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我国大型预焙槽主要采用()、()、()输送技术输送物料。抬母线时,铝导杆与母线接点打火花的原因()。阳极效应时,阳极气体成分中()在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中,操作程度最简单的是()。稀相;浓
- 决定直流电耗的两个因素是()和()。预焙阳极的消耗速度与()有关。电解质中氧化铝过剩的特征之一是()。对操作人员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槽平均电压;电流效率A、电流密度#
B、极上保温料
C、母线行程
D、
- 初晶温度是指液体开始形成()的温度。生产中电解质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初晶温度以上()的范围。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体系中加入AlF3的作用是()。固体;10~20℃A、降低初晶点#
B、降低分子比#
C、降低电解温度#
- 计算机控制电解槽的原理,实际上是控制()。全天80台电解槽生产,总计来了24次效应,则全天效应系数为()电解车间某月吨铝电耗为14300KW.h,其供电整流效率为97.3%,若整流效率下降0.7%,则其吨铝电耗将会是()铝液焙烧
- 电解生产工艺技术参数主要有系列电流强度、槽电压、()、()、()、()等。高分子比电解质对导电率的影响是:()电解温度;分子比;电解质和铝液水平;阳极效应系数A、提高导电率#
B、降低导电率
C、影响不大
D
- 测量电解温度的方法主要有()。电解槽大修时,槽底结壳中的炭化铝呈()电解质压降主要受()影响变化较大热电偶测温法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白色A、电解质成分
B、极距#
C、电解温度
D、电解质粘度
- 装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不是造成电解质含炭原因的是()。阳极底掌摆平;炉料不能进入阳极底掌内A、极距过低
B、温度过高
C、电解质脏
D、碳渣少#
- 阳极设置过高或过低则会造成(),致使阳极(),导致电压摆。阳极导电不良;阳极偏流发红
- 电解槽生产初期,()和()质量好坏是引起阴极内衬早期破损的关键环节。砂状氧化铝比中间状氧化铝更有利于电解生产主要是因为()焙烧;启动A、比表面积大溶解性好#
B、纯度高
C、不易飞扬
D、水分少
- 发生漏炉时除集中力量抢修外,还必须有专人看管(),防止()事故发生。在电解槽炉面结壳上完整的复盖了一层一定厚度的氧化铝,它的主要作用是()槽电压;断路A、预热
B、防止氧化
C、保温#
D、加工用
- 铝电解阴极副反应主要有()、()和碳化铝的生成。降低分子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电解槽预热过程中,出现常见的异常情况()。砂状氧化铝呈球状,其中α—Al2O3含量在()。电解质压降占整个槽电压的百分比为(
- 我国铝行业现阶段电解槽的焙烧启动方法有()、()、()三种。铝电解生产中,通常添加各种添加剂,主要目的是。()铝液焙烧;焦粒焙烧;燃气焙烧A、增大表面张力
B、降低熔点
C、增大密度
D、改善电解质性质#
- 铝电解槽烟气净化分()和()两种方法。以下各种物质中,对阴极优先侵蚀的是()干法净化;湿法净化A、氟化钙
B、氟化镁
C、氟化钠#
D、氟化铝
-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阳极气体主要成分为()和()的混合物。氟化盐的理论消耗量为()Kg/t•AlCO2;COA、0#
B、10~20
C、20~30
D、30~40
- 原铝中杂质主要有两类,属于(),另一类属于()。金属杂质;非金属杂质
- 阳极效应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浓度降低。铝电解生产中污染的主要类型有()。铝电解工业最早是从()开始。铝在金属中属于()在工业电解槽上采用炭素阳极时,氧化铝的分解电压值是()Al2O3A、气态污染物#
B、液态污
- 外取电解质或铝液时,工具先要(),防止()。预热;爆炸烫伤
- 电流强度是决定()和()大小的主要因素。槽型;生产能力
- 电解质的分子比是指()与()的摩尔分子数量的比值。氟化钠;氟化铝
- 电解槽的极距是指()到()之间的距离。盘存电解槽中在产铝量所选择的惰性指示剂必须满足()。阳极底掌;铝液表面A、在铝液中易于溶解和扩散均匀化#
B、不进入阳极和电解质中#
C、由原料带来的惰性指示剂量基本稳
- 熔融电解质开始有()析出时的温度,叫()。()都增加电解质的挥发损失。固体;初晶温度A、温度升高#
B、分子比降低#
C、温度降低
D、分子比升高
- 生产中,电解质的损失除了挥发外,还有()和()损失。关于电效错误的是()阳极效应时,阳极气体成分中()水解;机械损失A、适当提高极距可提高电效
B、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电效
C、电效与电解质成分无关#
D、提高电
- 理论上生产一吨铝所需的电耗()kWh。表面张力大,湿润性()。电解温度每降低10℃,电流效率可提高:()在砌筑电解槽时对保温砖的砌筑采用的方法是:()LiF是一种有益的添加剂,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6320A、差#
B、
- ()是铝电解所用的原料,又是烟气净化的()。在ELAS控制系统中,对换极的处理过程是()电解槽烟气净化用的吸附剂是()。氧化铝;吸附剂A、先将电压提升160mv,然后按每20分钟下降40mv的速度将电压降为原值
B、先将
- 铝电解槽按阳极结构可分为()和()。预焙槽;自焙槽
- 电解质压降主要受()影响变化较大出铝时要避免抽电解质,若抽电解质过多会产生()。A、电解质成分
B、极距#
C、电解温度
D、电解质粘度A、槽内电解质过高
B、槽内铝水过多
C、病槽#
D、效率下降
- 电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比在()时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最高。电解槽在焙烧启动过程中要求()铝的再溶解损失A、2.1~2.3#
B、2.3~2.4
C、2.7~2.8
D、2.5以上A、槽温均匀
B、升温均匀
C、既要槽温均匀又要升温
- 下面关于过热度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热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电解槽电流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B、过热度一般控制在10~20度之间。
C、初晶温度控制主要与槽电压、铝水平、保温料厚度有较大关系。#
D、电解温度
- 理论上生产一吨铝需要氧化铝()Kg。下面对铝电解槽阳极效应于生产不利影响的描述,使铝的二次反应和溶解量加大,电流效率降低;#
效应发生时,槽电压较高,耗费大量的电能;#
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提高了电解质和铝液
- 下面关于炉膛内型的叙述错误的是()氧化铝的熔点是()A、炉膛的作用主要在于收缩铝液镜面,因此炉膛形状应尽量缩小。#
B、规整的炉膛分布在阳极周围,应形成椭圆形的环状。
C、炉膛的建立是从启动阶段开始建立的。
D
- 铝在常温下密度为()g/cm3,在电解温度下密度为()g/cm3,在电解温度下电解质密度为()g/cm3。2.7;2.3 ;2.1
- 氧化铝—冰晶石熔体电解时,99%的电流是由()传导的。分子比是()的比值。铝电解工业最早是从()开始。下面关于难灭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NaA、电解质与铝水
B、氧化铝
C、氟化铝与氟化钠
D、氟化钠与氟化铝#A、侧
- 电解系列中,电解槽均以()形式连接的。阳极更换采用()计算铝产量的理论基础是()电解质压降的大小与()有直接关系串联A、交叉法#
B、交替法
C、顺序:A1-A8B1—B8
D、对等法A、电阻定律
B、欧姆定律
C、法拉第定
- 下面关于难灭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热槽槽电压通常会()A、难灭效应通常发生在沉淀多及电解质水平偏低的电解槽上
B、电解质含炭过多,容易造成难灭效应
C、因压槽滚铝而发生的难灭效应,应先向槽内添加大量铝锭和冰
- 阳极气体的主要成分是()、()。降低分子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O2;COA、降低电解质初晶温度
B、增加氟化盐挥发损失
C、提高电解质导电度#
D、提高Al2O3溶解度
-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氧化铝()、氟化氢()、二氧化硅()、四氟化碳()。Al2O3;HF;SiO2;CF4
- 理论上用1安培电流,电解1小时可在阴极上析出()克铝。0.3356
- 安装新极时,阳极高度设置与残极相比()热槽槽电压通常会()铝电解化学反应主要方程式是()A、应高设4-5cm
B、应高设1-3cm#
C、一致
D、不确定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A、2Al2O3+3C=4Al+3CO2#
B、2Al
- 以下电解阴极部位中,哪一部位最容易造成电解槽的破损()外加到两极上能够长期进行电解并析出电解产物的最低电压叫()。A、底部炭块扎缝糊#
B、侧部炭块之间的接合部
C、人造伸腿与侧部炭块之间的接合部
D、侧部炭
- 电解槽槽膛深度一般为()mm。阳极效应的发生主要是缺少()造成的。铝电解过程中,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增加,电流效率将会()。A、450-600#
B、500-650
C、400-500
D、550-650A、Al2O3#
B、Na3AlF6
C、NaF
D、CaF2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