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球铁中所谓石墨形态是指()的形状。纵向取样主要检验()印相的步骤顺序是()BS的含义是()哪些金属属于有色金属()。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下面描述正确的有()单颗石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钢的
- 对高强度球铁,应确保基体组织中含有较多()数量;对高韧性球铁应确保高的()数量。铁素体的晶格类型是()珠光体,铁素体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体心立方#
- 高碳马氏体的()%碳原子偏聚在立方晶格的一轴,而()%碳原子集中在另二轴上,其结果形成的马氏体为()晶格。淬火钢适宜的硬度测试方法是()。影响马氏体硬度的主要因素是()。共析碳钢进行珠光体转变时,原子扩散
- Al-Sn轴承合金中Sn的形态和颜色是()。亚共析钢由奥氏体相区缓慢冷至室温的组织为()。圆粒状,灰黑色珠光体和一次渗碳体
珠光体和铁素体#
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
- 淬火低碳钢在高于400℃回火时,α相回复呈(),后再结晶为()晶粒。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压力加工铝合金中新型的高强度合金是()。材料中的空洞、夹杂物等原子偏离周期排列的三位缺陷通常被称为()
- 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呈()状,其渗碳体分布在();下贝氏体的铁素体呈()状,其渗碳体或碳化物分布在()。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改组是依靠()进行的。条状,铁素体条之间;片状,铁素体片之内滑移方式
切变形式#
扩
- 球铁当等温温度在Ms附近时,获得()组织,部分奥氏体化等温淬火,则获得()。铁素体不锈钢有三个脆性加热温度范围,475℃脆性是在400~500℃温度范围内长时加热的结果;σ相析出脆性是在500~700℃温度范围内长时加热的结
-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结合力强,阻碍碳的扩散,阻碍马氏体分解。Cr,Mo,W,V
- 马氏体转变的惯习面含义是()。淬火钢在()°C回火时,晶粒长大,球状Fe3C粗化。铸铝变质处理的作用是()。下列方法中()不能检验出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纯铁在700℃时具有的晶格类型是()。马氏体躺在母相上生长的
- 在金相研究中大多使用()相衬法,其可获得()的衬映效果便于观察鉴定。当观察奥氏体等温分解产物(细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的弥散时,采用较好的照明方法为()。关于铁素体说法正确的是()。根据夹杂物的形
- 偏振光装置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的调整。钢中含洛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金属按其性质、特点通常分为()起偏镜、检偏镜、载物台中心铁素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
- 球状透明夹杂物(如球状的SiO2和硅酸盐)的正交偏振光下观察呈现独特的(),当这种类型夹杂物形成长条状时则()亦随之消失。高碳马氏体中碳化物析出方式是()机械构件静载断口中心纤维区为典型的()。按渗碳体的
- 相衬装置主要是由()组成。高速钢和Cr12型模具钢测定碳化物不均匀性应在()状态下进行。环形光栏和相板正常淬火,
退火,
正常淬火+高温回火,#
正常淬火+低温回火
- 各向同性金属各个方向上的光学性质都是一致的,在()偏振光下即使转动载物台所观察到的是()。屈氏体与珠光体相比,其()。一般认为共析钢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为()正交,漆黑一片强度比珠光体高;硬度低
强度和硬度
- 各向异性金属的多晶体晶粒组织,在()偏振光下观察,可以看到()的晶粒,表示晶粒位向的差别。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改组是依靠()进行的。金相照相时要选择适合的滤光片,若
- 偏振光有(),(),()三类。在起偏镜的后面插入1/4λ波片就可使()偏振光变成()偏振光。晶核的形成有()方式。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正光三类,直线,圆自发形核(异质形核)
非自发形核(异质形核)#
自发
- 钢中马氏体转变是一种无扩散转变,根据主要是(),()。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同于原奥氏体含碳量、马氏体在极低温度下仍然具有很高转变速度
- 相衬金相研究只能鉴别试样表面一定范围内的()和提高金相组织中细微结构及反射率接近的不同物相的()。马氏体转变温度Mf的含义是()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研磨试样分为()高度微小差别、衬度马
- 钢中碳元素在()组织中的含量越高,其淬火组织的硬度也越高,原因主要是()、()。奥氏体,固溶强化、相变强化
- 各向异性夹杂物在正交偏振光下观察,转动载物台360°时有(),()现象。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HRC表示使用的压头是()。屈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高倍放大看()。四次消光、四次发亮硝酸酒精
盐酸加水
- 针状马氏体的亚结构是()。焊拉之头中结晶裂纹的开裂形式是()BS的含义是()粒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决定于()。液态金属均匀形核的要素是()。孪晶沿晶#
穿晶
混晶贝氏体转变完全温度,
贝氏体转变停止温度,
贝氏
- 除了常见的上、下贝氏体外,还可能出现(),()和()等贝氏体形态。BS的含义是()疲劳断口的典型宏观特征为()。关于共晶转变说法正确的是()。无碳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柱状贝氏体贝氏体转变完全温度,
贝氏体转
- 至今,除发现铁基合金中可能出现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之外还可出现(),(),()等马氏体形态。钢中()杂质元素导致钢的热脆性。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蝶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ε-马氏体P
-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影响描述正确的是()()钢的拉伸曲线的屈服阶段呈锯齿状,有上、下屈服点。随着塑性变形,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
随着塑性变形,塑性、韧性下降。#
随着塑性变形,金属的强度、塑性下降。
随着塑
- 非金属夹杂按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可分为()。对于金相组织检验,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为宜。钢中常见非金属夹杂物()。A.硫化物类型B.氧化铝类型C.硅酸盐类型D.球状氧化物类型#100m㎡
200m㎡
300m㎡
400m㎡#碳
- 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铸铝变质处理的作用是()。片状珠光体#
球状珠光体#
索氏体
托氏体细化硅相#
粗化硅相
产生新相
- 马氏体不锈钢的最终热处理是()共析碳钢进行珠光体转变时,原子扩散情况是()。软化退火
淬火#
回火#
固溶处理Fe原子扩散;C原子不扩散
Fe原子扩散;C原子也扩散#
Fe原子不扩散;C原子扩散
Fe原子不扩散;C原子也不
- 平行光线照明的效果较差,除在()使用外不常采用。奥氏体过冷到()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获得上贝氏体。暗埸照明600~670℃
550~600℃
240~350℃
350~550℃#
- 不锈钢按组织成份可分为()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分类,可将其分()。A.奥氏体型B.马氏体型C.铁素体型D.奥氏体-铁素体型E.沉淀硬化型#硫化物#
氧化铝#
硅酸盐#
球状氧化物#
颗粒球状
- 在暗场照明下,从目镜中观察到硫化物呈(),氧化铁呈(),硅酸盐()。&-Fe的晶格属于()。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铸铁的石墨型态有()。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硫化物呈不透明并有亮边;氧
- 作偏光研究时,金相显微镜的光路中心必须有()和(),当使其正交时则没有光线通过检偏镜而产生()现象。过共析钢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的分布形式是()。起偏镜、检偏镜、消光全部分布在珠光体内
一部分分布在珠光
- 下列属于铁素体型不锈钢的有()金属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组织称为()。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0Cr13#
1Cr17#
1Cr17Ti#
4Cr13组织
组元
合金
相#片状珠光体#
球状珠光体#
- 偏析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偏析。当多晶体进行塑性变形时,晶界对塑性变形的阻碍作用被称为()。白点
树枝状#
点状#
方形#加工硬化
竹节现象#
各向异性
固溶强化
- 进行暗场观察,金相显微镜必须具备();();()。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改组是依靠()进行的。化学分析法分为()明暗变换遮光板、环形反射镜、曲面反射镜三个主要装置
- 暗场照明主要有三个优点();();()。HRC的测量范围是()。渗碳层深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淬火态的钢材用锤击法一次打断,并将断口磨平,在()中的腐蚀30s左右,测定其被腐蚀的黑色层深即渗碳层深度。金相照相时
- 化学分析法分为()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仪器分析
仲裁分析
-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下面描述正确的有()晶核的形成有()方式。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原来的等轴晶粒将逐渐沿其变形方向伸长。#
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原来的等轴晶粒将逐渐沿其变形方向缩短。
变形量很大时
- 不锈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纵向取样主要检验()铬不锈钢#
镍铬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
沉淀硬化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钢的晶粒度
钢的显微组织
钢的碳化物
- 退火可消除钢的()并能()。疲劳断口的典型宏观特征为()。关于渗碳体说法正确的是()。应力#
提高强度
细化晶粒#
得到所需要的组织贝壳状花样#
结晶状花样
人字形花样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
含碳量6.69%#
脆而硬的
- 点缺陷包括()。对于金相组织检验,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为宜。关于奥氏体说法正确的是()。间隙原子#
空位#
晶界
置换原子#100m㎡
200m㎡
300m㎡
400m㎡#γ–Fe中融入溶质元素形成的固溶体#
属于固溶体#
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