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铁路供电设备对地面电压在()以上者称为高压设备。接触网作业车运行中,实施()制动时,必须迅速切断发动机的动力。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为白底()字体和格,用于接触网远离带电体作业。一般额定电压为500V及以上的设
- 额定功率为10W的三个电阻,R1=10Ω,R2=40Ω,R3=25Ω,串联接于电路中,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0mA
0.5A#
lA
180mA
- 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作灯柱时,梢径一般采用()mm为宜。异常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直流()光字牌亮导线采用钳压接续管连接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mm。在沟内作业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有一磁电系表头,
- 灯塔基础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号。无绝缘挡板的雨天,在接触网进行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者与接地体应保持的最小距离为()。限界门杆身弯曲度不超过杆全长的千分之()。电路中有A、B、C三点,当选择A为参考点
- 配电箱长度在()m以上时,应采用双门。当接触网作业车工作完毕,升降回转作业平台上、下所有开关必须置()位。流互二次接()负载,工作状态接近于短路混凝土基础的养护采用()养护方法。塑料护套线使用于()场所。
- 站场灯柱高度一般为()。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6-7m
8-9m#
10m
11m1m
3m#
2m
4m
- 塑料护套线使用于()场所。接触网作业车运行中,实施()制动时,必须迅速切断发动机的动力。当接触网作业车工作完毕,升降回转作业平台上、下所有开关必须置()位。在()不经常操作的木制配电箱底板,可不包铁皮。闸
- 半硬塑料管的连接,通常采用()。一般额定电压为500V及以上的设备,选用()的兆欧表在电流测量回路中,若()转换开关,当开关转换时,将会造成流互二次开路明配电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倍。用钳形电流表
- 两座灯桥间距离一般为()m。当轨道起重机起重作业时,风力应不大于()级。半硬塑料管配线敷设时,当线路直线长度大于()m,梢径一般采用()mm为宜。均质连续的物体,其重心决定于该物体的()。0.38(0.22)kV架空
- 已知R、L、C串联电路中,uc滞后端电压u为9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直流母线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变化范围串联谐振可能发生在()。自动闭塞架空线路信号线在居民区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m。运行中的电压互
- 电缆与公路交叉时与路面的最小净距()m。当机车信号由双黄灯、双黄灯闪、交流计数黄灯变为白灯时,控制作业车前方()m停车。万向传动装置的传动轴解决()的问题。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作灯柱时,梢径一般采用()mm为宜
- 铅护套多芯电力电缆,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倍。10(6)kV与10(6)kV架空线路交跨且在最大弛度时,导线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m15
30#
20
102.0#
2.5
3.0
3.5
- 裸铝装控制电缆()与其他外护层的电缆穿人同一根管内。不宜
严禁#
可以
必须
- 粘接法配线适用于()。异常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直流()光字牌亮如发现10KV线路断线,要远离断线地点()m.一般室内
室内场所
干燥房屋内#
潮湿房内110V
220V#
0V8#
4
10
- 室外配线跨越人行道时,绝缘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m。10kV杆上避雷器安装时,相间区离不宜小于()mm。3.5
4.0
4.5
5.0#250
350#
450
550
- 配线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户层)不应大于管子截面的()%。下锚拉线与地平面夹角标准为()。四跨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接触线垂直距离为()室外配线跨越人行道时,绝缘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m。35kV架
- 控制电缆终端头的制作一般采用()。司机按压GYK“查询”键()秒以上,进入查询界面。对于低压24V的回路,测量绝缘电阻应使用电压不超过()摇表包扎方式#
热缩
环氧塑脂
冷缩1
2#
31000V
500V#
2500V
- 敷设于垂直线管中的导线,当导线截面50mm以下时.每()m在管口处或接线盒内加以固定当接触网作业车多车连挂时,两车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mm。下锚拉线所用线材为()。在浇制基础时允许加填大片石,片石
- 三相四线制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芯截面()。配线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户层)不应大于管子截面的()%。接地网的引出线由地面下()m至地面外的一段,应涂防腐漆。80%
70%
50%#
20%30
40#
50
600.3
0.4
- 沿隧道墙壁用钢索悬挂方式敷设电缆时,支持钢索的托架间距不宜大于()m。变电所二次设备的维护周期为()10kV与0.38kV线路同杆架设时,直线杆横担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mm。电缆绝缘电阻的预防性试验周期()。为
- 配电箱安装高度,底边距地面宜为1.5m,经常操作时宜为()m。变压器温度计所指的温度是变压器油箱内哪部位的温度()裸铝装控制电缆()与其他外护层的电缆穿人同一根管内。灯塔整体组装时,要求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
- 瓷板与瓷瓶配线时,室内绝缘导线与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mm。8
10#
12
15
- 电缆与铁路路基面交叉时最小净距()m。()用以指示蓄电池充电或放电及电流的强度。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有大气过电压和()过电压两种形式电缆直埋敷设时,其混凝土保护板覆盖宽度应大于电缆两侧各()。裸铝装控制电缆
- 电缆直埋敷设时,其混凝土保护板覆盖宽度应大于电缆两侧各()。()箱是接触网作业车传动系统的最后一个总成。在复线电气化线路中为改善供电臂末端电压水平和减少能耗,采用上、下行并联供电,在两相邻牵引变电所间设
- 穿在管内的绝缘导线的电压不应低于()V。()是指同一转向架两车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直流母线电压过高时,对长期带电的继电器,指示灯等容易造成()变压器器身在空气湿度为75%时暴露时间应不大于()h。500
830
10
- 低压电缆直埋敷设时,在终端头及电缆接头处应预留()。接触线TCG-100和GLCA100/215的额定张力一般采用数值为()。事故照明灯具应有()标志。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m。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应为()mm。
- 半硬塑料管配线敷设时,当线路直线长度大于()m,应装设接线盒。某蓄电池组E2有60只电池相串联,每只电池的电动势E0是2.1V,内电阻Rn是0.0012欧,以220V,试求:蓄电池组两端需要多高的电压?充电时,1.5欧
22V,12欧
131.8
- 0.38kV线路电杆外缘至轨道中心最小水平距离为()m。电力系统中,流互二次输出电流一般为()()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型接触线的额定张力为8.5kN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直线区段困难时为()。在
- 10kV架空线路与10kV架空线路在路径受限制地区外侧导线间最小水平距离为()m。2.0
2.5#
3.0
3.5
- 假定变压器的绕组绝缘等级是B级,那么它的极限工作温度是()。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为白底()字体和格,用于接触网远离带电体作业。电缆直埋敷设时,其混凝土保护板覆盖宽度应大于电缆两侧各()。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
- 低压接户线在窗户的下方,距窗户的最小垂直距离为()mm。根据仪表的引用相对误差划分的仪表准确度等级共分为()等级采用各种绝缘工具带电测量低压负荷电流属于()。工作票的有效期为()天.800#
950
1000
12007个#
- 灯塔组立完毕后,其倾斜度不应大于()‰;。()制动是接触网作业车的主要制动方式。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属()。在(),应签发带电作业工作票.1
3#
5
10空气#
基础
手停电作业
带电作业#
不停电作业
邻近带电作
- 直线隧道内、照明低压耐张支架间,每隔()m设置一组耐张段。接触网作业车起动电池的容量主要根据()的负载而定。500#
450
300
250发电机
照明装置
起动机#
- 10kV架空线路与0.38kV架空线路在路径受限制地区外侧导线间最小水平距离为()m。接触网设备昼间步行巡视,每月不得少于()次10kV引下线与0.38kV及以下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mm。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绑扎
- 埋于地下的接地扁钢的最小截面为()mm。无绝缘挡板的雨天,在接触网进行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者与接地体应保持的最小距离为()。线路正常运行时自动重合间装置应投入,当手动合闸时,如开关遇故障跳闸,装置()。DH-2
- 各种开关的安装高度一般宜为()m装在柴油机冷却系统回水管内的(),用以控制冷却水的温度。软横跨预制计算广泛采用()法变压器合问时,可能出现相当于变压器额定电流2~8倍的冲击电流,这个电流对变压器()。0.8
1.
- 事故照明灯具应有()标志。软横跨的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0.38kV架空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mm。特殊#
明显
没有
一般不得有接头#
允许有一个接头
允许有两个接头
对接头无规定200
300
400#
500
-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等的距离应大于()m。当轨道起重机起重作业时,风力应不大于()级。吊车滑接线的轮型滑接器,安装完后应高出滑接线中间托架不少于()mm。一块单相电度表()的用电量
- 一般灯具安装时,固定灯具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少于()个。一台三角形接线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满载时每相电抗XL=5.3欧,电阻R=9.8欧由380V对称线电压供电,求相电流和线电流。()1
2#
3
434A,34A
34.3A,59.4A#
59.4A,34.3A
- 用万用表测量未知电压时,测试前在选择挡位时应该()。软横跨的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断、合标设在距邻近分相绝缘体近端()m处。导线采用钳压接续管连接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mm。直线转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