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哪些金属属于有色金属()。

    哪些金属属于有色金属()。钢中奥氏体和珠光体的相结构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下列属于铁素体型不锈钢的有()A.锌B.碳C.金D.铁#两者均为固溶体 两者均为混合物 前者是固溶体,后者是混合物#莱氏
  • 解理断裂的特征是()。

    解理断裂的特征是()。HRC的测量范围是()。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无明显塑性变形#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20~70# 20~88 20~90 20~100
  • 根据钢的组织特点,可将热强钢分为()。

    根据钢的组织特点,可将热强钢分为()。珠光体热强钢# 马氏体热强钢# 铁素体热强钢# 奥氏体热强钢# 贝氏体热强钢
  • 非金属夹杂物在钢材中的存在不可避免,其数量和形态只能通过()

    非金属夹杂物在钢材中的存在不可避免,其数量和形态只能通过()来改善。对于黑色金属,布氏硬试验力保持时间是()。晶粒越细小,构成材料的晶粒个数越多,则()。淬火钢奥氏体化后,冷却到350℃~Ms点之间等温,将发生(
  • 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包括()。

    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包括()。铁素体不锈钢在500-800度长时间加热,会造成钢的脆性,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所致。钢按化学成份分类,分为()。哪些金属属于有色金属()。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γ--Fe α--
  • 在铁碳相图中,关于共析转变说法正确的是()。

    在铁碳相图中,关于共析转变说法正确的是()。热处理过烧是()。共析转变是恒温转变# 共析转变产物是莱氏体 共析转变产物是珠光体# 共析转变反应式是A→F+Fe3C#可通过退火矫正的缺陷 可通过正火矫正的缺陷 可通过淬
  • 下列属于面缺陷的是()。

    下列属于面缺陷的是()。AL、ACl、Arl三者关系是()对于金相组织检验,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为宜。晶体外表面# 线缺陷 晶粒边界# 孪晶界#相等 AL>ACl>Arl ALD.Arl100m㎡ 200m㎡ 300m㎡ 400m㎡#
  • 晶核的形成有()方式。

    晶核的形成有()方式。上、下贝氏体的亚结构是()低碳马氏体的碳原子偏聚在()附近。在钢的各种组织中,白点敏感性下降的顺序是()自发形核(异质形核) 非自发形核(异质形核)# 自发形核(均质形核)# 非自发形
  • 关于亚共析钢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亚共析钢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77%B.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218%C.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77%D.室温平衡组织铁素体+珠光体
  • 关于面心立方晶格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面心立方晶格说法正确的是()。在物镜上滴松柏油的作用是()。()基体的热强钢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再结晶温度。铸铁的石墨型态有()。原子数为2 原子半径为1/4A 配位数12# 至密度0.74#增大物镜上的孔
  • 宏观浸蚀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

    宏观浸蚀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BS的含义是()疲劳断口的典型宏观特征为()。关于奥氏体说法正确的是()。能观察金属结晶或加工产生的组织特征细节# 能粗视定性分析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观察金属的晶粒度 观察
  • 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

    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下贝氏体、回火位错马氏体、回火孪晶马氏体三种组织的断裂韧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能完全代表晶格特征# 与晶格特征基本相同 最小几何单元# 几何单元下贝氏体>M位错>
  • 低倍检验分为()两种方法。

    低倍检验分为()两种方法。酸蚀试验中仲裁检验方法是()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酸浸# 腐蚀 硫印# 磨抛冷酸蚀 热酸蚀# 电解腐蚀能完全代表晶格特征# 与晶格特征基本相同 最小几何单元# 几何
  • 横截面金相试样可以研究()。

    横截面金相试样可以研究()。钢的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偏析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偏析。试样自表至里的组织变化情况# 表面缺陷的分析,如裂纹、脱碳、氧化# 晶粒度的测定# 非金属夹杂
  • 铁碳相图中E点的含义包括()。

    铁碳相图中E点的含义包括()。索氏体的金相组织,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才能分辨出其组织结构。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共晶点 含碳量2.11%# 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 钢和铸铁的分界点#200
  • 液态金属均匀形核的要素是()。

    液态金属均匀形核的要素是()。高碳马氏体中碳化物析出方式是()铸铁的石墨型态有()。在铁碳相图中,关于共析转变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必须过冷B.液态金属中有结构起伏C.液态金属有能量起伏D.液态金属中有第
  • 配制宏观浸蚀剂时,必须考虑浸蚀剂的()。

    配制宏观浸蚀剂时,必须考虑浸蚀剂的()。按标准,渗碳淬火的效硬化层深度指用9.8N的负荷测维氏硬度,由试件表面一直到()处的垂直距离。奥氏体与铁素体相比其()。A.通用性B.稳定性C.安全性D.经济性#350HV 450HV 55
  • 铸铁的石墨型态有()。

    铸铁的石墨型态有()。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金属结晶的条件包括()。片状# 球状# 蠕虫状# 花状莱氏体# 珠光体 共晶渗碳体A.能量条件B.晶和形成C.相起伏D.晶核长大#
  • 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结晶的不同之处()。

    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结晶的不同之处()。金相照相时要选择适合的滤光片,若用消色差镜头时,用()色滤光片。同素异构转变时,新相往往是在旧相的晶界或某些特定部位形核# 同素异构转变时过冷倾向比液态结晶大得多# 同
  • 钢按化学成份分类,分为()。

    钢按化学成份分类,分为()。粒状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强度相比的结果是()A.非合金钢B.低合金钢C.合金钢D.高合金钢#粒贝强度≈下贝强度, 粒贝强度<下贝强度,# 粒贝强度>下贝强度
  • 面缺陷包括()。

    面缺陷包括()。奥氏体过冷到50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A.刃型位错B.螺型位错C.晶界D.亚晶界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索氏体 屈氏体#
  • 金属按其性质、特点通常分为()

    金属按其性质、特点通常分为()偏析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偏析。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 无色金属 重金属白点 树枝状# 点状# 方形#
  • 关于奥氏体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奥氏体说法正确的是()。BS的含义是()15-2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为()。热处理过烧是()。贝氏体转变特点()。偏析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偏析。γ–Fe中融入溶质元素形成的固溶体# 属于固溶体
  • 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分类,可将其分()。

    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分类,可将其分()。印相的步骤顺序是()硫化物# 氧化铝# 硅酸盐# 球状氧化物# 颗粒球状感光——显影——定影——水洗——上光# 定影——显影——感光——上光 感光——定影——显影——上光
  • 实际金属强化的机制有()。

    实际金属强化的机制有()。细晶强化# 提高含碳量 固溶强化# 位错强化#
  • 金属结晶的条件包括()。

    金属结晶的条件包括()。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结晶的不同之处()。下列属于铁素体型不锈钢的有()A.能量条件B.晶和形成C.相起伏D.晶核长大#同素异构转变时,新相往往是在旧相的晶界或某些特定部位形核# 同素异构转变
  • 关于包晶转变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包晶转变说法正确的是()。包晶转变不是恒温转变 包晶转变是恒温转变# 包晶转变反应式是L+α→β# 包晶转变反应式是L→α+β
  • 奥氏体过冷到350~55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索氏体。()

    奥氏体过冷到350~55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索氏体。()检验材料缺陷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测试方法一般采用()。奥氏体过冷到50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非金属夹杂物在钢材中的存在不可避免,其数量和形态
  • 亚共析钢淬火可得到()组织。

    亚共析钢淬火可得到()组织。洛氏硬度以()表示。&-Fe的晶格属于()。铁素体 珠光体 马氏体# 贝氏体#HS HB HR# HM面心立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 简单立方晶格 密排立方晶格
  • 片状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片间距和珠光体的直径。()

    片状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片间距和珠光体的直径。()奥氏体过冷到()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获得上贝氏体。12CrMoV钢是()型热强钢。对于烧结件和不锈钢等难渗碳件进行渗碳的最好方法是()正确# 错误600~670℃
  • 关于渗碳体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渗碳体说法正确的是()。钢中()杂质元素导致钢的热脆性。()基体的热强钢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再结晶温度。12CrMoV钢是()型热强钢。金属按其性质、特点通常分为()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 含碳量6.69%#
  • 在成份相同的条件下,片状珠光体比粒状珠光体具有较少的相界面,

    在成份相同的条件下,片状珠光体比粒状珠光体具有较少的相界面,其硬度、强度低,塑性较高。()高碳高合金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加热至MS点下保温,残余奥氏体直接转变为()铁碳相图中共析转变的产物,叫做()。HRC的测量范
  • 钢在奥氏体化后被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

    钢在奥氏体化后被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上这一中温区转变而成贝氏体组织。()奥氏体过冷到()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获得上贝氏体。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分类,可将其分()。配制宏观浸蚀剂时
  • 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是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随着钢中含碳量增

    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是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随着钢中含碳量增加,二次渗碳体的数量也愈多。()常用的金相试样浸蚀液有()。奥氏体过冷到()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获得上贝氏体。正确# 错误100%的酒精溶液 2%的硫酸
  • 金相照相时要选择适合的滤光片,若用消色差镜头时,用()色滤光

    金相照相时要选择适合的滤光片,若用消色差镜头时,用()色滤光片。钢中常见非金属夹杂物()。黄# 蓝 绿# 白碳化物 硫化物# 氧化物# 硅酸盐#
  • 高锰耐磨钢常在铸态使用的原因是因为其加工硬化能力强,使得切削

    高锰耐磨钢常在铸态使用的原因是因为其加工硬化能力强,使得切削加工困难。()上贝氏体显微组织特征呈()。正确# 错误羽毛状# 黑色针叶状 片层状 粒状
  • 关于铁素体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铁素体说法正确的是()。马氏体时效钢属于()。γ–Fe中融入溶质元素形成的固溶体 属于固溶体# 保持体心立方晶格# 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良好#合金钢 耐磨钢 超高强度钢# 碳钢
  • 铁一渗碳体相图中的A3温度,在一定范围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铁一渗碳体相图中的A3温度,在一定范围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高速钢过烧组织的特征是()。机械构件静载断口中心纤维区为典型的()。HRC表示使用的压头是()。屈氏体与珠光体相比,其()。正确# 错误晶界
  • 照片过于灰黑,其原因有()。

    照片过于灰黑,其原因有()。当观察奥氏体等温分解产物(细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的弥散时,采用较好的照明方法为()。相纸曝光过度# 相纸显影过度# 显影液温度过高# 定影时间过长偏光 暗埸 相衬#
  • 奥氏体过冷到600~67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屈氏体。()

    奥氏体过冷到600~67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屈氏体。()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非金属夹杂物检验的放大倍数为()。奥氏体的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化学分析法分为()正确# 错误50 100# 500 1000减小 不变 增大#
365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