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Ms的物理意义是,新旧两相之间的自由能差达到了马氏体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的温度。()贝氏体产生在()后的组织中。正确#
错误等温淬火处理#
回火
退火
正火
- 锡基轴承合金的组织是由黑色的锡基α固溶体和白色的Sn、SB.方块及白色星形或针状的Cu、SB,或Cu、Sn相所组成。()珠光体形成温度为()℃,片间距为0.6~0.8μm。其硬度在HRC.22~27的范围内。高速钢和Cr12型模具钢测
- Cu-2%Be合金780℃固溶化后淬火可使硬度提高到1250-1500MPA。()BS的含义是()铁素体不锈钢有三个脆性加热温度范围,475℃脆性是在400~500℃温度范围内长时加热的结果;σ相析出脆性是在500~700℃温度范围内长时加热的
- 含Sn10%的Cu-Sn合金铸态组织是单相树枝状α组织。()按形成温度的高低,正确的顺序是()铁素体不锈钢有三个脆性加热温度范围,475℃脆性是在400~500℃温度范围内长时加热的结果;σ相析出脆性是在500~700℃温度范围内长
- Al-Cu-Mg锻造铝合金中产生时效的主要相是T相和β相。()常用的金相试样浸蚀液有()。晶体在()作用下,其中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位移的现象叫滑移。HRC表示使用的压头是()。正确#
错误1
- 铝硅11%的合金组织是由Al基固溶体的粗大的针状共晶硅组成。()非金属夹杂物在钢材中的存在不可避免,其数量和形态只能通过()来改善。正确#
错误提高钢的纯净度#
降低非金属夹杂物的总量#
良好的轧制或锻造#
热处理
- 高锰钢经过淬火获得高碳马氏体可大大提高它的硬度,从而有很高的耐磨性能,所以它属于耐磨钢。()相衬法产生衬度,主要是由于物相的()所产生的。高速钢过烧组织的特征是()。正确#
错误不同反射率
不同高度差#
表面
- 稳定化处理是为评定18-8型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正火和退火工艺的主要区别是()不同。关于面心立方晶格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冷却速度#
升温时间
保温时间原子数为2
原子半径为1/4A
配位数12#
至密度0.
- 高速钢过热与过烧的分界是显微组织中是否出现次生莱氏体,过热刀具可重新退火后予以消除,过烧则是不可挽救的缺陷。()纵向取样主要检验()下贝氏体、回火位错马氏体、回火孪晶马氏体三种组织的断裂韧性由大到小的顺
- 3Cr2W8V钢因钢中含碳量为0.3%,所以它是亚共析钢,高速钢含碳量为0.7~0.8%,所以它属于过共析钢。()哪些金属属于有色金属()。正确#
错误A.锌B.碳C.金D.铁#
- 测定模具钢和高速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是在钢材的横向截面1/4D.处的横向磨面上进行金相观察来测定。()正确#
错误
- 冷作模具钢要求具有高的强度、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足够的韧性,是因为它工作时要受高的压力、剧烈的摩擦力和高的冲击力。()视场光阑的主要作用是()。正确#
错误为了减少镜简内部的反射与炫光,从而提高映象的衬
- 通常球铁的磷共晶含量应控制在2%以下。()奥氏体与铁素体相比其()。关于亚共析钢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强度较铁素体高;硬度较铁素体低
强度和硬度都较铁素体高#
强度较铁素体低;硬度较铁素体高
强度和硬
- 耐磨铸铁的渗碳体含量应控制在5%以下。()£-Fe晶格属于()。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解理断裂的特征是()。正确#
错误面心立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
简单立方晶格
密排立方晶格莱氏体#
珠光体
共晶渗碳
- 获得可锻铸铁的必要条件是铸造成白口件,而后进行石墨化退火。()断面收缩率(Z),乃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的百分比。共析碳钢进行珠光体转变时,原子扩散情况是()。纯铁在700℃时具有的晶格
- 球化不良的特征是除少量的球状石墨外,尚有少量的厚片状石墨存在。()正确#
错误
- 评定球铁的球化程度,石墨的面积率愈接近1时,该石墨愈接近球状。()奥氏体起始晶粒度总是()奥氏体实际晶粒度。高碳马氏体中碳化物析出方式是()金相照相时要选择适合的滤光片,若用消色差镜头时,用()色滤光片。
- 可锻铸铁中的团絮状石墨是从液体中直接析出而得到的。()()基体的热强钢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再结晶温度。正确#
错误铁素体
珠光体
奥氏体#
马氏体
- 回火稳定是由于合金元素改变碳化物形成温度,并且高温回火时形成的特殊碳化物延迟α相的回复和再结晶,因而使硬度、强度仍保持很高水平。()上、下贝氏体的亚结构是()索氏体的金相组织,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才能
- θ-Fe3C是亚稳相,ε-Fe3C是稳定相。()上、下贝氏体的亚结构是()面缺陷包括()。正确#
错误孪晶,
位错,#
孪晶+位错A.刃型位错B.螺型位错C.晶界D.亚晶界
- 二次硬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残余奥氏体在回火时产生二次淬火。()压力加工铝合金中新型的高强度合金是()。检验材料缺陷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测试方法一般采用()。正确#
错误Al-Mg-Zn合金,#
Al-Cu-Mg合金,
Al-Mn-Si合
-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机械性能变化的总趋势是回火温度升高,硬度、强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奥氏体起始晶粒度总是()奥氏体实际晶粒度。HRC表示使用的压头是()。索氏体、珠光体、屈氏体三者之间的强度关系是(
- 钢中的贝氏体组织只能在等温冷却时形成。()在C.曲线的鼻子处,孕育期最短,故()&-Fe的晶格属于()。正确#
错误过冷奥氏体最稳定,转变速度最快
过冷奥氏体最稳定,转变速度最慢
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转变速度最快。
- 淬火碳钢在200~300℃时回火,其残余奥氏体可能转变为回火屈氏体或上贝氏体。()淬火钢适宜的硬度测试方法是()。当多晶体进行塑性变形时,晶界对塑性变形的阻碍作用被称为()。实际金属强化的机制有()。解理断裂
- 贝氏体相变过程中,既有碳的扩散,又有铁和合金元素的扩散。()钢中含洛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正确#
错误铁素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 上贝氏体是一种强韧化比下贝氏体更好的组织。()横截面金相试样可以研究()。正确#
错误试样自表至里的组织变化情况#
表面缺陷的分析,如裂纹、脱碳、氧化#
晶粒度的测定#
非金属夹杂物
- 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所组成的非层片状混合物组织。()马氏体时效钢属于()。铁素体不锈钢在500-800度长时间加热,会造成钢的脆性,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所致。正确#
错误合金钢
耐磨钢
超高强度钢#
碳钢过热
晶
- 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浮突特征是相同的。()马氏体不锈钢的最终热处理是()正确#
错误软化退火
淬火#
回火#
固溶处理
- 钢的奥氏体晶粒度级别越低,板条马氏体的领域越小或片状马氏体越细。()晶向指数是晶体中表示所有相互()方向一致的晶向。正确#
错误垂直
平行#
垂直或平行
异面
- 钢的含碳量越高,马氏体转变温度也越高。()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抛光,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Fe的晶格属于()。钢按化学成份分类,分为()。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正确#
错误机械抛光
电解抛光#面心立
- 钢中马氏体是一种含碳的过饱和固溶体。()相衬法产生衬度,主要是由于物相的()所产生的。奥氏体的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正确#
错误不同反射率
不同高度差#
表面不同厚度的薄膜减小
不变
增大#
无规律
- 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组织。()按形成温度的高低,正确的顺序是()正确#
错误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珠光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
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 低碳钢淬火后组织一定是位错马氏体。()材料中的空洞、夹杂物等原子偏离周期排列的三位缺陷通常被称为()。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结晶的不同之处()。正确#
错误点缺陷
线缺陷
面缺陷
体缺陷#同素异构转变时,新相往
- 铁碳相图中共析转变的产物,叫做()。高速钢和Cr12型模具钢测定碳化物不均匀性应在()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铝合金中新型的高强度合金是()。关于共晶转变说法正确的是()。奥氏体
铁素体
莱氏体
珠光体#正常淬火,
- 在正交偏振光下观察透明球状夹杂物时,可看到黑十字和等色环。()压力加工铝合金中新型的高强度合金是()。正确#
错误Al-Mg-Zn合金,#
Al-Cu-Mg合金,
Al-Mn-Si合金,
Al-Cu-Mn合金
- 晶粒越细小,构成材料的晶粒个数越多,则()。不锈钢按组织成份可分为()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高;材料的各向异性越明显。
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低;材料的各向同性越明显
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低;材料的各向
- 当非金属原子的半径与过渡族原子半径之比()时,其结构很复杂,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小于0.59#
大于0.59
等于0.59
任意
- 低倍检验分为()两种方法。解理断裂的特征是()。在铁碳相图中,关于共析转变说法正确的是()。酸浸#
腐蚀
硫印#
磨抛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无明显塑性变形#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共析转变是恒温转变#
共析转变产物是莱
- 自然光通过尼科尔棱镜或人造偏振片后,就可获得偏振光。()高锰钢为了获得柔韧之奥氏体组织,故需水韧处理;1Cr18Ni9Ti奥氏本不锈钢在固溶处理时,为了进一步消除晶间腐蚀倾向,还需要进行稳定化处理;沉淀硬化物不锈钢
- 明场照明时应用环形光栏,暗场照明时应用圆形光栏。()材料中的空洞、夹杂物等原子偏离周期排列的三位缺陷通常被称为()。正确#
错误点缺陷
线缺陷
面缺陷
体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