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一般巷道允许偏差()。使用垫板的优点是()。绞车的安装必须对轨道提升线,绞车的稳固必须符合要求,绞车前方不得使用()等物耙绳,小绞车禁止两个方向牵引矿车。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
- 尖轨尖端开程为()。70~90mm
80~100mm
80~110mm#
70~80mm
- 道钉一般采用具有足够韧性的钢料制成,应保证弯曲()而不折断。自轨面算起,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在地面或工业场地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90°
45°
180°#
60°2.2m#
2.0m
1.9m
- 使用钢筋混凝土轨枕的轨道,在距木枕道岔两端,应各铺()根以上的木轨枕。在采区装载点,两列列车车体的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在矿车摘挂钩地点,两列列车车体的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在DS624—4—
- 规定左右两股钢轨顶面水平误差不得超过()。斜井信号工在中部车场操作信号时,严禁站在()处。轨道纵向要求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一般运输轨道不超过()mm。道床外面的部分称为路肩,路肩的宽度不得小于()。为保证
- 悬吊绝缘子距电机车架空线的距离,每侧不得大于()。600mm轨距,在轨枕中部约()的范围内严禁捣固道渣。轨道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矿车驶近阻车器时的速度一般为()米/秒。永久性轨道应铺设在稳定、()的岩层上。
- 未用垫板的枕木,其道钉应钉于轨道宽度的()处。道岔型号D.X615-4-1216,D.X表示()。井下600轨距游间正常游间为()。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共同特性有()。基床产生下沉、翻浆冒泥的原因有()。巡道的主要职责有(
- 井下铺轨前,可应用临时轨道预先铺设底砟,以保证铺轨后的平顺,其厚度不小于()。矿井轨道工在主要运输大巷施工时,必须派设防护人员,且防护人员与施工地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遇有弯道时,防护人员必须在()部位
- 铺用木枕的曲线段与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的轨道相衔接时,钢轨接头两侧要用同一类型的轨枕,其延续范围为()根轨枕。栽道钉的位置应在轨枕宽()处,离开轨底边约为道钉厚度的(),必须栽正栽稳。用煤车或材料车装料时,
-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其设置位置必须保证与停放列车及运行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人员上下井乘罐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指挥。轨距是指轨道线路上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与轨道中心线的()。使用钢筋混凝
- 在道岔中,如ZDX624-4-1213中,12代表()。钢轨类型为()千克每米属于重轨。不属于矿井地质构造的是()。轨距
辙叉角号码
曲线半径#
两线中心距11
18
22
30#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
双斜构造#
- 使用道钉长度,必须保证新木枕底部有()左右厚度不打入道钉。铺轨的路基,按设计要求标出线路中心线,曲线段每隔()设一标桩。接头的主要病害有()。人工搬运钢轨的常用方法有()。弯轨器可分为()。鱼尾板有()
- 未用垫板的枕木,平巷及直线地段需道钉()个,成八字型布置。煤矿的“一通三防”内容包括()。一般不应有钢轨接头的地方是()。4#
5
6
7A.通风#
B.防瓦斯#
C.防冒顶
D.防火#
E.防水平交道口范围内#
明渠上及其挡
- 栽钉时,钉尖不要紧靠钢轨底边,要离开轨底边约为道钉厚度的()。900mm轨距,在轨枕中部约()的范围内严禁捣固道渣。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共同特性有()。单开道岔的代号是()。木轨枕钉道时,要使规矩比设计值大(),
- 未用垫板的枕木,斜巷及弯道地段,需道钉()个,成三角形布置。上螺栓时,弹簧垫圈开口应()。900mm轨距,在轨枕中部约()的范围内严禁捣固道渣。在双轨运输巷道中,在采区装载点,两列车体的最突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得小
- 新铺设的轨道,直线目视直顺,曲线目视圆顺,轨道中心线不超过设计的()。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其设置位置必须保证与停放列车及运行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低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
- 井下道砟不可采用()。主要采取上下山线路轨型不得低于()kgm。架线电机车架空线悬挂高度在地面或工业场地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在直巷中铺轨,首先由测量人员每隔()钉一标定线路的中线,并在巷道侧
- 道床外面的部分称为路肩,路肩的宽度不得小于()。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井下运输巷道,轨道坡坡度一般在()。为保持行车平稳和曲线的圆顺性,两相邻曲线之间应插入直线段,600mm轨距干线不小于()m。外轨超过最
- 井下曲线铺设钢轨时,应在铺道前用弯道器弯好,里外股钢轨的半径与曲线中心的半径各相差轨距的()。摘挂钩的上部平车场的坡度应不大于()1/2#
1/3
1/4
1/57‰#
8‰
9‰
- 地面铺轨前,应先铺设底砟,其厚度不小于()。轨道按运输量分有()个级别的运输线路。轨枕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要求,轨枕间距偏差不得超过()。煤矿窄轨轨道在平面上,一般由()组成。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
- 主要运输线路,直线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过()。人力推1T矿车时,坡度一般不大于()。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在变坡点下方略()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9mm
10mm#
11m
- 木轨枕钉道时,要使规矩比设计值大(),以抵消通车后轨距收缩。道渣厚度井下不小于()毫米。由于车轮踏面是1:20的圆锥面,高度不得小于(),躲避硐内严禁堆积杂物。600mm轨距外轨超高不得超过()木栓普通道钉方式的
- 木轨枕的优点不包括()。矿井下窄轨铁道是()。架线机车运行轨道,两平行钢轨间,每隔50m连接一根断面不小于()平方毫米的铜线。电机车运行速度越快,电气制动力矩越大;机车运行中,电气制动()。把钩工摘挂钩操作
- 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最小间距,窄轨道岔规定,900mm轨距不小于()。架线电机车架空线悬挂高度,在行人的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不小于(),在不行人的巷道内不小于()巡道的主要职责有(
- 导致钢轨爬行的主要因素是()。道碴捣固坚实,轨底与轨枕间隙不大于()毫米。煤矿窄轨轨道在平面上,一般由()和圆曲面组成。纵向水平力#
横向水平力
垂直力
牵引力1
2#
3曲线
直线#
圆面
- 起道机间隔一般是()。矿井轨道工在主要运输大巷施工时,且防护人员与施工地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遇有弯道时,防护人员必须在()部位。45号钢,45表示()轨道接头方式应采用悬按,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
- 曲线道岔辙叉号码按导曲线半径划分不包括()m。托绳轮不得高于轨面()mm。在突发事故现场出现的危重伤员,需要通过复苏术进行心跳、呼吸的抢救。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判定复苏是有效的。井下运输巷道,轨道坡坡度
- 轨道路基按其路面与原地表相对位置间填挖方的不同可分为()种路基。铁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应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3
4
5
6#40mm
50mm#
60mm
30思想重视#
扎实推进#
加强生产
- 道砟的捣固须在轨枕底部承轨面范围内进行,中部约()cm范围内不要捣固。10—15
15—20
20—25
20—30#
- “八害”道钉中,钉帽底部与轨底面部密贴,有()mm以上的间隙。下列不属于路基边坡病害的是()。对基床产生下沉、翻浆冒泥的整治措施有()。钢筋混凝土轨枕的优点是()。主要运输巷上下山的上下车场必须设有与绞车(
- 窄轨接头应平整,轨面及内×差不得大于()mm。道岔型号D.X615-4-1216,D.X表示()。摘挂钩的上部平车场的坡度应不大于()煤矿的“一通三防”内容包括()。目前我国煤矿大多数采用窄轨电机车,主要有()三种。1
2#
3
4
- 窄轨道岔基本轨与连接轨垂直磨损不大于()mm。铁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应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最小间距,窄轨道岔规定,600mm轨距不小于()。7#
8
9
1040mm
50mm#
60mm
30552m
- 轨距允许偏差直线段()mm。摆放轨枕时,允许中线偏斜不超过()mm。井下曲线铺设钢轨时,里外股钢轨的半径及曲线中心的半径各相差轨距的()。铺用木枕的曲线段与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的轨道相衔接时,钢轨接头两侧要用
- 为使轨道笔直圆顺,看道人距离拨道人的距离初拨最好在()m以上。道岔尖轨开程为()毫米。窄轨接头应平整,轨面及内×差不得大于()mm。大巷内携带、运送长物料应靠人行道行走,不得肩扛,()在架空线下行走。50
45
35
- 运送钢轨的专车不准乘人,车速不得大于()m/s。园曲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井下道砟可采用()。1.5
2#
3
3.5曲线半径R#
切线长度T#
园曲线长度L#
外矢距E#
转向角(即园心角)&alpha#熔渣#
自燃矸石
卵石#
砂
- 行车速度在1.5米/秒——3.5米/秒之间时,选用道岔的曲线半径,不得小于通过车辆最大轴距的()倍。道岔型号中DK表示()道岔。导致钢轨爬行的主要因素是()。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采取()。9
- 单开曲线道岔型号为DQ622—12----左,其中6代表()。为克服轨道接头低,鱼尾板弯曲和断裂现象,轨枕间距一般为()mm。不属于井下发生火灾根本原因的是()。不属于矿井地质构造的是()。井底车场轨道属于()。维修工
- 对于600mm窄轨轨道,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最小轮背距为()mm。上螺栓时,弹簧垫圈开口应()。窄轨轨道对轨缝的要求,井下直道不大于()mm。扛运枕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531
541#
551
561向上
向下#
向左
向右10
- 串车提升时,使用的单开道岔一般不得小于()号道岔。提升矿车的巷道内必须装有()。超速扑车器摆棍下端轨面高度应在1.07-1.11m之间,即击打长度为()cm。1
2
3
4#阻车器#
安全门
扶手
弯道4-6cm
4-8cm#
5-10cm
- 木枕钉道时,要使轨距比设计值大()mm,以抵消通车后轨距收缩。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为50米以下时不超过()鱼尾式鱼尾板蹭裂纹大于()应更换。井下道砟不可采用()。1#
2
3
4A、2毫米
B、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