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240KA大型预焙槽每天应出铝量为()η=94%电解质中氧化铝过剩的特征之一是()。自然界中的铝含量极为丰富,几乎占地壳中全部金属含量的()。A、1816公斤#
B、1700公斤
C、1680公斤
D、1850公斤A、效应提前发生
B、效
- 关于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发现电解质合碳之后,应该立即采取的步骤是:()添加MgF2能()电解质的表面张力,促进炭渣分离。A、水平磁场和水平电流作用产生电磁力可引起槽压摆动;
B、铝液波动的根源在于水平电流和
- 电解槽大修时,槽底结壳中的炭化铝呈()铝液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炼铝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即()。200KA容量的电解槽的加料方式是()。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白色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A
- 114.5KA预焙槽分5个工作状态,石墨焙烧时,它处于()捞块结束后,要进行摸炉底,摸炉底的内容包括()A、状态1#
B、状态2
C、状态3
D、状态4隆起#
破损#
结壳#
沉淀情况#
- 某铝样含Fe0.131%,Si0.046其它杂质总量0.016%,则其品位为()降低分子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99.00
B、99.85
C、99.80#
D、99.70A、降低电解质初晶温度
B、增加氟化盐挥发损失
C、提高电解质导电度#
D、提高
- GB/T1196-93中Al99.85的铝锭其颜色标志是:()铝液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影响直流电耗的因素是()。Al2O3的溶解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提高设定电压。A、一道红色横线
- 铝电解中,垂直磁场影响铝液波动,减弱垂直磁场主要是()。铝电解生产中的常规测量是()。氧化铝电解过程中,E极化=E分解()E过。A、降低分子比
B、提高槽电压
C、增大氧化铝浓度
D、母线合理配置#A、阳极电流#
B、
- 下列不属于“四低一高”新工艺的是()A、高极距
B、低分子比
C、低电压#
D、低氧化铝浓度
- 分子比是()的比值。下列添加剂中最能提高电解质导电率的是()耐火度不低于()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A、电解质与铝水
B、氧化铝
C、氟化铝与氟化钠
D、氟化钠与氟化铝#A、LiF#
B、NaF
C、CaF2
D、AlF3A、1580℃#
B
- 新启动电解槽分子比逐渐下降,最可能原因为()减小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的添加剂有()。A、添加AlF3
B、碳渣带走
C、槽衬吸收#
D、高温挥发A、氟化铝#
B、氟花锂#
C、氟花钙#
D、氟化镁#
- 对冰晶石——氧化铝二元系的电导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阴极压降的大小与()无直接关系A、随氧化铝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B、随氧化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C、随氟化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D、随氟化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A、结
- 铝电解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通常有()和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砂状氧化铝比中间状氧化铝更有利于电解生产主要是因为()下面关于炉膛内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铝产量#
B、电流效率#
C、直流电耗#
D、原铝质量#A、比表面
- 电解槽大修时,干刨阴极内衬后发现很多淡黄色的物质,它是一种什么物质:()设备一级保养是以()为主,以维修工人辅导进行。槽平均电压组成()。A、阴极内衬析出的硫
B、炭化铝#
C、类玻璃体
D、硫化铁A、操作人员#
- 影响炭素制品比电阻的主要因素有()。电解温度每降低10℃,电流效率可提高:()A、体积密度#
B、热膨胀系统
C、孔隙度#
D、线膨胀系数A、2%
B、1%#
C、2.5%
D、0.5%
- 下列不属于热槽产生的原因的是:()下列不属于阳极过电压的是()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提高设定电压。A、冷槽不及时处理
B、极距过高或过低
C、铝水平和电解质水平低
D、电解质含碳或生成碳化铝
- 降低分子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提高电解质密度的添加剂有()。A、降低电解质初晶温度
B、增加氟化盐挥发损失
C、提高电解质导电度#
D、提高Al2O3溶解度A、氟化铝
B、氟花锂
C、氟花钙#
D、氟化镁#
- 引起难灭效应的原因是:()预焙阳极的消耗速度与()有关。增加铝产量可采取()措施。能够提高电解质导电性的物质有()A、电解质含碳#
B、效应电压高
C、效应电压低
D、电解质氧化铝含量太低A、电流密度#
B、极上
- Al2O3浓度高时,Al的溶解度()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 在砌筑电解槽时对保温砖的砌筑采用的方法是:()平均电压的组成部分有()A、干砌#
B、耐火泥湿砌
C、炭胶泥粘结
D、无要求设定电压
工作电压#
效应电压#
公用母线电压#
- 在破损电解槽中,常发现有一层类玻璃体层,这是由于()渗入到保温层中时发生一种腐蚀作用而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每提高1cm极距,槽电压增加()Al2O3浓度高时,Al的溶解度()发现电解质合碳之后,应该立即采取的步骤是:
- 预焙阳极生炭块在煅烧过程中,一般要求煅烧温度在()左右。向电解质中添加的常用添加剂共同的优点都具有降低电解质()。A、1000℃
B、1300℃#
C、900~1000℃
D、900℃A、密度
B、初晶温度#
C、导电度
D、粘度
- 预焙阳极的理化性能指标中要求电阻率()。电解质中挥发性最大的物质是()。在消除炉底过量沉淀时,采有最有效的方法是()A、不大于55×10-6Ω.m#
B、不小于55×10-6Ω.m
C、等于55×10-6Ω.m
D、无要求A、NaF
B、AlF3#
C
- 铝电解的电能效率一般只有()左右。A、65%
B、50%#
C、92%
D、87%
- 砂状氧化铝呈球状,其中α—Al2O3含量在()。A、25%以下#
B、50%左右
C、80%以上
D、大于50%
- 在晶体分析法检查电解质成份的方法中,对试料的要求是:()电解槽启动后期是指()。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中,阴极上的电解产物是()。A、氧化铝含量最少#
B、氧化铝含量较多
C、氧化铝含量无要求
D、氧化铝含
- 高分子比电解质对导电率的影响是:()某电解系列生产槽200台,当日发生阳极效应30个,那么当日系列效应系数为()次/日.台。新启动电解槽为形成规整稳定的炉膛,在启动后期应()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 生产中常用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检查电解质成份的方法是:()电解槽启动后期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电解槽尽快进入正常稳定的生产阶段。大型预焙槽工艺上要求()A、肉眼观察法
B、晶体分析法#
C、热滴定法(化学分析
- 预焙槽上,阳极消耗速度大约每日()厘米。A、1.5~1.8#
B、2.5
C、2.5~3
D、0.5~1
- 石墨焙烧法中,效应电压控制在()V,效应持续时间大约为()分钟。电解槽炉底返热,铝水温度高于电解质温度,电解质水平适当,要想把炉底温度降下来必须采取()降温30-35;30-40A、冰晶石
B、电解质块
C、铝水
D、固体
- 电解温度每降低10℃,电流效率可提高:()预焙阳极的消耗速度与()有关。高温电解质中挥发性最大的成分是()。设备检修分()三类。A、2%
B、1%#
C、2.5%
D、0.5%A、电流密度#
B、极上保温料
C、母线行程
D、铝液高
- 在化验分析中,检查电解质成分通常采用既简便迅速,又比较准确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损失是()。A、热滴定法
B、肉眼观察法
C、晶形分析法#
D、酸碱滴定法A、铝的溶解损失#
B、电流空耗#
C、钠离子放电#
D、氧化
- 交接电解槽技术条件时,特别要交接好()铝电解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都会降低()。效应电压高低和稳定情况,可反映出电解槽()。A、铝水平
B、极上保温料
C、换极情况
D、电解质高度#A、密度
B、粘度
C、氧化铝溶解度#
- 预焙阳极的理化性能指标中要求电阻率()。A、不大于55×10-6Ω.m#
B、不小于55×10-6Ω.m
C、等于55×10-6Ω.m
D、无要求
- 石墨焙烧法中,就可以通过()来调整电流的分布,使炉底温度上升均匀。在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燃气焙烧法中,能量利用率最高的是()。下面对铝电解槽阳极效应于生产不利影响的描述,使铝的二次反应和溶解量加大,槽
- 铝电解工业最早是从()开始。电解质分子比是指电解质中()的分子数之比。新启动电解槽为形成规整稳定的炉膛,在启动后期应()A、侧插自焙槽
B、小型预焙槽#
C、上插槽
D、大型预焙槽A、氟化钠与氟化铝#
B、氟化铝
- 氧化铝在冰晶石中的溶解分为两步,其中氧化铝晶体受氟离子侵蚀而生成氧化铝溶质是()反应。A、放热
B、吸热#
C、不发生反应
D、无法判断
- 电解槽工作电压包括以下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极化电压降
B、阴极电压降
C、阳极电压降
D、效应分摊压降#
- 出铝后若槽膛畸形严重,铝液过浅,槽底又有大量沉淀,容易造成()下列关于电压摆的说法正确的有()A、难灭效应#
B、滚铝
C、生成碳化铝
D、冷槽当电压上下摆动设定值以上时,判定为电压摆#
电压摆是铝水在槽内滚动造成
- 按原铝中主要杂质()的多少,再将其分成若干等级。在电解槽系列中,槽与槽之间通过母线()连接。下面关于难灭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Fe、Si、Cu#
B、Fe、Si、Ca
C、Ti、Ca、Cu
D、Fe、Si、CA、并联
B、串联#
C、
- 交接电解槽技术条件时,特别要交接好()引起难灭效应的原因是:()A、铝水平
B、极上保温料
C、换极情况
D、电解质高度#A、电解质含碳#
B、效应电压高
C、效应电压低
D、电解质氧化铝含量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