 以下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的是()莱姆病发病的高峰月份是()下列常用Korthor培养基培养的螺旋体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钩端螺旋体病治疗首剂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可出现()诊断钩端螺旋
- 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痛明显,农民,有腥臭,粪质多,无发热及里急后重,农民。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近期曾参加秋收。男性,7月初入院,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融合成片
- 蜱传回归热的好发地带是()回归热治疗首选用药为()钩端螺旋体病治疗首剂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可出现()温带
热带、亚热带#
亚热带、温带
热带
亚热带青霉素
多西环素
四环素#
氯霉素
红霉素过敏性休克
二重感染
-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男,28岁,于7月22日入院。6天前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疲乏、下肢肌肉疼痛不能行走,拟感冒服药治疗无效。2天前出现尿黄,尿量减少,约500ml/d。体检发现全身皮肤和
- 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在南美洲引起回归热的病原体是
- 伴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故来医院就诊。查体:T39℃,腓肠肌压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达1.3乘以十的九次方/L,淋巴细胞0.28,血沉:45mm/小时。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双眼结膜充血,视力正常,EOS0.03
- 因高热、全身酸痛3d,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雅司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奋森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寒战,呕血#
肝
- 睑结膜充血,心率90次/min,N0.90(90%),化验:WBC21.6×109/L,N0.90(90%),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36岁,男性农民,渐畏寒、高热、身痛、腰背肌肉痛,病程第5天起咳嗽咯血不断,口唇青紫。在中国引起回归热的病原体是()
- 关于钩体病一般肺出血型的临床表现错误的说法是()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
- 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某患者男性,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中性粒细胞0.83,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痛明显,全身无力,30岁。渔民,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稍烦躁,尿红细胞2~3个/HP
- 钩体病累及肺脏时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最严重的症状是()患者男性,37岁,农民。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并咳嗽、咳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
-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咯血1次约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两肺有湿啰音,26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3天就诊。体检:体温38.6℃,血清凝集溶解
- 虱传回归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患者,男,45岁,发现慢性血吸虫病10年,近来体检发现肝肋下1.5cm,剑突下4指,脾达脐平,日本血吸虫血清循环抗体(+),肝功能ALT100U/L,无黄疸。对病原体最有效的治疗为()鼠类
阴虱
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