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共析钢由奥氏体相区缓慢冷至室温时的组织为珠光体加一次渗碳体。()正确#
错误
- 根据相图,以铁素体为基体的亚共析钢可满足要求材料具有较好强度和韧性或要求材料具有高的塑性韧性的要求。()正确#
错误
- 珠光体的转变是一个形核,长大的过程。()不锈钢按组织成份可分为()正确#
错误A.奥氏体型B.马氏体型C.铁素体型D.奥氏体-铁素体型E.沉淀硬化型#
- 奥氏体晶粒越细,强度高,韧性好。()显微硬度值的标识方法是()晶向指数是晶体中表示所有相互()方向一致的晶向。正确#
错误xxxHB.S10/3000
xxxHV0.2#
xxHRC.垂直
平行#
垂直或平行
异面
- 粒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决定于渗碳体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的均匀程度。()视场光阑的主要作用是()。正确#
错误为了减少镜简内部的反射与炫光,从而提高映象的衬度#
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调节视场的大小
调节视场的方向
- 粒状珠光体中渗碳体的颗粒愈小,则相界面愈少,它的强度和硬度将愈高。()珠光体形成温度为()℃,片间距为0.6~0.8μm。其硬度在HRC.22~27的范围内。钢中常见非金属夹杂物()。正确#
错误800—670
500—670
700~670
- 在珠光体转变中,碳的析出和铁的晶体点阵的改组是依靠切变方式进行的。()正确#
错误
-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条状马氏体呈羽毛状。()机械构件静载断口中心纤维区为典型的()。面缺陷包括()。正确#
错误脆性断裂
塑性断裂#
疲劳断裂A.刃型位错B.螺型位错C.晶界D.亚晶界
- 淬火后的组织一般为马氏体。( )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正确#
错误能完全代表晶格特征#
与晶格特征基本相同
最小几何单元#
几何单元
- 外加磁场可促进马氏体的相变。()晶粒越细小,构成材料的晶粒个数越多,则()。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改组是依靠()进行的。正确#
错误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高;材料的各向异性越明显。
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
- 低碳板条状马氏体中板条群的大小取决于奥氏体晶粒度大小。()对于黑色金属,布氏硬试验力保持时间是()。关于奥氏体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5~10秒
10~15秒#
15~20秒
20~25秒γ–Fe中融入溶质元素形成的固溶
- 一般认为共析钢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是渗碳体。()正确#
错误
- 中、高碳马氏体的晶格是体心立方晶格。()亚共析钢是碳的质量分数()0.77%。用放大500倍时测得晶粒度为1级,则相当于标准晶粒度为()。正确#
错误A.大于B.等于C.小于D.约等于1级
3级
4级
5级#
- 正火仅包括普通正火和等温正火两种。()()钢的拉伸曲线的屈服阶段呈锯齿状,有上、下屈服点。奥氏体过冷到()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获得上贝氏体。引起钢中白点缺陷的主要因素是()。正确#
错误铸铁
淬火后低、中温
- 铸造碳钢件按含C量多少,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正确#
错误
- 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并且加热温度的影响比保温时间更为明显。()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改组是依靠()进行的。所谓晶胞即在晶体的空间点阵中取出的一个()。正确#
错误滑移
- 对金属材料金相组织的检验应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进行。()配制宏观浸蚀剂时,必须考虑浸蚀剂的()。物业管理师的执业范围不包括()。正确#
错误A.通用性B.稳定性C.安全性D.经济性#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
- 相变过程中的过冷或过热是一种热处理缺陷。()相衬法产生衬度,主要是由于物相的()所产生的。当观察奥氏体等温分解产物(细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的弥散时,采用较好的照明方法为()。正确#
错误不同反射率
- 马氏体转变时,晶格结构的改组依靠扩散方式。()正确#
错误
- 片状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片间距和珠光团体的直径。因为珠光体的片层越细,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越多,其塑性变形抗力就越大,因而其强度、硬度越高。()印相的步骤顺序是()偏析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表
- 体心立方晶胞中的原子的个数为2。()正确#
错误
- 对于黑色金属,布氏硬试验力保持时间是()。钢中含洛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照片过于灰黑,其原因有()。关于渗碳体说法正确的是()。5~10秒
10~15秒#
15~20秒
20~25秒铁素体型不锈钢
- 马氏体的硬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故碳的质量分数为1.2%的钢淬火后其硬度一定大于相同淬火条件下碳的质量分数为1.0%的钢。()()基体的热强钢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再结晶温度。正确#
错误铁素体
珠光体
- 在成份相同的条件下,片状珠光体比粒状珠光体具有较少的相界面,其硬度、强度较低,塑性较高。()压力加工铝合金中新型的高强度合金是()。正确#
错误Al-Mg-Zn合金,#
Al-Cu-Mg合金,
Al-Mn-Si合金,
Al-Cu-Mn合金
- 铁碳相图中E点的含义包括()。共晶点
含碳量2.11%#
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
钢和铸铁的分界点#
- 上贝氏体显微组织特征呈()。羽毛状#
黑色针叶状
片层状
粒状
- 马氏体的转变特征的无扩散性是指在相变过程中所有原子都不发生迁移。()低合金钢按()分为普通质量低合金钢和优质低合金钢以及.特殊质量低合金钢。各相同性非金属夹杂物,在正交偏振光下观察,旋转载物台时,其光示特
- 马氏体是由奥氏体直接转变而来,且是非扩散性转变,所以马氏体与转变前的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影响描述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随着塑性变形,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
随着塑性变形,塑性、韧性下
- 金属中晶体缺陷的存在会使金属的力学性能降低,所以通常希望金属中的晶体缺陷越少越好。()低碳马氏体的碳原子偏聚在()附近。关于包晶转变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孪晶界
位错线#包晶转变不是恒温转变
包晶转
- 晶界上的原子因具有较高的能量而呈现出不稳定性,所有导致加热时晶界的氧化。()正确#
错误
- 过烧现象主要表现为金属的晶粒粗大,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当过烧严重时,甚至会形成魏氏组织。()亚共析钢是碳的质量分数()0.77%。关于奥氏体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A.大于B.等于C.小于D.约等于γ–Fe中融入溶质元
- 非金属夹杂物会严重降低钢的塑性、韧性,但对钢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强度影响不大。()用放大500倍时测得晶粒度为1级,则相当于标准晶粒度为()。钢中含洛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在钢的各种
- 试样切取应避开剪切、加热影响的区域。()正确#
错误
- 对检验出来的试样缺陷应依据有关标准进行评级,评级应做到客观事实。()马氏体转变温度Mf的含义是()一次渗碳体是从()中析出的。金属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组织称为()。关于奥氏
- 比较法是通过与标准系列评级图对比来评定平均晶粒度。()低碳马氏体的碳原子偏聚在()附近。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抛光,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关于面心立方晶格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孪晶界
位错线#机械抛光
- 如出现酸液喷溅应首先用抹布擦除酸液,然后用碱液中和,最后清水冲洗。()晶粒越细小,构成材料的晶粒个数越多,则()。正确#
错误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高;材料的各向异性越明显。
晶粒各向异性混乱程度越低;材料
- 在显微组织中晶粒尺寸和位置都是随机分布的()显微硬度值的标识方法是()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正火和退火工艺的主要区别是()不同。正确#
错误xxxHB.S10/3000
xxxHV0.2#
xxHRC.硝酸酒精
盐酸加
- 夹杂物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材压缩变形程度。()溴化钾在显影液中的作用是()。晶体的线缺陷包括()。铁素体不锈钢在500-800度长时间加热,会造成钢的脆性,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所致。金属结晶的条件包括(
- 宏观断口上看到冰糖状特征,则该断口属于沿晶断裂断口,否则不是。()晶体的线缺陷包括()。贝氏体转变特点()。正确#
错误空位
晶界
亚晶界
位错#只具有珠光体的扩散型转变特点
只具有马氏体的切变型转变特点
既具
- 晶粒度测定并不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珠光体形成温度为()℃,片间距为0.6~0.8μm。其硬度在HRC.22~27的范围内。正确#
错误800—670
500—670
700~670#
3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