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不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为()。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者容器达到容器或包装物的多少时封口。()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患者、男性、30岁,疲乏不适,应用抗生素后发热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今天下午突感腹部剧痛,
- 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以下哪种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B、先进先出、先产先出
C、先入库先出、短效期先出
D、先入
- A+C群流脑疫苗接种途径为()减毒活疫苗的特点()。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次接种服务。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口服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时间长;#
可形成局部和全
- 霍乱常见的粪便性状是()。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医疗废物分几类?()黄水样便,清水样便;#
“米泔水”样便;
洗肉水样便;
粘液便;
柏油样便。5月17日
7月25日
10月24日
12月1日#A、3
B、4
C、5#
D、6
-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下列哪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2005年某镇发现感染
- 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A、1次
B、2次#
C、3次
D、4次A、7岁#
B、1岁半
C、24个月
D、12月龄
- 一般情况下,完整的“病例定义”内容应包括哪些信息()A、流行病学信息#
B、预防控制信息
C、临床信息#
D、实验室检查信息#
E、人口统计学信息
- 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
- 对于戊型肝炎,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非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记本。()以下哪些条件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其病原体为HEV;
以粪-口传播途径
- 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疑似结核病人应同时填几张报告卡()2003年5月15日,温家宝在贯彻《条例》座谈会上强调,为了打赢防治非典型肺炎这场硬仗,并为今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各级政府要按
-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人群对HCV普遍易感;
人感染HCV后可以产生中和性抗体;#
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HCV传播途径以医源性传播为主;
血液透析患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 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
- 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麻疹实验确诊病例有()预防接种中度反应是()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以上都是#A、有发热、出疹、结膜充血等麻疹典型症状;
B、近一个月未接种麻疹疫苗而
- 以下关于乙型肝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目前艾滋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是:()人群对HBV普遍易感;
HBV感染后抗-HBs阳转者可在一定的时期内维持免疫力;
HBV各亚型间无交叉免疫;#
人群易感性一般随年龄的增
-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 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以下A、1/10万
B、1/100万#
C、1/50万
D、以上均不是
-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组的选择最好是()。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此情况属于哪一级突发公共卫生事
- 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患者,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
- 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类毒素是()A、5
B、8#
C、10
D、12A、由细菌产生的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具有相似的抗原相似的抗原性但没有毒性#
D、与外
-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猪的自然感染率较高;
猪的数量多,分布广;
猪与人接触较为密切;
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猪为该病的扩散宿主。#
- 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关于卡介苗补种下面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
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未接种卡介苗的12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
3
- 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麻疹监测指标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下列哪种疫苗应在-20℃贮存?()正确#
错误排除报告发病率按现住址统计;#
血标本3日送达率按报告地区统计;#
麻疹发病率按报告地
- 鼠疫预防措施有哪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下列属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加强疫区管理;#
疫区人群普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灭鼠、灭蚤;#
疫苗接种;#
控制鼠间鼠疫。#预防
- 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民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则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责任报告人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后,应在城市()、农村()内,报告当地县疾控中心,并同时填写副反应报告卡。《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乡级疫苗储存参考用量为()。消除麻疹认证标准是指在高质量麻疹监测的基础上,无本
-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为()、()、()、()四大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反应、实施差错、偶合症、注射反应A、6小时
B、12小时
- 船舶装卸作业时,值班驾驶员的职责包括:()I、认真记录装卸作业的时间、开工舱口和工班数;II、严禁任何人在甲板上吸烟;III、每班应观测水尺二次并记入航海日志;IV、装运冷藏集装箱时,通知大副、电机员、大管轮现
- 外潜伏期是指()。鼠疫的临床分型中()最为凶险。《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修订的。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记本。()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者容器达到容器或包装
-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如果暴露因素较为少见,且又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暴露组应选择()。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 一次性注射器的“三证”指()、()、()。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
- 灯管表面应保持洁净,每()周用酒精擦拭1次。乙肝疫苗主要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哪一个环节?()。关于对IPV的使用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试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医疗废物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在什么时间上报保健科或总值班。()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具有三大特征,下列哪个选项符合?()。设立对照组;
不设立对
- 判断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凡在我院就诊的职业中毒、非职业中毒的患者,当班医生必须在几小时内向保健科或总值班报告。()非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报告卡。()《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
- 某地钩体病流行后三个月左右,有一病人突然出现偏瘫,失语,短暂发作多次,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此种情况最可能为钩体病的()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关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哪项是错的()HIV感染
-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指(),脊灰疫苗及时接种指()。需要对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致残等级确认的,由申请人向哪一级组织或部门申请?()关于接种后一般反应的处置原则,正确的是()。出生24小时内完成第一针
- 发热3天,伴全身酸痛,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血凝溶试验1:400,当晚给予青霉素80万肌注,R42次/分,P130次/分,有散在干湿性罗音。下列措施何种不妥?()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HIV侵犯了人体的()患儿4岁,颈软。心肺正常;血
- 下列细菌引起菌痢症状最严重的是()。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型?()诊断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不属于我国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是()。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如果暴露因素较为少
- 发生过敏性休克时,体重不明的2岁以下儿童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ml()疫苗在保、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A、0.0625ml(1/16支)#
B、0.125ml(1/8支
- 布鲁氏菌病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分别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循()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经土壤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经动物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经空气传播。#A.救治
B.诊断
C.预防#
- 钩端螺旋体病的最早期临床表现是()干扰素()长期持续性高热
发热,咳嗽,咯血
发热头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发热,咳嗽,无尿A.免疫调节剂#
B.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核苷类逆转